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粟裕將軍常常自謂道:“滄海一粟。”
有一天,粟裕將軍訪葉劍英元帥。臨別之時,葉帥扶著拐杖送相送。粟裕見后急忙上前阻止道:“老帥相送,不敢當。”
葉帥說:“百戰之老將,豈能有不送的道理啊!”
粟裕將軍卻說:“滄海一粟,不足掛齒。”
葉帥送出大門,望著粟裕的背影稱贊說:“戰功高不居功,貢獻大不自大。不簡單啊!”
粟裕將軍的特點:善騎、善射、愛開車!
粟裕將軍善于騎馬,這不僅僅是單純的喜愛,確切的說應該是粟將軍的特長。古有張果老倒騎驢,而今有粟裕將軍倒騎馬背。在將軍的行軍途中,他為節省時間常常在行軍的過程中召開“馬背會議”,而“馬背會議”就是將軍背朝前,身子朝后,在馬上與眾多的將士們商討議事。
說起粟裕將軍的特長,那么他還有一點不得不說,那就是射擊,而且他還尤為喜歡打運動目標。
一天,粟裕在行軍的途中看見了一只大獾在扒土找食物,此時粟將軍瞬間便把槍掏了出來,但是奇怪的是將軍并沒有開槍。
此時粟裕將軍身邊的警衛員著急了,他連忙對將軍說:“快開槍啊,將軍,不然它就逃跑了!”
粟裕將軍卻揮揮手,命令警衛員:“你去驚動它一下。”警衛員明白了將軍的意圖,便奉命上前驅趕了它幾下。大獾聽到聲音后,飛速地跑了起來,而此時只聽一聲槍響,奔跑中的大獾應聲倒地。這不得不使人佩服粟裕將軍高超的槍法。
還有一次,粟裕將軍乘船游行于湖中,他見到湖里面有一群野鴨,他還是一貫的作風,先驚動野鴨讓它們驚慌飛遁,然后再拔槍射擊。連續三聲槍響,三只野鴨當空而落。
粟裕將軍還有一大特點,那就是喜歡開車。只要是長途行軍,他必定要與司機輪流駕駛,且樂此不疲。1948年4月的一天,粟裕將軍奉中央與毛主席之命,由河南濮陽趕往河北省阜平縣南城莊匯報情況,途中就有一半的路程是粟裕將軍駕駛的。
功高而不自居
1941年8月,粟裕率領蘇中地區的軍民共同反擊日偽軍的大掃蕩,為了能保證根據地的安全,他連續參戰42個晝夜,大大小小共130次戰斗,殲敵數超千。
1944年1月,粟裕領軍發起了春季攻勢作戰,解放了中國將近三千平方公里的土地、大大小小的城鎮村莊150多處,降服了日偽軍千余人。3月,組織并指揮官兵發起了車橋戰役,殲滅日軍官兵460余人、偽軍480余人,摧毀50座日軍碉堡。同年六月的南坎戰役中,摧毀日偽軍據點70多處。
1945年1月,粟裕擔任蘇浙軍區的司令員,統一指揮江蘇與浙江地區的部隊,10月粟裕指揮部隊參戰高郵戰役與徐海段戰役,共殲滅敵軍兩萬余人,此戰一舉使得華中、山東等解放區連成了一片。
粟裕將軍征戰南北,一生先后受過6次傷,僅頭部就受過兩次傷,一次是槍傷;另一次是炸傷,也正是這次炸傷,三塊彈片在粟裕將軍的頭顱中存留了大半輩子。
【留在粟裕頭顱中長達五十四年之久的三塊彈片】
在粟裕將軍硝石與敵軍作戰時,左臂受重傷并造成了終身殘疾,而右臂在一次轉戰中不幸中彈,子彈取出之時已經是新中國成立之后了。另外兩次受傷則是腳踝與臀部。
1955年,毛主席等眾多領導人綜合考量粟裕將軍的戰功、資歷與威望,有意將粟裕封為元帥,但粟裕卻極度推辭,然而毛主席認為粟裕盡管不當元帥,那么大將是必須要當的,而且還要做十大大將之首。
這就是粟裕將軍的風格,他一直對名利看的很淡泊,還一直推辭說道:“封我為大將就已經夠高的了,要什么元帥呢?我只嫌高,不嫌低!”
收筆:
粟裕將軍一生功績卓越,戰功無數,但常常以謙遜處世,功勞再高也不居功,貢獻再大也不狂妄,粟裕將軍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他一生的功績也值得我們褒揚。
粟裕將軍頭部中彈之后,他常常忍著疼痛堅持完成自己應該做的工作,他這一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祖國的領土完整,但是在他去世的時候都沒有實現,他告訴自己兒子我們的軍隊之所以是叫解放軍,那是因為臺灣還沒有回家,大將的這番話語更是令人思緒萬千、唏噓不已。
粟裕將軍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與革命,他在人們心中的偉岸形象永遠都不會隨時間的變革而淡去,因為他是祖國永遠的英雄!
大家好,我是小墨 ,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小故事。
關注@,讓小墨帶您領略歷史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