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五千里長征路,其中艱難何人知?紅軍長征是世界軍事上乃至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長征的故事也為我們所津津樂道。
像我們耳熟能詳的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四渡赤水,還有我們課文中所學的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這些無一不描繪出了長征的兇險與艱苦。
但是長征途中還有一個戰役—臘子口戰役,這是長征途中的最后一道難關,其兇險程度比飛奪瀘定橋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卻鮮有人知。
就連聶榮臻元帥在后來的回憶錄中都說道:“這場戰役要是失敗了,說不定就沒有新中國了”,現在帶大家了解一下關于臘子口戰役的相關故事。
圖丨長征油畫
1935年9月12日,中央于甘肅南部迭部縣俄界舉行會議,毛主席作今后行動方針的報告,
毛主席認為不能在陜甘建立根據地,應該用游擊戰來打通國際關系,創建新的根據地,貫徹黨中央北上的行動方針。
當時想要北上有三個選擇,一是直接北上,二是向東挺進再北上,三是向西挺進再北上。
向東挺進則是順著白龍江,但這條路會遇到西北王胡宗南和他的精銳部隊,此時紅軍已經經歷過爬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早已經精疲力盡,走這條路無疑是自尋死路。
向西挺進則要繞道青海,這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無人區,沒有補給,再繞道這么遠無疑也是死路一條,因此當時紅軍唯一的生路就是直接北上穿過天險臘子口。
圖丨紅軍時期臘子口天險
上面說到臘子口戰役比飛奪瀘定橋還兇險,而飛奪瀘定橋想必大家都是從小聽到大的,瀘定橋全長有103.67米,寬度僅3米,整座橋由13根鐵鏈組成,當時我軍戰士共22名,在冒著敵人的炮火下踩著鐵鏈奪下了橋頭。
臘子口戰役中也有一座橋,臘子口是川西北通往甘南的唯一通道,而且地勢險峻,兩側全是懸崖峭壁,號稱猴子都爬不上去,高約80米,而且寬度僅僅只有30米,中間只有一座小木橋,是通過臘子口的唯一通道,下面是湍急的河流,可以說是易守難攻。
而當時國民黨得知我軍要北上的消息后,也連忙派遣軍閥進行阻截,而臘子口地區的軍閥正是魯大昌的主力部隊,因此他將兩個營的兵力駐守在臘子口,
而且為了以防萬一,還要求了當地的一個藏族土司在途中攔截我方,當時這個土司擁兵兩萬,但是他深明大義,不但沒有阻攔紅軍,反而給予了紅軍大量的補給,還幫助紅軍進行。
圖丨臘子口油畫
當時的情況對于我軍相當不利,因為一旦我軍不能在短時間內突破臘子口,那么等到胡宗南的部隊趕到,我軍將會被夾擊,到時候我軍只能退回草地。
因此,當時主席要求聶榮臻要在三天內拿下臘子口,突破這個包圍圈,只要能突破臘子口,那么國民黨妄想阻攔我軍北上的陰謀就將徹底破滅。
而聶榮臻元帥也是知道事情的危急,經過戰前會議研究,他們認為臘子口不利于大部隊展開,因此要進行戰斗突擊任務,將這個任務交給了當時的紅四團。
紅四團的團長王開湘和政務楊成武經過討論決定讓二營為突擊營,因為這個二營在過去是紅四方面軍的二九四軍團,在之前的作戰中表現十分勇猛,而且打得都是硬仗,立下過許多功勞,因此王開湘對二營充滿了信心。
圖丨紅軍
就算是身經百戰的二營在看到臘子口后也不由得捏了一把冷汗,臘子口十分狹隘,且易守難攻,唯一一條路就是那座小橋,而過了橋就是一片開闊地,開闊地后面就是敵人的碉堡群和防御工事在這里有著整整一個機槍排,更是有著四挺重機槍。
因此敵人也沒有對橋做手腳,因為他們想要的就是利用臘子口給我軍帶來重大打擊,他們甚至叫囂道,就算我們打到明年去,也攻不下臘子口。不過就算是臘子口再怎么兇險,也絲毫阻擋不了二營的決心。
等到夜幕降臨,二營六連的士兵直接發起強攻,不過敵人十分狡猾,他們根本不出來和我軍打正面,全部都躲進了碉堡內,只留槍口在外,而且手榴彈瘋狂的向我軍扔來,因此我軍強攻了幾次都沒有攻下。
圖丨臘子口碉堡
毛主席也是在距離戰場只有幾公里的前沿戰場指揮戰斗,并一次次的派人詢問戰況如何以及是否需要增援,而由于臘子口實在是太過狹隘,而敵人一直使用手榴彈,六連久攻不下還傷亡了十來人。
由于六連已經發起了幾次強攻,因此聶榮臻元帥令六連先暫時撤下來休息,打算重新組織進攻,而主席也派人傳話說道,天亮之前要是攻不下,一旦天亮,我軍就會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內,造成的損失是我們所不能承受的,打仗不能只靠蠻力,要多動動腦子。
聶榮臻元帥也組織戰員一同想辦法,而經過這幾個小時的激戰,還真讓我軍發現了敵人的破綻。
圖丨指揮作戰
國民黨把全部的兵力全部守在了橋口,而兩側的懸崖峭壁則是無人防守,畢竟兩側的懸崖峭壁接近垂直了,他們認為沒有人能從那攀爬上來,這就給了我軍的機會。
我軍決定組成四個隊,兵分兩路,由政委楊成武帶領六連從正面繼續發起強攻,團長王開湘帶領一連和二連從側面爬上懸崖然后包抄。
但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擺在眼前,懸崖實在是太陡峭了,該如何爬上去是一個難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十六七歲的小戰士站了出來,說道:“我能爬上去”。
王開湘見到有人站出來,急忙問道“你確定你能上去嗎,這可不是開玩笑的”,小戰士說道“我以前經常上山采藥,沒問題的”,王開湘于是囑咐道“行,那就靠你了,注意安全”,小戰士說了一句保證完成任務,說完便拿出了一個帶鐵鉤的竹竿沿著懸崖的縫隙向上爬去。
圖丨臘子口
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等待,只見懸崖上方扔下來一根繩索,借助這根繩索,王開湘率領這一連二連順利爬上懸崖,就在六連在越過木橋的時候,敵人一直沒有動靜,知道六連越過木橋后,敵人的輕重機槍才開始掃射。越過木橋后是一片開闊地,沒有絲毫掩體,以至于六連還沒開打就損失慘重,
而后六連一直展開進攻,卻沒有絲毫的進展,因為他們一直在等一連和二連的信號,終于,一發信號彈成功從敵人后方升起,隨著沖鋒號的響起,總攻徹底打響。
敵人驚恐地發現頭上不斷的有子彈傾瀉而來,甚至還有大量的手榴彈,值得一提的是敵人修建的堡壘是沒有頂的,可能是認為我軍根本不能將手榴彈扔過來吧,此時也算是自食苦果了,想躲都躲不了。
圖丨臘子口碉堡
隨后六連更是直接沖上了敵軍陣地,六連的敢死隊拿著大刀與敵人直接進行白刃戰,一連二連也是天降神兵,敵人也我軍打得措手不及,一些人當場被嚇得跪地求饒,大喊道:“紅軍爺爺饒命,紅軍爺爺饒命”,一部分被我軍直接殲滅,其余的直接潰不成軍開始四處逃亡。
9月17日,紅四團成功奪下天險臘子口。主席在臘子口勝利后也是登上了岷山山頂,吟下了那首氣勢磅礴的《念奴嬌·昆侖》,說出了那句,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在《七律·長征》中也是寫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在這場戰役中,那個小戰士可是功不可沒,不過沒人知道他叫什么,只知道他的外號叫云貴川,值得一提的是,云貴川也是飛奪瀘定橋的22位英雄之一。
不過在這之后云貴川便沒了消息,都認為他已經犧牲了,不過他的故事一直在臘子口地區流傳,臘子口神兵天降,這個神兵說的就是云貴川。
圖丨臘子口戰役油畫
臘子口戰役的勝利,是我軍以弱勝強的典型戰例,也代表著我軍北上之路再也沒有阻攔,老蔣得知消息后都大發雷霆,本以為能將我軍重新逼退至草地,沒想到的是我軍僅用了五個小時就拿下了臘子口。
令魯大昌沒想到的是,國民黨在臘子口地區可不僅僅只有兩個營的兵力,足足有著一個旅的兵力,而且在周邊地區還有幾個團的主力部隊。
只不過他們認為我軍不可能拿下臘子口,就算攻打臘子口他們也能及時支援,因此對臘子口的兩個營十分有信心,沒想到的是我軍僅用五個小時就拿下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而敵軍在敗退的時候也是將大量的物資給留下了,更有著十萬斤的糧食以及兩千斤的鹽,我軍長征路上一直都是吃樹皮,吃草根,因此這些物資可謂是十分重要,我軍及時得到了補充。
圖丨臘子口戰役紀念碑
不僅如此,國民黨還給我軍帶來了一個好消息,本來我軍還不知道要前往何處,這個時候國民黨的一份報紙上清楚地寫著,閻錫山率領部隊向陜北地區紅軍發起了進攻,這無疑給主席和部隊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紅軍在長征途中沒有機會接觸外界的消息,因此這個消息也讓主席一下子有了目標,那就是前往陜北與紅軍會師并建立新的根據地。
革命的道路上不缺少英雄,上了戰場他們都是英雄,正是有著千千萬萬的英雄,才有了我們如今的和平生活。和平來之不易,歷史應當銘記,關注我們,帶你了解更多的歷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