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之風自宋代起流行于文人雅士中間,對宋代五大名窯瓷器的仿制在明代已尉然成風,至乾隆時期仿古風尚更盛。清代官窯自雍乾之始歷來有崇古摹古風尚,雍正六年唐英至景德鎮督導瓷器生產,取得了很大成績。青釉燒制技術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仿官、哥、汝、鈞等名窯制品也非常成功。
北宋 汝窯天青釉洗
成交價:2.94億港元
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乾隆兩位皇帝歷次詔令景德鎮督陶官唐英仿造歷代名瓷。因而這一時期的仿造水平很高,所仿宋代五大名窯以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等朝瓷器,在釉色、胎質、造型、紋飾方面多已達到理想境界。
仿汝釉
宋 汝窯天青釉圓洗
故宮博物院藏
仿汝窯瓷器以清雍正、乾隆兩朝最為逼真。清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酷愛汝窯器,曾授意督陶官唐英大量仿制,《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記載著景德鎮雍正六年(1728年)和乾隆三年(1738年)時仿汝窯器均多達40余件。這時期仿汝釉瓷器主要是仿宋代汝窯瓷器的釉色,造型襲古又有創新,多為本朝流行式樣,器物外底多有以青花書寫或以鐵錐刻劃的本朝篆體年款。
清乾隆 仿汝釉花囊
高13厘米,口徑5.8厘米,足距8.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花囊盤口,束頸,扁鼓腹,平底,底下承以三乳狀足。肩部對稱置雙系,腹下凸起一周12個乳釘。通體施仿汝釉,釉面有細密開片紋。底心內凹,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為插花器物,因形似魚簍,故又稱魚簍尊。器形始見于雍正朝。此花囊形制新穎,造型規整,釉面瑩潤,為乾隆仿汝釉瓷器之精品。
清乾隆 仿汝釉圓洗
高5厘米,口徑16.7厘米,足徑8.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洗圓形,敞口,直壁,口沿下及近足處各有一周凸棱,圈足。通體施天青色仿宋代汝窯釉。底有9個支釘痕,中心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此器造型端莊古樸,胎質細膩,釉色勻凈素雅,釉面細密的開片紋縱橫交錯,是乾隆朝仿汝器的典型之作。
清乾隆 仿汝釉三羊梅瓶
高23.5厘米,口徑5.9厘米,足徑8.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小口微撇,短頸,豐肩,肩以下漸收,圈足。肩部凸飾三只羊頭。通體施仿汝釉。足內青花書“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此器以三羊裝飾,因“羊”與“陽”諧音,寓意“三陽開泰”,以示吉祥。
清乾隆 乾隆款仿汝釉貫耳方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汝釉蓮子水丞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汝釉雙系魚簍尊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汝釉桃式洗
故宮博物院藏
仿官釉
宋 官窯青釉圓洗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朝仿官釉的的瓷器通體遍布淺淡透明的冰裂開片,釉面呈較淺的灰藍色或月白色,一些精良之作已與宋器接近,因而深的乾隆皇帝的喜愛,故宮收藏的乾隆仿官釉水仙盆便是一件代表作品。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水仙盆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雙系魚簍尊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弦紋蒜頭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浮雕三羊梅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獸銜環耳尊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貫耳扁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官釉三孔葫蘆瓶
故宮博物院藏
仿哥釉
宋 哥窯青釉魚耳爐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時景德鎮窯仿宋哥窯制作的釉色品種。以開片為裝飾。明代的仿哥釉的燒制成功是在永樂末年。以明宣德、成化和清雍正、乾隆朝制品為最精致。
清乾隆 仿哥釉葉式洗
高2.4厘米,長17.7厘米,寬12.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洗為樹葉狀,葉邊卷起,宛如一片飄浮在風中的樹葉,動感極強。通體滿施仿宋代哥窯釉色,釉面有不規則的紋片。底有6個支釘痕,并書青花“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書款。
此洗匠心獨具,將仿生造型與宋哥窯瓷器的特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釉面肥潤,釉色青中閃灰,通體開較大的紋片,紋理灰黑,和諧自然,給人一種妙趣天成的美感享受。
清乾隆 乾隆款仿哥釉洋彩轉心瓶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哥釉蓮子式罐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哥釉葵瓣三足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乾隆款仿哥釉筆山子
故宮博物院藏
仿定窯
從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品看,乾隆時期仿定窯白瓷,主要仿其釉色,而造型和紋飾均保留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清乾隆 仿定窯白釉凸花蟠螭紋鳩耳尊
高20厘米,口徑7.6厘米,足徑7.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尊侈口,短頸,斜肩,鼓腹,圈足。頸部兩側對稱置鳩形耳,肩部凸起弦紋一道。通體施白釉。以印花裝飾,頸部飾波折紋和如意頭紋,腹部凸雕蟠螭紋。外底白釉下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此尊造型、紋飾均仿漢代青銅器,鳩耳有“長壽”的吉祥寓意。
清乾隆 仿定窯白釉天雞尊
通高24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天雞昂首引頸,背馱撇口尊。通體白釉刻花裝飾,雞冠、眼、喙、爪、羽毛等均刻畫細膩,將雄雞氣宇軒昂的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天雞為傳說中的神鳥,具有吉祥寓意。乾隆時期造辦處曾制作不同質地的天雞形象,令人耳目一新。
清乾隆 仿定窯白釉凸蟠螭紋獸耳活環四足方蓋爐
高11.7厘米,口橫13厘米
口縱5.6厘米 足橫7.5厘米,口縱3.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爐呈長方形,兩側對稱置鋪首耳,下承四個柱狀足。平蓋,蓋頂置蟠龍鈕。器身凸飾弦紋一道,腹部凸雕夔龍紋及云頭紋。
清乾隆 仿定窯白釉凸花西番蓮紋四系瓶
高22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6.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撇口,短頸,溜肩,肩以下漸收,足為二層臺式,圈足外撇。通體及足內均施白釉。頸部凸起弦紋一道,肩置四個夔龍系,腹部模印西番蓮紋。圈足內陽刻篆體“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主要仿定窯白釉印花器風格,紋飾清晰,釉面潔白細潤。
仿鈞釉
北宋 鈞窯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
故宮博物院藏
清雍正時景德鎮窯的仿鈞窯瓷器不僅按宋代器型制作,而且還仿其釉色。所施銅紅斑或與藍釉相混和,或單獨浮于藍釉之上,或被用作器物不同部位之間隔標志。有的仿鈞釉燒成后釉面為火紅色基調,雜以放射狀的青藍和金黃色,俗稱火焰紅。
清乾隆 仿鈞釉六方花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