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中國也是一對難兄難弟,長期被西方列強欺辱,建國之后本應該團結在一起共同對抗西方列強的,為啥非要打我們,這一點很多人都想不明白,其實在中印正式開打之前,偉人把自己關在屋子里,想了很多天,都沒想明白,印度到底為啥非要打我們。
印度是第一個和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非社會主義國家,兩國也曾是友好鄰邦。
上世紀60年代,一直覬覦并屢屢蠶食我國邊界領土的印度政府,悍然挑起一場大規模侵略戰爭,我國被迫進行了一場捍衛領土的自衛反擊戰。
那么印度為啥要打我們呢?
有句話叫做“沒有帝國主義的命,得了帝國主義的病”。
印度本身的地緣戰略基本上繼承了英控印度的戰略思想,可問題在于英印帝國,那是日不落帝國的實力體現,是當年大英帝國吊打全世界之后劃下的勢力范圍。
究竟有多大呢?
東至緬甸,西至阿富汗,上到西藏,下至印度洋,整個南亞都是人家英國人說了算.....
印度獨立之后也繼承了這種思想,也就是整個東南亞就應該我大印度說了算,英國人走了,那么英國人留下的東西都應該我繼承:
1.整個東南亞的安全都跟我印度有關。
2.我們應該跟英印帝國一樣NB。
印度人當時就是這么想的,然后一再挑釁中國,見中國不理他,繼續挑釁,我們一退再退的希望能夠和平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印度人不這么認為,他認為“中國軍隊是第三流的邊防部隊,一旦印度發動進攻,他們將不堪一擊”。
其實呢,中國不是不想理他,也不是怕他,而是在等一個契機,等一個美蘇兩國都沒有精力管中國與印度的沖突的契機,1962年這個契機到來了,古巴導彈危機。
1962年10月18日,毛主席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對印自衛反擊戰開始了,這次自衛反擊戰中,我邊防部隊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巨大勝利,驅逐入侵的印軍,拔除了所有印軍設立在中國的據點,捍衛了中國的主權。
在這次戰斗中,龐國興、王世軍和冉福林組成戰斗小組,孤膽深入敵縱深15里,給印軍心上狠狠的插了一刀。事后作報告時,留下名言:敵人非但不投降,還膽敢向我還擊。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中國控制了阿克塞欽。
阿克賽欽這個戰略地位太重要了!
阿克塞欽的軍事戰略意義在古代可能是可有可無,因為喜馬拉雅山脈在古代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但到了現代就不一樣了。
但擁有現代化機械工具后,軍隊登上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輕而易舉,這個時候,阿克賽欽位于中亞的制高點的優勢就顯露出來了,大家都清楚,只要是打仗,占領制高點都是第一位的。
另外,阿克賽欽就好比是一把尖銳的利刃,直插印度首都和其咽喉城市,一旦發生了戰爭,中方的陸軍部隊便可以直接在阿克賽欽架設炮臺,可以輕而易舉的攻破印度首都新德里。
一直以來,印度都在搶奪這個阿克賽欽不是沒有原因的,正是因為這個關鍵位置如此重要,兩方才都會搶奪,當年搶占了這個位置,可以使我方處處占據優勢地位。
牛不牛,那個年代的將軍們都極具戰略眼光,記得有一個將軍在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說過一句話:”我當兵三十多年了,還從沒打過這么輕松的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