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謨”是每一位對哲學有興趣的人都不會陌生的名字,他總會在或早或晚地出現在我們的桌邊,在我們的求知之路上顯現身影。憑借其深厚的學識積淀、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對人性深刻而獨到的洞察,休謨在思想史上矗立起了一座難以逾越的豐碑。正是這樣的卓越成就,使得在探討現代思想的廣闊天地里,幾乎無法繞開休謨的智慧光芒。
大衛·休謨
我們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具有如此“學者氣質”的哲學家,他年紀輕輕便寫下《人性論》名垂青史,又在隨后的四十年間擔任過侯爵的教師、將軍的秘書、英國駐法大使館的文秘、英國北方部的副國務卿等。這些經歷使休謨擁有接觸各種人群的機會,但并未戲劇性地將他推向某些激烈的暗面,反而讓他的寫作更加純粹、客觀——或許這是每一位學者都夢寐以求的狀態。他看待人性,猶如科學家觀察星體;他質疑一切科學的基礎,不過是人性中的某些結構。這種奇妙的調轉,影響了后來的康德,啟發了愛因斯坦,改變著羅素......時至今日,他對人性的看法仍然塑造著現代思想,他研究哲學的方式和風格,仍是學界的標桿。
這一次,尤里卡文庫收錄了休謨一生中廣為流傳的14篇散文,包括論述人性的名篇《人性的高尚與卑劣》、西方美學史上的佳作《趣味的標準》、體現他懷疑論思想的《懷疑論者》,以及他死后才能發表的《論自殺》等,涵蓋休謨各個時期、不同主題的思想,嘗試以簡潔的譯筆,還原他流暢、優美的文字風格,作為閱讀休謨的第一塊敲門磚。
【譯者序】
有人曾說,能夠在哲學史上留有姓名的人都絕非泛泛之輩。這話當然不假。而如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笛卡爾、休謨以及康德等舉世公認的大思想家,更是對哲學乃至整個人類精神世界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在西方思想的理論脈絡中,休謨以其人學、對因果關系的批判、情感主義道德觀以及知識論學說而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但一般讀者或許不了解的是,休謨在多個領域中都頗有建樹,其多卷本巨著《英國史》曾是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書籍,《道德、政治、文學散文集》也先后再版了六次。
年輕的休謨在短暫經商后,便只身前往法國,決心致力于學術研究。他認為,一切科學都與人性有著某種關聯,隨后便在28 歲時完成了三卷本的名著《人性論》。然而,該書出版后并未引起什么反響,正如他在后來的自傳中所說,這本書“一出世就死了”。不過,他從法國回到蘇格蘭后發表的散文集卻大獲成功,這鼓舞他著手改寫《人性論》,并先后分別以《人類理智哲學論》《人類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等著作再現了其中的理論要旨。
造訪法國期間,休謨成為巴黎學術界的寵兒,但可想而知,他的經驗論哲學在歐洲大陸未能取得多大成功,反倒是他的短篇散文和歷史著作備受贊賞。休謨的散文大多從切近讀者生活的主題入手,但風格形式卻頗為多樣:有的具有深刻的純哲學思辨性,有的討論嚴肅的政治和經濟問題;有的風格輕松活潑,有的則充盈著修辭與激情。但無論哪種類型,其短篇散文都無疑是其整體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
休謨散文的寫作和出版情況頗為復雜。1741 年,其《道德與政治論文集》(共收錄了 15 篇文章)一出版就激發了讀者的熱情,迅速被搶購一空,次年書商馬上出版了該書第二卷(共收錄 12 篇)。休謨極為重視讀者的看法和名聲,所以其中一些短篇或由于議題不夠嚴肅,或因為休謨覺得輕浮、潦草,抑或其擔心被扣上政治帽子而被刪掉或替換。1742 年,他在修訂第一版時便刪掉了其中的 7 篇。這兩部短篇集也讓休謨一度捉襟見肘的生活有了經濟保障。此后,休謨又陸續寫作并出版了若干短篇,如《倫理和政治短著三篇》等,已出版的散文集再版時也多有篇目被刪改、撤銷或者在內容上被修改。1752 年,休謨將討論商業、奢侈、貨幣和貿易等主題的文章共 12 篇結集,以“政治論文集”為題出版。同年,他利用在蘇格蘭律師公會圖書館的工作機會,飽覽藏書,開始撰寫《英國史》。1755 年,《論文四篇》出版,此一過程也幾經替換、刪撤,頗為曲折。1756 年,《英國史》第一冊(副標題為“從查理一世之死至 1688 年革命”)出版;三年后出版第二冊,即《都鐸王朝大不列顛史》,并于隔年出齊。隨后在 1761 年,他很快重新修訂了六卷本《英國史》并在倫敦出版,次年再版。1762 年,他中斷學術生涯,再度前往法國工作。1767 年,做了一年公務員后休謨辭官歸隱。1776 年,亦是逝世這年,他開始撰寫《自傳》,并于次年在倫敦出版。按照遺囑,他的所有手稿、信札都交給了好友亞當·斯密處理。
為了讓讀者了解休謨散文的全貌,本書精選了他在不同時期、就不同主題、以不同風格創作的短文共 14篇。其中既包括《趣味的標準》《人性的高尚與卑劣》等經典名作,也有其就不同思想派別而發表的評論性論述。由于有些篇章在不同的再版年份休謨對其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增刪、修改,因此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查閱了不同版本。但總體來看,這些變化多是為了回應當時的批評 或規避政治風險,因此為保持原貌,本書大多保留初版的形式。鑒于休謨著述的翻譯在國內已較為成熟,感興趣或有需要的讀者可查閱其他譯本。此外,譯者在翻譯過程中也參考了其他現有中譯本,特此致謝。同時感謝本書編輯廖玉笛女士的信任與支持。譯文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李貫峰
【新書推薦】
書名:《人性的高尚與卑劣》
原書名:Of the Dignity or Meanness of Human Nature
作者:[英] 休謨
譯者: 李貫峰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4年10月
-End-
了解更多請關注
新浪微博:浦睿文化
微信公眾號:浦睿文化
豆瓣:浦睿文化 / 巨鹿村
小紅書:浦睿文化 / 巨鹿村的浦女士
抖音:浦睿文化
B站:上海浦睿文化
加入「浦睿生活館」
獲取更多新書資訊
參與浦睿福利活動
添加浦睿君個人微信(prwh20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