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隨著全球反法西斯戰爭勢力的高漲,此時的日本已經走到了窮頭陌路,在美國的炮火之下,日本在太平洋戰場上,也損失慘重。而就在這個時候,日本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們把目標瞄準了中國戰場,并且決定集中火力,朝著湘西進攻,從而也就引發了一場殘酷的湘西會戰。那么,日本為什么要在這個重要的時刻,把戰爭的目標對準湘西呢?日本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而中國的軍人們面對日本的全力進攻,又將做出怎么樣的反應呢?這場戰事究竟如何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到1945年,看一看這場改變了中國和日本命運的戰役,湘西會戰。
在正式的節目開始前,各位看官,點點關注,謝謝大家!
日本人為何會把戰爭目標對準湘西,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
日本人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還要從1944年說起,在這一年,日本人憑借豫湘桂戰役,重創了國民黨的軍隊,這場戰役的失敗,給中國帶來了非常大的損失,這一年湘中、湘南、湘北廣西大面積領土落入到了日本人的手里。而對中國近代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在日本全面侵略中國之后,以蔣介石為首的南京政府,就把臨時首都遷到了重慶。而此時,隨著這些地區的淪陷,日本人開始逼近重慶臨時政府,國民黨的處境可謂是岌岌可危,此時的日軍和重慶之間,也僅僅是隔著一個湘西。一旦這個時候,日本人攻破湘西,那么重慶就失去了任何的保護,這是蔣介石和國民黨最不愿意看到的。
而就在1945年的3月份。中國戰場的局勢,也開始慢慢地明朗了起來,隨著中國遠征軍和英軍的會師,滇緬公路被打通,有了這條交通要道之后,國際上的援助物資,開始暢通無阻地運到了中國人的手上,而中國的軍隊,也得到了新裝備新武器的加持。此時的日本,眼看著自己和中國的實力此消彼長,知道自己根本不可以再和中國僵持下去。因此,為了在短時間之內垂死掙扎,他們想到了直取重慶的計劃。為了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造成中國的損失,日本人發動這場戰役還有另一個目的,那就是破壞芷江機場。芷江機場是國民黨,一個非常重要的空軍基地。芷江機場的空軍,有著非常精湛的作戰技術,對日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日本人想要趁此機會,毀掉該機場,這樣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國民黨的作戰能力。
在1945年4月份,湖南地區的日軍開始行動,日本派出了八萬人的兵力,開始進攻湘西。面對來勢洶洶的日本人,國民黨立即做出了反應,在日軍仍在集結,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之下,國民黨73軍軍長韓浚率先對日本人發動了進攻,韓浚的進攻,打亂了日本人戰略的節奏,同時也在第一時間,澆滅了日軍的囂張氣焰,增強了中國軍隊的士氣。1945年4月14日,日軍開始決定強渡資水,韓浚再次帶領軍隊,對日軍展開了炮轟阻攔,在韓浚的指揮之下,日軍的戰略計劃再次被打亂,他們軍隊集結的速度大大降低,韓浚的行動,成功的給中國軍隊爭取了時間。
4月28日,日軍的47師團開始猛烈地對73軍發動攻擊,韓浚率軍再度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反擊。這次,韓浚不僅僅是一味地進行防守,他決定兵分兩路,由77師和日軍47師團進行交火,而第15師則偷襲了日軍47師團占據的洋溪橋,在韓浚的英明指揮之下,日軍被中國軍隊打的人仰馬翻,洋溪橋也再度到了中國人的手中。日軍和國軍的這場戰爭,經歷了一個月之久,而日軍,居然幾乎沒有占到什么便宜,更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另一方面,在新寧,中國的軍隊,也迎來了日軍34師團的猛攻。面對日軍瘋狂的進攻,中國人頑強抵抗,居然堅持了三天之久,只不過因為兵力相差懸殊,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最終,中國的軍隊還是撤離了新寧。在成功占領新寧之后,4月21日,日軍開始強渡巫水,然而因為中國的軍隊占據了地理位置上的優勢,面對對岸的槍林彈雨,日軍多次的渡河計劃,都只能宣告破產。就這樣,這批日軍,把目標轉向了武陽。在4月27日,武陽陷入了危險之中,為了支援武陽,國軍27集團軍44師立即前往救援。他們不僅及時趕到,化解了武陽的危機,同時還抓住了這個機會,消滅了1000多名日軍。對日軍造成了非常致命的打擊,經過這次的交戰,日軍的士氣變得更加的低迷。
然而,與此同時,日軍68師團的主力,又開始對武岡縣城開始了進攻,而駐守武岡縣城的,則是國軍74軍的一個營。因為雙方的兵力相差實在太大,狂妄的日軍,做好了在一天之內,拿下武岡縣城的準備。然而,頑強的中國軍人,依托著堅固的防御建筑,居然拖住了日軍進攻的步伐。經過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日軍68師團還是沒有拿下武岡縣城。
日軍發動全面進攻!
于是就在5月1日,惱羞成怒的日軍,為了加快作戰計劃,集中了所有的火力,想要強行突破武岡縣城西門,這些飽受軍國主義教育的日本人,豁出去了一切,他們用人體作為掩護,帶著炸藥包,一點一點的靠近了之城墻,把炸藥包放置在了城墻之下。即使是中國的城墻再堅固,也根本就抵御不了爆炸的威力。因此,在爆炸的作用之下,中國的城墻,終究還是出現了巨大的漏洞。而中國人,并沒有因此束手就擒。面對日本這種喪心病狂的做法,城里的市民也爆發出了強大的求生欲和愛國熱情,中國人都知道日軍的慘無人道,他們也都清楚一旦日軍進城,自己會落得怎樣的下場,因此他們自發的出現在了城墻邊上,來給中國的軍人們幫忙,他們抗來了一袋又一代的巨大沙袋,把這些沙袋,堵在了城墻的漏洞上。而這些沙袋,也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阻礙了日軍的進攻。日軍見狀,也只能改變了自己的作戰方案,想要爬上城墻,打開城門。因此,中國的軍人和日軍又展開了一場激烈的交鋒。
在這樣的交鋒之下,中國軍人表現出了非常英勇的狀態,雖然他們阻攔了日軍的攻勢,但是同時也付出了非常慘痛的代價。為此,他們只能尋求上級的救援。44師接到了求援的信號之后,也快馬加鞭地趕了過來,這讓日軍更加的始料未及,最終在雙方兵力的夾擊之下,日軍潰不成軍,只能倉皇逃跑,逃至綏寧一線。
而日軍的主力116師團行動的也非常不順利,116師團兵分三路行動,第一路的日軍,在芙蓉山就遭到了中國軍隊的阻截,中國的軍隊憑借不到200人的兵力,居然震懾住了日軍的一千人,讓日軍在12天之內寸步難行。并且給日軍造成了將近200人的傷亡。吃癟的日軍,這才放棄了芙蓉山這條路,決定繞道而行。第二路日軍,也因為芙蓉山的阻撓,轉頭攻向了19師防區,沒想到,在這里,他們遭到了56團和55團的聯合夾擊。無奈,最終日軍只能逃走,逃亡了山區。
同年的5月6日,在蔣介石的指令之下,100軍開始了全面的反攻計劃,經過了十天的包圍之后,日軍的109聯隊,被100軍重創。此時的109聯隊已經或死或傷,超過了7成的兵力。而即使是這剩下的3成兵力,也沒有幸存下來,在1945年5月13日,在中國軍隊的圍剿之下,日軍終于被全部剿滅。日本的109聯隊,也正式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之上,在消滅了這支部隊之后,100軍開始支援其他隊伍,圍剿116師團,隨著100軍的加入,116團,也失去了作戰能力,最終潰不成軍。與此同時,日本的重廣支隊也在中國軍隊的包圍之下,被全部消滅。
而中國人民的全力抵抗,也成功地摧毀了日本人的野心,覆滅了日本人的最后一點希望。截止到6月1日,日軍已經徹底了放棄進攻湘西的這個計劃,把所有的兵力,全都撤回了原處。這場長達一個多月的戰役,讓日本人整整損失了一萬兩千多人的兵力。受傷的士兵更是不計其數。而中國軍隊的總傷亡人數,僅僅只有不到八千人。這場戰爭,不僅讓日本人看到了中國軍隊強悍的作戰實力,也讓日本人看到了兵民抗日團結一致的決心。這樣的精神和能力,讓日本人為之膽寒。
在這場戰役中,中國人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凝聚力,表現出了中國人同仇敵愾的民族精神。這場戰役,就是中國抗日戰場一個小小的縮影,在中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都曾經有過這樣一群,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流血犧牲的英雄。也正是這樣的犧牲,才成就了現在的新中國。新中國的成立,來之不易,而我們更應該去珍惜當下的生活。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來說,戰爭都是一種沉重的災難,也希望所有的國家都能夠像中國一樣,以大國的身份以身作則,珍惜和平,維護和平,讓世界遠離戰爭的硝煙和戰火。
本期內容到此結束,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