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萍在做題
文丨談古論今
達摩院的發聲,宣告這場“造神”運動正式結束。
誰都沒想到,這場數學天才的鬧劇,最終會以這樣的方式收場——
王潤秋被處理,姜萍人間蒸發。
從天才到神隱,原來短短5個月就夠了。
果然:數學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造不得半點假。
其實阿里可以不發這個聲明的。
互聯網記憶那么短,冷處理,再過幾個月,誰還記這件事?
但最終還是選擇回應,這份擔當值得肯定的。
顯然,阿里還是沒掰過清北復交的胳膊。
一個服裝專業的中專生算什么?
她在哪,過得好不好,考沒考試,沒人關心,
但是高校學生聯名的聲討,確是不能不管的。
仔細看了發的聲明,能看出三點東西:
第一,姜萍的成績還在。
雖然沒說作弊,但明確是她老師王潤秋指導的結果。
到底是老師用了學生的號,還是學生用了老師的電腦?
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王潤秋水平確實不錯。
一個偏遠縣城職高的數學老師,
能在全球性比賽拿到126名和12名, 這本身就很了不起。
但組委會把這對師徒的決賽成績藏得死死的,
為什么?
第三,最慘還是姜萍。
選擇離開學校,從公眾視野消失,成了各方博弈的犧牲品。
也許她不是完全無辜,
但讓一個17歲的少女背所有黑鍋,這太不要臉了。
一個未成年人承受不了你們強加的"天才少女"光環,
這根本不是她想要的。
說到底,這不過是個商業競賽罷了。
姜萍只是偶然出現的潑天流量,消耗完,沒了就沒了。
細心地人會發現:
決賽名單里不僅有姜萍這個中專生,還有上海和重慶的中學生。
既然說姜萍"違規討論",那其他人呢?
都是獨立完成的?
誰知道呢。
這對姜萍公平嗎?
顯然不公平。
所有的唾沫和臟水,現在都往姜萍師徒頭上潑。
一個懷才不遇的老師,一個涉世未深的少女,
是他們自己要爬上神壇的?
又是誰把他們捧上去又狠狠摔下來的?
這對阿里公平嗎?
也不公平。
阿里不過是搞了個企業競賽,突然發現個"天才",當然高興。
可誰想到各路人馬一摻和,局面就徹底失控了。
企業想說什么、怎么說,都不由自己了。
阿里有錯,但把所有責任都推給阿里,也不太講理。
最需要問責的,是那些大力宣傳的官媒——
不過現在都刪帖了, 百度、抖音的姜萍詞條也統統下架了。
這是嚴肅新聞的恥辱,奇恥大辱!
多少大媒,當初隨便派個記者實地采訪一下,能鬧成這樣?
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被誤導了,在這里,我向各位讀者真摯道歉。
仔細想想,
我們的應試教育或許會錯過音樂美術的天才,但絕對不會漏掉數學奇才。
為什么?
因為數學這門學科的門檻實在太高了,高到蒙混過關完全行不通。
17歲的姜萍,也許能從學校的喧囂中逃離,
但這場風波在她心里投下的陰影怕是要伴隨很久很久。
真的別罵她了,
有很多當初質疑的讀者,現在也請不要落井下石——
她才是這場鬧劇中最可憐的那個。
現在罵姜萍,
或許是最安全的選擇,但絕對是最不要臉的表現。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