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開國元帥之一,陳毅,一生軍功無數,卻因常年作戰環境艱苦,風餐露宿,作息極其不規律,再加上憂思過重,每天為革命殫精竭慮,身體早就已經被陳毅元帥在年輕的時候過早地透支了,在晚年的時候,不幸患上了直腸癌。
陳毅元帥這一病重的消息,牽動了全國上下人民的心,黨中央的領導也都極其掛心,強行命令陳毅元帥好好臥床休息,派了最優秀的胃腸科醫生,對陳毅元帥進行了直腸手術,手術很成功,后期持續化療鞏固。但陳毅元帥依舊無法出院,常年征戰,讓他的身體非常虛弱,還是需要靜養和調整。陳毅的妻子不分晝夜地陪在陳毅元帥身邊,但此時這位當年的英雄,現在的病弱老人,內心最盼望的就是見到自己的小兒子,小魯。
小魯是陳毅元帥最小的兒子,繼承了父親的雄才偉略,更是在新時代的召喚下,有著一顆熱愛公益,醉心于公益的心。小魯一直在積極推行了"尊嚴死"這種新式"治療法",在小魯和很多熱心公益的人士認為,如果人之將死,與其痛苦的承擔著病痛和治療的各種折磨,最終將要面對的仍然是死亡,而且在醫療資源緊張,藥品稀缺的情況下,救治必死的病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浪費了社會資源,這樣的理念和想法下,小魯一直積極推廣"尊嚴死"的項目。
其實可以理解小魯的想法,剛剛結束戰爭年代二十年,很多當年在戰場上的老兵,由于常年的爬雪山臥草地,風雨里浸泡著雙腿,槍子兒中在濕地里匍匐著前進,身體早就埋下了各種隱患,常年的溫飽不足,晝夜顛倒,更是從來沒有人可以睡過一個好覺,更是有很多老兵身體已經殘缺了,當年的戰時緊湊,很多中槍中彈的老兵,只能在沒有麻藥的前提下,讓大夫用簡單消毒過的手術刀去割掉腐肉,甚至有鋸子活生生鋸斷已經壞死的肢體。這樣的老兵,在新社會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很多有已經油燈將盡,只剩下心里始終不變的愛國熱情和堅定的國家信念。治療對于這些老兵而言可能是更大的痛苦,所以小魯希望他們可以有尊嚴的死去,不要在病床上繼續被病痛折磨,最終痛苦的離開。
而兩年后,陳毅元帥的病情惡化了,當時的治療只是暫時的抑制住了直腸的癌變,但由于陳毅元帥年輕時過度透支的身體,陳毅元帥的免疫系統已經遭到了損耗,直腸處的癌細胞還是擴散了,這次的擴散來勢洶洶,小魯在部隊請了假,守在父親身邊親身照顧病危的父親,每日看著父親痛苦的掙扎讓小魯內心十分煎熬,他找到醫生,想去問問醫生可不可以讓父親"尊嚴死",因為在小魯心中,父親這一輩子是英勇無畏的,是談笑風生的,是泰山崩于前而不色變的,他不想看到這樣在死亡面前痛苦掙扎卻無力反抗的父親,想幫助父親擺脫這種痛苦。
但醫生的話也讓小魯眼含淚花,這并不是小魯可以替全國人民做主的一件事,也并不是任何醫生敢去做的事,病床上的這位老人,并不是一位普通人,而是我們的元帥,全國人民最想挽留住的人。但陳毅元帥還是在1972年永遠離開了人民,那一夜,無人能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