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由于在近代中國的發(fā)展歷史上,曾經出現(xiàn)過很多次戰(zhàn)爭,因此,很多夫妻也都是經歷過戰(zhàn)火的考驗的。在這些革命夫妻中,有很多丈夫與妻子都身居高位的情況。曾經,有這樣一個軍人家庭就讓大家感到非常羨慕,在這個家庭中,妻子和丈夫分別是中將和上將,而這位妻子的父親更是我國開國元帥之一。那么,這位女中將究竟是誰?這個家庭的背后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正文
這位女中將就是聶力,出生于1930年。在1931年時,受到戰(zhàn)爭的影響,聶力和自己的父親也只能暫時分離,此時,聶力和自己的母親在就被留在了上海。當時,在聶榮臻離開的時候,聶力的母親也為女兒拍了一張照片,從此,這張照片就一直戴在了聶榮臻的身上。對于聶力來說,她的童年也是在動蕩中度過的。雖然說聶力是聶榮臻的女兒,但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也從未因這種身份而受到過任何優(yōu)待。在聶力五歲的時候,組織上安排她的母親與聶榮臻會合,而此時,為了方便組織活動,聶榮臻也被寄養(yǎng)在了上海的一個黨員家庭中。當時,由于收養(yǎng)她的家庭本身條件就不是很好,因此,還在上小學的她也不得不擔負起照顧家里其他孩子的任務。在聶力十二歲那年,迫于生活的壓力,她也不得不中斷學業(yè),開始了自己童工的生活。此時,聶力雖然與父母分離已久,但她卻始終記掛著自己的親人。
在1945年時,隨著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十五歲的聶力也被組織送到了北平軍事調部中,自此,聶力也與分別了十五年的父親重新見面了。后來,在1947年的時候,聶力正式進入榮臻子弟小學學習,雖然說在那個時候,聶力的同學都是比他小的,但她卻并沒有因此而自暴自棄。在此后的日子中,聶力也從未因為自己首長子女的身份而受到過任何優(yōu)待。很快,在聶力的努力之下,她成功補上了之前落下的課程,而后,她也成為了學校里面成績最好的學生。在1948年時,聶力也結束了小學生活,順利進入到了華北育才中學,而在她24歲那年時,也順利考到了蘇聯(lián)的預備班中。在此期間,聶力就與自己未來的丈夫丁衡高相識了。在當時的學校中,他們兩人并沒有因為談戀愛而影響學習,與此相反的是,兩人在互相鼓勵的過程中也取得了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
在1960年時,聶力畢業(yè)回國,第二年,丁衡高也拿到了副博士學位。在回到國家后,丁衡高也將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運用到了祖國建設事業(yè)中,在1962年時,聶力與丁衡高正式結婚了,雖然說兩個人的婚禮并不是十分隆重,但對于這樣兩位優(yōu)秀人才而言,他們的結合也是十分轟動的。作為中國導彈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丁衡高對我國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是做出了很多貢獻的,因此,在1994年時,他也被國家授予了上將軍銜。
而在聶力回國后,她先是被分配到了國防部的導彈研究所中,后來,她又屢次升遷,最終,他也成為了我國國防科業(yè)委的副主任及秘書長?;诼櫫槲覈鴩朗聵I(yè)做出的貢獻,在1993年時,聶力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位女中將。可以說,從組織上對聶力授予的軍銜就能看出,她對我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1994年時,聶力一家也成為了全球最高軍銜家庭。
結語
雖然說聶力是聶榮臻元帥的女兒,但她卻從未因自己的特殊身份而要求過任何優(yōu)待,從聶力的一生中就能感受到,她是一個非常努力,也十分熱愛祖國的人。而從聶力的身上,我們也能學習到,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與困苦,我們都應該堅持下去,只要心中有著堅定的信念,那么就能夠為祖國的發(fā)展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