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運河文化研究》
系列叢書簡介
編者按:
一部浙東運河宏偉史詩,一篇越地文化璀璨華章,一幅寧紹山水風物畫圖。2024年9月,紹興市社科聯主編,紹興市鑒湖研究會承編的“浙東運河文化研究”叢書10部(以下簡稱“叢書”),已由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約450萬字。“叢書”是浙東運河第一部以水環(huán)境、水歷史、水文化為基礎的百科全書。現將全書逐一介紹,以供讀者參考。
《浙東運河簡史》
邱志榮著
本書是在作者以往對浙東運河長期、多學科研究基礎上又一次新的實踐探索,是開展文獻研究、野外考察、綜合比較的最新綜合研究成果,貫古通今,圖文并茂,體現了學術性、時代性、創(chuàng)新性的基本要求。
本書以水利、航運為縱線,人文為橫面,經濟環(huán)境為重點著述。全書分卷首、概述、大事記等共九章,約53萬字。主要論述內容:
一、浙東運河歷史沿革、變遷
在浙東地區(qū)特有的山—原—海之間,古今人們依靠聰明智慧,勤勞勇敢,代代不息,創(chuàng)造了卓絕于世、因地制宜的水利、航運工程。上游建設水源工程,如水庫、堰壩等;中游建設運河本體工程,開鑿河道,筑塘砌石,建造堰、閘、橋;下游建設海塘工程,發(fā)展了擋潮泄洪與調控水位等技術。
二、深厚的歷史文化
浙東地區(qū)歷史悠久,人文深厚,運河沿岸滋生了交融九州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和卓絕于世的藝術文化,至于民俗文化也綻放出越民族的特色與光輝。
三、水運偉績
浙東運河作為浙東地區(qū)歷史上最大的公益性社會工程,在水資源調配、航運交通、防洪排澇、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發(fā)展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偉大作用。久久為功,申遺取得成功;保護、傳承、利用取得卓越成就。
本書既是浙東運河歷史文化的普及讀本,也是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的重要文獻。
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程雪婷
審核:戴秀麗
總期:795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