在白內障手術領域,遇到角膜放射狀切開近視矯正術(RK)后患者的白內障手術,無疑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2024年9月,易視頓眼科醫院的戴啟民主任憑借其精湛醫術,成功為一位RK術后并發白內障的周女士(化名)實施了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并聯合植入了屈光型蔡司單焦散光人工晶狀體。
回溯至30年前,年輕的周女士因近視而苦惱,她勇敢地接受了當時的先進近視手術——RK手術,成為了首批嘗試該技術的患者。如今,年屆五旬的周女士,面臨著白內障的困擾。
那么,RK手術究竟是什么呢?它全稱為角膜放射狀切開近視矯正術,源自1979年蘇聯醫生的創新實踐。簡單來說,就是使用鋒利的刀片,在角膜中心外圍精準切割出十幾道放射狀的切口,深度直達角膜厚度的三分之二。
對于這類具有角膜屈光手術史的患者而言,當中老年時期出現白內障并尋求手術治療時,他們面臨的挑戰遠比常規白內障手術更為復雜。具體來說,存在以下三大難題:
生物力學與解剖結構變化:RK手術顯著改變了眼球壁的生物力學特性和解剖結構,導致角膜曲率發生巨大變化,這無疑為術前人工晶狀體的選擇和度數計算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角膜內皮細胞損傷:RK手術可能損傷角膜內皮細胞,進而增加角膜內皮失代償的風險,威脅患者的視覺健康。
手術視野受限:RK手術后形成的角膜放射狀瘢痕嚴重干擾了手術視野,使得角膜切口更容易裂開,手術難度陡增。
面對這些難題,戴啟民主任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手術技巧,為周女士量身定制了飛秒激光輔助白內障超聲乳化吸除術聯合屈光型蔡司單焦散光人工晶狀體植入術。術后第一天,周女士的裸眼視力便達到了0.6,效果令人振奮。
戴啟民主任指出:“隨著國內首批接受角膜屈光手術的患者逐漸步入中老年,越來越多的此類患者將尋求白內障手術治療,他們對術后全程視力有著更高的期待。因此,我們眼科醫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必須在術前檢查的精準性、手術技巧的精細度、人工晶體的選擇以及度數計算等方面不斷追求卓越,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作者:長春易視頓眼科醫院 白內障科室 王芙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