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六:英雄趙尚志
2004年5月底,長春般若寺內轟轟作響,這時施工隊伍正在作業。突然,秩序井然的局面被打破了,人群隨著一陣驚呼聲慢慢聚集到了一個地方。“是一個頭骨!”聽清了最內圈人的話語,外面圍著的人不禁被嚇到,往后退了退。
原來,當挖掘機把地下的土挖上來,準備裝車帶走時,負責裝卸土塊的工人發現里面有一個奇怪的黃白色東西,忍不住拿著工具去扒拉了一下。這個動作可不一般,一下子便發現了一顆無名頭骨。雖然目擊的人都被這顆頭骨給嚇到了,然而這個消息卻讓史學專家非常興奮——這很有可能就是抗日英雄趙尚志的頭顱!
專門成立的鑒定工作小組先是對比年齡身高、創傷特征和死亡時間等要素,其后又復制照片對比,在反復確認之下終于得出結論∶這具頭骨就是抗日英雄趙尚志的!
這位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的趙尚志將軍一生堪稱傳奇,在犧牲62年后,不知所蹤的頭顱終于被找回。
【一代傳奇的成長經歷】
趙尚志是1908年生人,出生于熱河省朝陽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是清末的一名秀才,頗有文采,一直在家鄉的私塾里當教書先生。因此,在父親的熏陶下,幼年的趙尚志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在他九歲時突然失去了父親的教導。當時他們的家鄉有幾個官兵搶掠民眾,欺侮民女,父親看不下去,和幾個人一起打死了那幾個官兵,因此還受到了其他官兵的追捕,被迫外出逃難,背井離鄉。而趙尚志也正如父親一樣充滿正義感,眼里容不下臟東西。
在父親離開后,為了維持家里的生計,他當過雜役,也當過學徒,還擺攤做過小販。在社會上謀生的一系列的鍛煉,讓他的意志變得更加堅韌不拔。
1925年趙尚志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且進入了黃埔軍校學習。謀生過程中和黃埔軍校里接受的先進革命思想使他在1926年“中山艦事件”爆發之后,回到東北從事革命活動。他先是在哈爾濱組織領導了多次大規模學生運動,又在雙城開展黨建工作,積極配合組織工作。
然而,趙尚志的行動被日軍特務兩次發現并且向日本人告密,日本人兩次抓捕了趙尚志,但是他咬牙堅持,絕不暴露身份,嚴守黨的秘密。九一八事變爆發后,黨組織才將第二次被抓的他營救了出來。
1932年6月,日軍大舉進犯中國,東北大部分國土被日軍占領。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趙尚志決定要盡快組織一支反滿抗日的武裝隊伍,以武裝斗爭打擊日本帝國主義。中共滿洲省委在趙尚志的反復要求之下,終于同意了讓他組織武裝隊伍。趙尚志離開哈爾濱后秘密前往巴彥縣,并且化名“李育才”,寓意培育英才。他幫助原先的領導人張甲洲對抗日隊伍進行了一番整頓,同時積極培養抗日骨干。
1933年4月,趙尚志參加了反日義勇軍。作為馬夫的他在一場戰斗中,給義勇軍的領導者孫朝陽提供了一個計謀,而正是這個軍事謀略幫助他們成功攻下了縣城,趙尚志因此也被任命為部隊的參謀長。1936年趙尚志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同時任第三軍的軍長,他帶領著這支英勇頑強的部隊在半年里就參加了大大小小百余次戰斗。他統籌布局,謀略得當,在北滿的廣大地區給予了日寇沉痛數擊。
【開除黨籍,抗日決心也不動搖】
1933年1月18日,一個穿著短衫的寸頭男人坐在臺階上,低著頭緊閉雙眼沉默不語,這個男人就是趙尚志。他旁邊站著一個短頭發齊劉海的女同志,女同志臉上還流著淚,卻一臉嚴肅跟他講話,“你帶領千軍萬馬出生入死,毫不畏懼。但是在我眼里,你就是個大孩子。你太愛沖動了,只愛聽人表揚!”
趙尚志聽了,皺起來的眉毛抖了抖,上下慫動的喉頭暴露了他的哽咽。女同志接著說,“你的缺點集中起來有兩條∶第一,不應該讓出作為政委管理部隊的權利;第二條是不應該因為愛槍就下了索倫部的槍,這實實在在地違反了黨對待民族的政策。這兩條就是導致部隊失敗的直接原因。”女同志不禁質問他,“那你說,你該不該承擔這個責任?”處分他,不冤。可處分得太重了,又有點冤。
一直低著頭沉默的趙尚志終于抬起了頭,他痛苦地問,“我該怎么辦?”說了一句又低下了頭。女同志告訴他,中國當前的政治就是抗日,是打鬼子。“可我也連黨員都不是!”他沉痛地低吼著。
“馬占山是黨員嗎?李杜是黨員嗎?還有你那些山林隊的兄弟,那些成千上萬的普通士兵,他們哪一個是黨員?可是他們誰沒在抗日?他們一樣是英雄,跟你一樣。他們也會被人們敬仰,也會讓歷史記住他們。”在聽了女同志的一席話后,他一下子站起來,眼里滿是堅定,他說,“我趙尚志至少還是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我抗日的決心,天塌地陷也不會變!
原來, 東北工農義勇軍獨立師(也就是原來的巴彥游擊隊)中的幾個戰士擅自繳了索倫部兩個牧民的槍,因此遭到了百余名牧民的圍攻,后來隊伍不幸在日軍的瘋狂掃蕩中解體,從而導致本次戰斗失敗。組織上不恰當地把責任全部歸咎于隊伍的主要負責人趙尚志,將其開除了黨籍。
【被叛徒出賣,趙尚志身陷敵巢英勇就義】
1939年之后,抗日戰爭進入了艱難時期,聞風喪膽的日寇曾將趙尚志稱為“最頑強”“匪勢最為活躍的代表者”,甚至懸賞重金,通緝捕殺趙尚志。日軍還多次派遣了特務潛入抗日軍部隊,但最終都是暗殺未遂。
自1940年開始,日軍常年討伐圍剿抗日聯軍部隊,我軍抗戰事業受到嚴重阻撓,損失慘重的部隊暫撤到蘇聯境內。1941年,趙尚志的小分隊同東北抗聯組織的十幾支小分隊返回東北開展游擊戰爭。同時,趙尚志回到東北的消息立即便被日寇的密探知道了。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當時在湯原,鶴立兩縣境內的山區有著數十余獵戶,而其中十幾戶獵人都是日寇的眼線,就是他們將趙尚志回國的消息暴露給了日寇。
被趙尚志打怕了的日軍不敢輕舉妄動,便在背地里想陰招謀害他。他們知道,既然趙尚志回來了,他就不可能僅憑五個人組成的小分隊來對抗日軍,肯定是要招兵買馬,重新組織部隊的。于是日軍便想到了一個陰謀,他們一方面派遣偽裝好的間諜潛入趙尚志的隊伍中,一方面又試圖引誘趙尚志的部隊到自己的的勢力范圍內,想要將他一網打盡。
先到的間諜劉德山在抗日隊伍中騙取了趙尚志信任,然而另一名叫做張青玉的漢奸在后來偽裝進入抗聯時遭到了趙尚志的懷疑,面臨被擊斃的局面。劉德山卻對趙尚志說,“張青玉是來找我的”,想辦法打消了趙尚志的懷疑。為了把趙尚志引誘過去,他們兩人向趙尚志提出建議,襲擊日偽警備軍。不明真相輕信二人的趙尚志同意了,并決定在1942年2月12日實施。
當天晚上他們六個人的小分隊開始行動,在距離目的地只有四里地時,劉德山假裝方便,當他看到趙尚志并沒有回頭,還在繼續向前走時,便偷偷拔出槍對著趙尚志的后背扣下了扳機。趙尚志拼死在昏迷前開槍將劉德山擊斃,但因為腹部中彈,他不久便昏迷不醒。除了戰士王永孝被打中重傷,其他戰士都已經迅速轉移,然而這個時候已經遲了。
另一個叛徒張青玉帶領預先埋伏好的敵人,將趙尚志包圍押了回去。趙尚志被俘后,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審訊不做任何回答,他口中含著血沫,只大聲痛罵日本人。1942年2月12日上午8點,這位“只想死在千軍萬馬中”的抗日英雄,心臟最終停止了跳動,因為失血過多而英勇犧牲。
2月17日,敵軍在執行密令運送趙尚志遺體的時候,由于出現意外,他們不得不只砍下了他的頭顱運到長春,把遺體扔進了松花江。
可趙尚志的頭顱不是用來懸賞領獎了嗎?為什么又會出現在長春般若寺內呢?
日軍原本是打算把趙尚志的頭顱焚燒,毀尸滅跡的,可就在準備點火焚燒的時候,有一名僧人及時趕到,出手阻攔。這位僧人就是般若寺的主持,法名炎虛,他在偽滿新京德高望重,深受民眾敬仰愛戴。而當時的日本關東軍總司令恰好也十分信奉佛教,曾多次去般若寺拜見過炎虛,所以當他聽到炎虛法師請求將頭顱掩埋在寺內時,他破例答應了這個要求。
正是這一舉止,讓我們得以在62年后重新找到抗日英雄趙尚志的頭骨,讓身首分離多年的英雄安眠地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