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涼晚步》
楊萬里〔宋代〕
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
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
古人認為秋天是悲傷的,我卻認為未必如此,輕微寒意,正好是令人舒適天氣。綠色池塘里的荷花雖然都落盡了,但還有新長出來的如銅錢那么圓的小荷葉。
詩人對秋天的美好感受,充分表現出其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初秋行圃四首·其四》
楊萬里〔宋代〕
落日無情最有情,遍催萬樹暮蟬鳴。
聽來咫尺無尋處,尋到旁邊卻不聲。
落日看來好像無情卻最有情,催促千樹萬樹上的蟬在傍晚時一齊鳴唱。聽著聲音近在咫尺,卻無法找到它們,一旦尋到它的近旁,卻又沒有了聲響。
《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
楊萬里〔宋代〕
我來秋浦正逢秋,夢里重來似舊游。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
謫仙狂飲顛吟寺,小杜倡情冶思樓。
問著州民渾不識,齊山依舊俯寒流。
我來到秋浦(池州)正是秋季,初游池州,卻宛如夢中重來故地;自然風景不能償付詩酒之債,古今詩人總是借山水來抒發憂愁;謫仙李白曾在顛吟寺賦詩狂飲,小杜杜牧曾在冶思樓怡情自樂;問附近的州民是否知道李白和杜牧,他們全然不認識,齊山依舊籠罩在寒流之中。
《八月十二日夜誠齋望月》
楊萬里〔宋代〕
才近中秋月已清,鴉青幕掛一團冰。
忽然覺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獨自行。
剛剛接近中秋,月已清圓,似是在鴉青色的幕布上掛著一團冰盤。忽然間,覺得今夜的月亮,獨自行進在,與天隔離的空間。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萬花川谷望月作》
楊萬里〔宋代〕
月未到誠齋,先到萬花川谷。
不是誠齋無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絕,看十五十六。
月亮還未照到我的書齋,先照到了萬花川谷,不是書齋沒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著。現在才是農歷七月十三的夜晚,圓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樣。秋月還沒到最美的時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野菊》
楊萬里〔宋代〕
未與騷人當糗糧,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
不給文人騷客做干糧,更不肯隨流俗在重陽節被俗人賞識。正因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為無人,減掉自己的幽香。已是傍晚,在綠色半山腰中與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黃的野菊。野菊花也許會冷笑那些家養的菊花,因為家菊們竟然向陶淵明尋求恩寵。
《過揚子江二首·其一》
楊萬里〔宋代〕
只有清霜凍太空,更無半點荻花風。
天開云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
千載英雄鴻去外,六朝形勝雪晴中。
攜瓶自汲江心水,要試煎茶第一功。
空中的飛霜使寒氣仍在,風平荻靜,江水無波。云開霧散,東南的天空一片澄碧,晨光映照得江面火紅一片。昔日的英雄如飛鴻一去,渺然難追,只有壯美山川照應著雪霽晴空。過江時攜帶著瓶子取一瓶江水,煮清茶一杯,在金山絕頂的吞海亭煮茶招待金使。
《秋山秋雨蚤作有嘆》
楊萬里〔宋代〕
梧葉新黃柿葉紅,更兼烏桕與丹楓。
只言山色秋蕭索,繡出西湖三四峰。
《晚風》
楊萬里〔宋代〕
晚日暄溫稍霽威,晚風豪橫大相欺。
作寒作冷何須怒?來早一霜誰不知。
夕陽的熱力剛稍稍減退,粗暴蠻橫的晚風便大肆吹來。無非一夜放寒,何須如此憤怒?明日一早降霜有誰不知道。
《秋山二首·其一》
楊萬里〔宋代〕
烏臼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秋山二首·其二》
楊萬里〔宋代〕
休道秋山索莫人,四時各自一番新。
西風盡有東風手,柿葉楓林別樣春。
《秋圃》
楊萬里〔宋代〕
何處秋深好,山林處士家。
青霜紅碧樹,白露紫黃花。
一熟讎頻雨,朝晴禱暮霞。
連霄眠不著,猶自愛新茶。
《秋夕不寐》
楊萬里〔宋代〕
夏熱通宵睡不成,秋涼老眼又偏醒。
窗虛月白清無夢,卻為西風數漏聲。
《秋夜》
楊萬里〔宋代〕
挑落寒燈一點青,方知斜月半窗明。
無端一陣秋聲起,喚作銅餅蟹眼鳴。
《秋夜不寐》
楊萬里〔宋代〕
秋氣侵人冷欲永,不由老境不愁生。
雨聲己遣儂無睡,更著寒蛩泣到明。
《秋夜讀書》
楊萬里〔宋代〕
稚子慵都睡,先生喚不應。
蟲聲窗外月,書冊夜深燈。
半醉聊今古,千年幾廢興。
有懷人未會,不樂我何曾。
《秋夕書懷》
楊萬里〔宋代〕
老去還多感,歸來政倦游。
數峰愁外月,一葉靜邊秋。
偶憶平生事,真供獨笑休。
燈花吾會得,村酒恰當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