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國教授預測哈里斯勝選概率較大,但無論誰當選,美國對華政策都將保持強硬。中國必須為可能發生的一切做好準備,加快軍事現代化捍衛核心利益,在敏感地區避免軍事沖突,同時保持對外開放和對話。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舉行公開講座,盤古智庫顧問、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以英語主講題為“美國總統選舉:對中美關系的影響”,文章來源于《聯合早報》2024年10月16日、“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微信公眾號。
本文大約3000字,讀完約7分鐘。
賈慶國教授認為,對于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如果勝選并再度入主白宮,可能意味著更多針對中國的驚人舉措。如果民主黨候選人哈里斯勝選,則意味著美國對華政策短期將保持延續性。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舉行公開講座,由盤古智庫顧問,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主任賈慶國以英語主講,講題是“美國總統選舉:對中美關系的影響”。
賈慶國分析,特朗普2016年上臺前,無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勝選,對中國都各有利弊。共和黨候選人當選,傳統上意味著新政府將實行自由貿易,在貿易逆差和人權問題上會減少對中國施壓,但同時也會加強對華軍事聯盟,提供臺灣更多安全協助,直接挑釁中國主權。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當選則情況相反,在安全和臺灣問題上會讓中國的壓力變小,但在人權和保護主義上壓力更大。
賈慶國指出,中國早年更看重華盛頓政策的延續性,并希望當政者所屬政黨勝選,以在新政府上臺后省去磨合階段。如果白宮出現政黨輪替,兩任總統交接有時倉促且不完整,中美接觸就可能出現意外和摩擦源。
但上述情況自特朗普2016年執政后出現巨大變化,共和黨不再支持自由貿易,民主黨在臺灣問題上也變得更積極主動。
盡管如此,賈慶國認為,這屆美國總統選舉中有兩點值得警醒,一方面是特朗普更情緒化、更難以預測,他在缺乏道德的同時世界觀也更投機。另一方面是與民主黨人相比,更多共和黨政客尤其眾議員的對華政策更無情、具挑釁性,有時還帶有種族主義。
賈慶國形容,中國對于美國總統候選人的立場有“非偏好”,就是“不偏好”可能帶來更多驚人舉措的特朗普勝選。因為他第二任內預計會在臺灣問題上更多挑釁中國,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更高貿易關稅,限制高科技出口的“小院高墻”、院墻將變得更大更高,中美人員交流也會更政治化安全化,中國還可能因俄烏沖突問題遭遇制裁。
他研判,哈里斯當選則會讓美國對華政策在可預見的未來保持延續性,因她近期才投入選舉,無暇處理中美間錯綜復雜的問題,短期可能蕭規曹隨,經一段時間構思后才會調整政策。
四年前曾準確預測拜登勝選的賈慶國研判,盡管哈里斯和特朗普在七個關鍵搖擺州的選情持續膠著、差距僅一兩個百分點,但哈里斯勝選的概率仍大一些。他指出,尚有13%選民未決并更可能投票給哈里斯;第一任有瑕疵的執政記錄也會促使未決選民不投特朗普。
但賈慶國坦言,無論誰最終入主白宮,美國對華政策都將繼續強硬甚至敵對。中國必須為可能發生的一切做好準備,加快軍事現代化捍衛核心利益,發展好經濟,并在南中國海、臺灣等地避免卷入偶發軍事沖突,同時避免與外界產生不必要的爭端。
賈慶國也認為,中國應堅持做對的事,包括保持不同層次的對話和磋商,找到處理分歧和保護共同利益的方法。中國同時應持續對外開放,促進中外人員交流,并尤其與亞洲近鄰建立良好關系,與友美溫和務實者合作。■
文章來源于《聯合早報》2024年10月16日、“北京大學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劉菁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