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事關國計民生,事關社會大局穩定。然而卻有人罔顧法律規定,生產、銷售有毒、有害“豬皮”,最終鋃鐺入獄。
案情回顧
2017年初,被告人李某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及營業執照的情況下,私自在電白區某村開設豬皮加工場,并雇傭鄧某甲、鄧某乙在該工場內加工豬皮。在加工經營豬皮過程中,李某先使用過氧化氫及甲醛對豬皮原料進行泡制,再將泡制過的豬皮加工成油后銷售給社會上不特定消費者食用。經統計,李某所經營的豬皮加工場從2018年2月至2019年6月非法生產有毒、有害豬皮成品一批,銷售金額約人民幣17.8萬元。
2019年7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區公安分局對李某的豬皮加工場進行查處,當場查獲豬皮原料、豬皮半成品、豬皮成品以及記賬賬本等物品一批。經檢測鑒定,豬皮半成品、豬皮成品均檢出過氧化氫、甲醛成分。
法院裁判
電白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李某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并出售,其行為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應予刑罰,依法判處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人民幣357000元,責令被告人李某于判決生效十日內在茂名市公開發行的報紙上發表賠禮道歉聲明等。該案經上訴后維持原判。
法官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明確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事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案中被告人李某為追求利益,在明知使用的過氧化氫、甲醛系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仍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添加,罔顧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漠視國家法律權威。該行為不但違背了從業基本誠信要求,更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產生了較為嚴重的社會危害,必須予以嚴懲。
該案的裁判告誡了生產經營者在經營中必須遵守道德和法律底線,需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嚴禁在食品經營活動中非法添加國家禁用藥物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切不可因貪利而從事違法經營活動,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嚴懲。
(來源:電白區人民法院)
編輯:陸祉羽
初審:林柳青
復審:林華善
終審:鄒夢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