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而也正是他們的無私奉獻和英勇犧牲,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他們每一個都稱得上是——“大寫的人”。
然而,正如有陽光也有陰影一樣,在我黨百年奮斗的歷程中,既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也出現了一些“偏航者”。
在革命處于低潮時,他們或是對革命前途感到悲觀失望,或是貪生怕死、貪圖享受,最終走上了叛變投敵之路,給革命事業造成了重大損失。
而在這些人中,不乏身居高位者,比如原紅一軍團任政治部主任——徐夢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說起徐夢秋,可能很多人對他感到陌生,但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卻是紅軍隊伍中的一位“名人”,不僅先后擔任過軍委秘書長、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等要職,還一度被冠以“紅色歷史學家”的稱號,毛主席甚至還曾多次邀請他來自己的住所談論歷史時政。
可以說,如果沒有發生后面的事,徐夢秋在黨內的地位應該是不低的,但無奈,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徐夢秋,安徽壽縣人,1901年出生。因其家境殷實,使他從小便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學習也很用功,所以學習成績一直很不錯。
不過,在校長和老師們的眼中,徐夢秋并不是一個“好學生”,他雖然成績優異,但思想激進,他不喜歡校長和老師,就與他們作對,甚至還組織發動造反活動。毫無疑問,這場活動最后以失敗告終了,作為學生領袖的徐夢秋也被開除處理。
但徐夢秋并沒有就此“收斂”,在轉到新學校后,他又組織策劃了一次罷課活動,試圖趕走校長。同樣地,這次活動又失敗了,徐夢秋再次被學校開除。
連續兩次被開除,并沒有使徐夢秋動搖,相反,這更加堅定了他“革命”的決心。
1923年后,徐夢秋與幾名同學趕赴上海,進入由于右任、鄧中夏等一批進步人士創辦的上海大學求學,而入學后不久,他便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我黨早期的黨員之一。
從這個時候開始,徐夢秋便開始在我黨的領導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并因表現出色,成為當時一位小有名氣的革命者。
作為一名進步青年、革命者,徐夢秋有一個遠大的志向,那就是成為統率千軍萬馬的將領。因此,他非常想進入黃埔軍校學習,但可惜始終未能如愿。
第一次是在1924年冬,黃埔軍校準備從上海大學選拔優秀學生入學。當時,徐夢秋原本是有機會的,但恰逢其父病危,他不得不回家看望,因此便錯過了進入黃埔軍校的機會。但徐夢秋并沒有因此放棄,次年八月,他來到廣州,準備進入黃埔軍校學習,結果事與愿違,組織上并沒有讓他進入黃埔軍校,而是派他到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擔任政治部主任。
當然,這一職位對于年僅24歲的徐夢秋而言,確實已經不低了,但徐夢秋卻對此感到非常失望。
在這之后,徐夢秋隨軍參加了東征討伐陳炯明的戰斗,之后被調往十四師工作,“中山艦事件”后,他又轉到十二師工作。
1927年7月,即大革命失敗后,徐夢秋被組織派往蘇聯留學。
徐夢秋在蘇聯待了整整三年的時間,于1930年8月回國,次年初抵達江西蘇區。恰好這時,紅軍正在組建軍事委員會,而立之年的徐夢秋被任命為軍委秘書。
次年,紅軍又開始組建紅軍總政治部,徐夢秋在該部負責擅長的宣傳工作,并兼任軍委秘書長。徐夢秋年紀輕輕就成為我軍重要機構的早期負責人,足以證明其能力之強。
不過,相較于領兵打仗、從事軍隊工作而言,徐夢秋似乎更擅長講學授課,在紅軍大學授課期間,他主講的《民國政治史》《馬列主義辯證法》等課程很受歡迎,不久后,他還被任命為紅軍大學政治委員,長征前又調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徐夢秋隨軍開始了長征,在過雪山時,他的雙腿嚴重凍傷,在抵達陜西后不得不截肢。
鑒于徐夢秋的特殊情況,組織上給予他的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眾所周知,在抗戰期間,延安地區的供應十分緊張,缺衣少食,但盡管如此,徐夢秋還是能享受到很不錯的待遇。
那段時期的徐夢秋,可謂“身殘志堅”,不僅堅持工作,還收獲了一段美好的愛情。然而,從1937年11月赴蘇聯治病,被新疆軍閥盛世才留用后,一切就開始轉變了。
最初,盛世才因“欣賞”徐夢秋的才華,對他委以重任,先后擔任教育廳副廳長、廳長等職。而與之同行的毛澤民則先后擔任財政廳副廳長、代廳長和民政廳廳長等職務,其他在疆人員均擔任不同職務。
眾所周知,盛世才此人極善偽裝,表面上對我黨人員委以重任,暗中卻派人監視,并與國民黨反動派聯系密切,是一個極具危險的人物。
在新疆工作期間,徐夢秋為發展教育、啟迪民智做了不少的工作,對建立民族抗日統一戰線做出了積極貢獻。
1941年4月,徐夢秋攜妻子一同赴蘇,準備從蘇聯到德國去安裝假肢,結果他們剛到邊境線上,蘇德戰爭就爆發了,夫妻倆只能被迫返回蘇聯。
但由于徐夢秋雙腿殘疾無法參戰,所以只好攜妻子回國,之后便滯留新疆。然而,那時的新疆,已經不再像此前那樣“平靜”了,蔣介石已經授意盛世才對我黨人員動手了。
1942年9月中旬,毛澤民、陳潭秋、徐夢秋等100多名共產黨員全部被盛世才逮捕。
為了逼迫他們“認罪”,盛世才對毛澤民、陳潭秋等人進行了各種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但盡管他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但始終堅貞不屈,視死如歸。
盛世才見逼供無望,于是便痛下殺手。1943年9月27日,毛澤民、陳潭秋等共產黨員被盛世才殘忍殺害。
與這些英勇就義的烈士們形成鮮明對比的,正是徐夢秋、潘同(原紅五軍團第十三師參謀長)、劉希平(原紅五軍團政治部組織部部長)三人的變節投敵。
徐夢秋懾于敵人的淫威,在獄中寫下了供詞和脫黨書,并承認盛世才所捏造的“陰謀暴動”計劃。
當然,他如此配合,自然順利茍活了下來。然而,由于盛世才封鎖消息,直到1944年,中央仍不知陳潭秋、毛澤民已經犧牲,徐夢秋等人已經叛變的消息。
1944年5月中旬,毛主席還曾表示:“要重點營救徐夢秋”!由此足以證明徐夢秋在黨內的地位,但很顯然,當時他們并不知道徐夢秋已經叛變。
然而,選擇背叛革命的徐夢秋也并未因此飛黃騰達,更沒有享受到所謂的榮華富貴,相反,直到盛世才離開新疆后,他才被國民黨從監獄中接收過來,擔任軍統局少將特研組長。
盡管身居少將,但在軍統高層眼中,這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虛職,其人更是隨時可換、隨時可棄。
1948年冬,國民黨在各個戰場上連連失利,全國解放戰爭即將勝利。在此情況下,國民黨保密局也抓緊了逃撤臺灣的相關事宜,其間,徐夢秋表示想一同赴臺,結果卻被毛人鳳果斷拒絕。很顯然,已經失去了利用價值的徐夢秋被國民黨視同累贅,而既然是累贅,最好的處理方法則自然是拋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整天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的徐夢秋主動投案自首了,被判處無期徒刑,后于1976年5月病死獄中,終年75歲。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說法,說他在建國前想通過熟人重新混入革命隊伍,但沒有成功,而是被逮捕入獄,判處無期徒刑,后病死獄中。但不管是何種說法,可以確定的是,徐夢秋的結局是一樣。
時隔七年,徐夢秋再次入獄,盡管兩次入獄的情況不同,但卻互為因果關系,即第一次入獄時種下的“因”,結出了第二次入獄的“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