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是孔夫子的家鄉,在民國初年被兩個被稱之為“土皇帝”的人統治過,一個是奉系將領張宗昌,此人是一個“不知兵多少,姨太太有多少”的大老粗,還有一個文武雙全的牛人韓復榘,這個人也被稱為“土皇帝”,他是馮玉祥的老部下,曾經因為一手好書法受馮玉祥看好,在馮玉祥手下被稱為”13太?!爸?,此人經營山東是真的在認真經營,韓復榘治理山東時,全面禁煙,全力剿匪,修水利、辦教,發展工商業,推新鄉村建設,在山東推廣模范村,一段時間內,山東民眾都很愛戴這位“韓主席”。
韓復榘手下有幾萬多人,可他卻在日軍大舉進犯山東時,下令放棄黃河防線、棄守省會濟南,幾天后又放棄泰安、濟寧,打算直接將山東拱手送給日本人,跑到河南瀟灑。
二十余天的時間內,韓復榘丟掉了大半個山東省。
1938年1月24日,這位曾經也被百姓愛戴的大軍閥、山東王韓復榘就以丟失山東的罪名逮捕,進而判處死刑,身中七槍而死。
韓復榘把山東治理得有條有序,他真的只是因為日軍進攻而放棄的嗎?蔣介石真的只是因為抗戰不力才殺了韓復榘的嗎?
據“中央通訊社”后續報道稱,韓復榘被處決是因違抗軍令擅自撤退、販賣煙土、侵吞公款、強索民捐,收繳民槍五罪。
從罪名上來看,韓復榘被處死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再仔細想想,自抗戰以來,不戰而退的國民黨高級軍官有很多,只要蔣介石狠下心來去抓,估計一多半國民黨軍官都要被處決,再說販賣煙土、侵吞公款、強索民捐,收繳民槍四條大罪,這四條罪在那個時候不算什么,因為只要是國民黨高級軍官,沒有幾個不做的,就算是他蔣介石的嫡系也是如此,如此看來,韓復榘的死恐怕不只是這五條大罪那么簡單。
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楊虎城、張學良兵諫蔣介石,最終目的是讓蔣介石修改“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
此時的韓就在山東,他聽到消息后表現得異常興奮,韓支持張、楊兵諫,因為他早就看不慣蔣介石那一套厚待嫡系、蔑視雜牌軍的做法了,于是在21日,韓致電張學良贊其“英明壯舉”。
這份加密電報被軍統特工截獲,南京高層全部知曉,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蔣介石回到南京,聽到的第一個消息便是韓密謀西開討蔣。
山東丟失我負責,那南京丟失誰負責?
1938年1月1日,韓復榘到達了徐州,1月8日接到蔣介石密電,邀請他到開封參加會議,名單上有45名高級軍官的名字,包括他和李宗仁。1月9日,李宗仁攜韓復榘、孫桐萱到達開封。1月11日晚7點,韓復榘與其他45名高級軍官進入會場。
在韓復榘進入會場之前,蔣介石早已密令王兆槐帶著一對軍統特務潛伏在會議室。
蔣介石入場,全場給予強烈的掌聲,在經過一段老套的贊揚后,蔣介石走進韓復榘,大聲指責他“抗命棄城、給全國、全民族帶來巨大災難”,在場的45名高級軍官早就料到了蔣介石必然會指責韓復榘,認為韓復榘認個錯也就沒事了,可韓復榘卻反過來質問蔣介石:“要論對國家、對民族、對抗戰,你蔣中正比我更應該有愧疚南京城是民國的首都,你未作強有力的抵抗就拋棄城內百姓不管,致使城內數十萬百姓生死不明,你就無愧嗎?”
電影《韓復榘今日人頭落地》海報
韓復榘不是嫡系,部隊也并非王牌,而是一幫雜牌軍而已。
只是簡單的抗命,甚至是一槍不放的逃跑,蔣介石是不會動殺機的,嫡系劉峙在河北一潰千里,蔣介石為什么還要通電嘉賞?韓復榘之死只是因為他不是嫡系。
退到濟南時,蔣介石抽掉韓兩個炮團,這兩個炮團是韓手中唯一能夠與日本人干的資本,所以說讓韓守四川不如說是讓他送死,而韓抗命是因為對蔣介石那其處處要死守而又不給支援的命令不滿所以直接放棄,能當軍閥的都不是傻子,誰愿意被當槍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