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無數的抗日英雄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他們在戰斗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筑造起了一堵抵御日軍侵略的高墻,成功的將日軍從國家的土地上驅逐了出去。但是,在驅逐日軍的同時,無數抗日戰士將自己的生命也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們在抗日戰爭中所創造的種種奇跡,也必將被后人書寫與銘記。
正文
左權出生于1905年3月15日,湖南醴陵人,少年時期左權家中十分貧困,在他一歲半的時候,他的父親便永遠的離開了他,在很小的時候,他便開始幫家里打豬草、放牛,做起了力所能及的事,從小他便生活在極度貧困的環境里,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更加激發了左權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品質。
8歲的時候,左權進入私塾讀書,后來他又進入小學,但是因為家中條件困難,在小學時不得已輟了好幾次學,但這都沒有打擊到左權學習的熱情。1915年,10歲的左權在小學念書時聽說了袁世凱為了權利而接受“二十一條”的消息,頓時,他心中充滿了憤懣,惱怒之感,當即就寫下了“毋忘五九國恥”的標語,并以此不斷鞭撻和激勵自己,隨后他便在自己生活的村子里進行反對和抵抗日本帝國主義和袁世凱的宣傳。
17歲時,左權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考進了縣立中學,在中學里,他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社會科學研究社,在這里他接觸到了《新青年》等進步讀物,初步的了解了馬克思主義,并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左權萌生了改造社會的想法。
1924年時,左權進入黃埔軍校學習,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第一期學生。到了1925年1月時,陳賡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馬克思主義便成為了他今后生活中的準則,再后來的戰斗中他表現的十分出色,也因此受到了黨組織推薦去蘇聯留學的機會。
回國后,左權直接來到了革命蘇區并參加工作,在長征之前他便憑借著自己的軍功與能力,成功當上了紅一軍團的參謀長。在長征中,左權帶領的隊伍在軍隊主力前方,在強渡大渡河的時候,左權率領著部隊先行出發,趁敵人沒有注意,非常迅速的攻占了大樹堡渡口,成功的吸引了敵軍大量的注意,為紅軍主力順利越過大渡河做承擔了巨大的風險。
后來,抗日戰爭爆發后,他受命擔任八路軍參謀長。在1939年4月時與劉志蘭結婚,到了1939底,國民黨發動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左權在戰場上率領著八路軍經過了4天4夜的不斷戰斗,終于將太行山抗日根據地給守了下來。
1940年時,抗日戰爭不斷發展,為了給予日軍打擊,左權參與了百團大戰的指揮行動,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日軍侵略的進程。到了1942年5月,日軍調集大量的軍隊發動了對八路軍前敵指揮部的突襲行動,左權則被留下斷后。但到了25日時,左權不幸被日軍的炮彈擊中頭部,這位為革命抗戰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的英雄在戰場上壯烈的犧牲了。
悲痛的劉志蘭在眾人的鼓勵中才從悲痛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此后她便一直獨自撫養他的女兒,六年后,生活與工作的壓力越來越沉重,劉志蘭在壓力下無奈選擇了改嫁,在改嫁之后養父也給予了左太北足夠的關心與愛護,左太北并也從養父身上感受到了父愛,獲得了一個完整的童年,左權犧牲時,左太北還十分年幼,也因此左太北對她的親生父親左權將軍沒什么深刻的印象,但左權將軍的革命事跡卻給了她極大的激勵。在2002年時,左太北完成了《左權將軍家書》的編輯,并以此來祭奠這位英雄父親。
結語
左權將軍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他與劉志蘭結婚兩年便不幸遇難,這兩年間,他們也很少有什么見面的機會,更不要說尚未年幼的左太北了。雖然左權將軍犧牲了,但他的革命事跡將被永遠的流傳。
參考文獻:《抗戰英烈譜》《左權將軍家書》
圖片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