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上,
300多斤的大漢口若懸河地講著段子,
他用大連話講了自己當炊事兵、參與亞丁灣護航的故事。
講到興起處,
大漢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著汗。
滑稽的樣子把臺下的觀眾逗得哈哈大笑。
近日,
《脫口秀和他的朋友》迎來了總決賽。
本來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
可沒想到結果出來后,
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爭論。
很多網友覺得,
毛豆的表演雖然包袱很密,
但很多梗太刻意了,
沒讓人感受到真誠,
沒有像龐博那樣“我有三行代碼”的后勁。
說白了就是不夠有深度。
由此,
也帶出了一個新問題,
那就是脫口秀表演到底是表達觀點重要,
還是搞笑重要。
其實,
對于毛豆的搞笑能力,
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被譽為喜劇坦克,
在節目里沒有一場拉胯,
全是爆梗,
以至于節目中很多演員都不敢接在他后面演出。
但他的段子有個問題就是經常帶有很濃厚的編造痕跡,
沒有巧妙的結構和犀利的觀點。
只是依靠劇場旁的鬼屋,直播故事等獨特經歷來吸引讀者的好奇心。
不過能做到這些已經很不容易了。
先搞笑吧,相聲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這句話被很多聽相聲的觀眾奉為圭臬。
同樣的,
我們把它放在脫口秀上也很適用。
對于脫口秀觀眾來說,
我為什么選擇買門票來看你表演,
不是希望你給我上課,
而是希望你能在有限的時間取悅我。
當然如果能讓我走出劇場后有延伸的后勁那就更好了。
但不能坐在劇場聽了這么久,
一個笑點都沒有,
那跟聽講座有什么區別。
都說傳統相聲是賣藝,
賣藝就得先有藝,才能談其他的。
沒有技藝,只有搞笑,
當然也可以贏得觀眾,
但此時表演者的身份會更接近滑稽演員,
不是相聲藝人。
脫口秀也是如此,
無論是搞笑還是觀點表達,
脫口秀的核心能力都離不開創作能力和熟練的出梗技術,
這也是我們評判脫口秀表演者能力高低的唯一標準。
也許有人會說“脫口秀是冒犯的藝術”,“負面情緒才是脫口秀的靈魂”。
可是沒有技術的冒犯,
無異于罵街。
只有負面情緒的表達,
只會變成一場洗腦式的宣講。
脫口秀之所以能成為脫口秀,
最主要的還是依托技術本身。
而且,
技術高的人可以從稀松平常的事情入手,
挖掘出新奇的角度,
把人逗得捧腹大笑。
脫口秀演員到了這一層,
才算真正掌握了這門手藝。
李誕曾說過人人都能說五分鐘脫口秀。
這話沒錯,
作為語言藝術,
脫口秀入門的門檻并不高。
但這并不代表人人都能成為好的脫口秀演員。
五分鐘很容易,
但保證五分鐘都是爆梗卻很難。
歸根結底,
脫口秀是一個專業的領域,
和京劇,相聲一樣,
專業和不專業,
是有明顯的技術壁壘的。
因此,
對脫口秀來說,
表達和搞笑都很重要,
但最重要的還是技術,
只有真正有技術的演員,
才能撐起這一整個行業。
那么,
各位親愛的朋友,
你們喜歡毛豆的表演嗎?
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交流。
我是榕樹洞里看世界,小小樹洞縱論天下瑣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