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調查報告引發了大家的廣泛關注,有媒體稱目前農村啃老現象抬頭,富有富啃,窮有窮啃,婚前婚后都啃。
看了這篇報道,說實話讓人不敢茍同,甚至是嗤之以鼻。
這篇報道很有意思,在啃老前面還加上“農村”這個前綴,可現實真的只有農村存在啃老現象嗎?難道城市就沒有?
寫這篇報道的人敢打包票說城市人沒有一個啃老的?城市里的年輕人買房買車結婚養娃都不用父母一分一毫?
我想這是不可能的吧!
啃老,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并不能也不會只存在于農村。
所以這個前綴“農村”,個人是不認同的,是嗤之以鼻的。
既然說啃老,那么年輕人為什么要啃老?又有哪一個年輕人愿意啃老?
既然說啃老,那么就得說說啃老的原因。
現在大學生遍地都是大家都知道,學歷貶值大家也都清楚,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父母辛辛苦苦供養出一個大學生,結果畢業即失業,好不容易找到份月薪三千的工作,又得租房又得吃飯,這三千塊錢養活自己都不夠,還談什么去買房結婚?
可現實是,一個年輕人剛畢業,在年齡上就已經是二十五六了,然后家里人催婚催生,甚至現在全國都在催婚催生,可是,拿什么去買房結婚?拿什么去養育一個孩子一個家庭?
還富有富啃,窮有窮啃,婚前婚后都啃,這是把農村青年批得一文不值了,成了好吃懶做只知道伸手跟父母要的蛀蟲了?
我很想知道寫這篇報道的是城市人還是農村人,為何要把城市農村分得這么清楚,搞得這么對立,其心可誅啊!
啃老問題并不只存在于農村,而是整個大環境下的產物,如果可以,誰愿意讓年邁的父母掏空家底,甚至連養老錢都拿出來補貼自己,那不還是被生活所逼嗎?
那些錢沒有拿去享受,沒有肆意揮霍,而是切切實實用在家用上了,用在養娃、養家糊口上了。
因為大多數的底層人民過得太艱苦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底層人民沒有資源,哪怕把孩子供成大學生,可沒有資源沒有人脈的孩子,拿什么去跟那些從小就被刻意培養的人爭啊?
說句很扎心也很現實的話,如果底層年輕人沒有父母的幫襯,這日子過得真的是舉步維艱,一個人養一家人真的太辛苦了,那點工資真的不夠用的。
結婚、住房、養娃、教育、醫療、養老,這每一座大山都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這些大山每年都在增高,可唯有工資是蝸牛走路般緩慢,甚至還倒退。
作為媒體人,作為專家,他們應該做的不是調查誰誰誰啃老了,而是應該想辦法幫助現在的年輕人減輕壓力,幫助年輕人提高工資,而不是一篇充滿歧視的調查報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