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里要辦點事,要去村部開個證明。然而當我到了村部以后,被“高大上”的村部都給震驚了。然而更讓我震驚的是,我居然不知道村長是誰,去哪個辦公室找人蓋章了。
其實很多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特別是在農村的。如今不僅不知道自己村的村長是哪個,而對于鎮長、市長,甚至是省長是誰也都是不清楚的。
而這要是擱以前,情況可完全不一樣,對于村長、鎮長,還有市長那都是非常的熟悉的。
在過去,村里就那么大點兒地兒,村長可是大家都熟悉的人物。村長管著村里的大小事兒,哪家有個糾紛啦,農田灌溉怎么安排啦,或者村里要搞個啥活動,那都得村長出面。
村民們天天能看見村長在村里忙里忙外,哪家有困難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村長幫忙。
所以,對村長那是知根知底,連村長家里幾口人、有啥愛好,村民們都能嘮上幾句。而且在當時,不僅對本村的村長熟悉,就連很多隔壁村的村長、村干部也都是非常的了解的。
再說說鎮長,以前鎮里的消息在村里傳得也快。鎮長來村里視察工作,或者組織鎮里的一些公共事務,村民們都知道。
而且鎮里有啥大的發展計劃,比如要修路啦、建學校啦,這些事兒都會在村民之間傳開,鎮長在大家心里也是個有分量的領導。
那時候,村民們對鎮長也挺熟悉,都知道鎮長為鎮里做了啥事兒,是個好鎮長還是不盡責的鎮長,大家心里都有本賬。
至于市長,雖然離村民們的生活稍微遠點兒,但以前信息傳播也有自己的途徑。雖然在當時沒有的網絡不如今天發達,但是市長的大名也還是常聽到的。
因為在當時,很多地方都有報紙,也有廣播和電視臺,而市長就是常出現的人物,關于市長的很多消息也是人們口口相傳,讓大家都有所了解。
而且那時候,政府和老百姓之間的聯系感覺更緊密些,大家都知道市長是誰,在為城市發展操持啥。
可現在呢?情況完全變了。多數人連本村村長是誰都不知道了,更別說鎮長、市長,甚至省長了。為啥會這樣呢?
一方面,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大家都忙著自己的事兒。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
老人可能不太關心村長之外的領導是誰,他們的生活圈子小。年輕人在城里打拼,心思都放在工作和自己小家庭上了,對村里、鎮里的事兒關注得少。
另一方面,現在信息太多太雜了。網絡上各種各樣的消息鋪天蓋地,人們每天被大量的娛樂、生活、工作相關的信息包圍著,反而對身邊的領導信息沒那么在意了。
不像以前,消息渠道少,村里、鎮里有個風吹草動,大家都能知道。現在,就算有關于鎮長、市長的消息,也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淹沒。
而且往往我們知道村里很多關于村長、鎮長、市長的消息等,多數都是一些負面的,比如某某人又被抓了,或者是開除公職了等等。
還有啊,現在很多基層事務的管理方式也變了。有些事情可能通過網絡或者一些專門的機構就辦理了,村民和領導直接接觸的機會變少了。
不像以前,有事兒就得找村長,現在可能一個電話、一個網上申請就解決問題了,和領導的那種緊密聯系感就淡了。
另外還有一點也很奇怪,我們對自己村的村長、鎮上的鎮長和市區市長都不了解,但是卻對國外的很多事情十分的熟悉,比如俄烏戰爭打得怎樣了,美國總統是誰,國際又發生了什么大事情等等。
不過,這情況也得引起我們的思考。領導們是為老百姓服務的,老百姓要是對他們都不熟悉,會不會影響到大家參與公共事務的積極性呢?
我們得想辦法讓大家重新重視起這些,讓領導和群眾之間的關系更緊密,就像以前那樣,大家齊心協力把咱們的村子、鎮子、城市建設得更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