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軍官宣殲-35A隱形戰斗機后,國內軍事雜志和軍事博主大V也不藏著掖著了,紛紛開始解讀分析中國的第二款五代機。據披露,殲-35A相比10年前的FC-31驗證機大大“增重”,雖然官方稱其為“中型戰機”,但其實際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28噸,跟正牌雙發重型戰機殲-11一樣!這個信息很快被美方捕捉到了。美媒“防務火線”援引五角大樓消息人士報道,美方一直判斷中國的第二款隱形戰斗機會是像F-16、F-35那樣的中型或輕型機,并主要在此基礎上制訂應對計劃。沒想到殲-35A會這么“重”。
不要小看中型機和重型機的差別,大致來說,重型機的作戰半徑、載彈量、航電設備都遠大于中型機。打個比方,美軍F-35的作戰半徑平均來看也就1000公里上下,垂直起降的F-35B甚至只有幾百公里。殲-35A在之前還處于驗證機階段時,作戰半徑是1250公里,現在則很可能逼近1500公里,后一個數據也是殲-11戰機的作戰半徑數據。作戰半徑相差三五百公里,意味著殲-35A可以比F-35飛到更遠的空域攔截敵機,也可以在任務空域盤旋待機更久時間,從而實現對敵機的伏擊、獵殺。
此外中航工業沈陽所首席專家王永慶還透露,殲-35A對F-15、F-16、F/A-18E/F等上一代戰機可以實現戰場態勢的“單向透明”,在這些戰機發現自己之前就能完成超視距擊殺。至于同代戰機,殲-35A的主要對手可能是F-35,其次是F-22,王永慶也表示可憑借單機的強殺傷力與生存力,以及編隊協同作戰的先進手段,獲得準確的態勢信息,實現對敵殺傷鏈的快速、穩定閉環,從而“搶占先機”。
所以說美軍由此產生焦慮也不是夸大其詞,畢竟是他們先誤判殲-35A為典型中型戰機的。要說騙不騙的嘛,試問哪個國家不會對自己的先進武器裝備做好保密,甚至釋放一些煙霧彈呢對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