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5日,在貴州惠水縣城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大街上的人們紛紛出門往一個地方涌動,其中不乏有一些臨近縣城和附近鄉鎮的人。
今天是趕大集?還是有附近的戲劇團來這里搭臺唱戲?都不是,今天是審判女匪陳大嫂及程蓮珍的日子。
據說這個程蓮珍,雖然是土匪,但是長得十分漂亮,見過她的人都說,這樣的美女子,怎么都不會讓人聯想到她是土匪。
不僅長得沉魚落雁,她手上的功夫也不淺,一手雙槍耍得厲害,并且還頗有心機,在我軍剿匪的這些年中,程蓮珍沒少制造麻煩,但就是抓不到,最后還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她逮捕。
今天便是審判她的日子,附近的人紛紛趕來圍觀,除了想看看審判結果外,更想看看這程蓮珍到底長什么樣子,真的有外人傳的那么邪乎嗎?
當天來圍觀的人算是沒白來,除了見識到程蓮珍的美麗外,還有幸聽到了一個大消息,即女匪程蓮珍,被宣布無罪釋放。
這個結果一宣布,現場就有很多人不滿,程蓮珍可是實打實的土匪,手上的鮮血不比其他土匪少,為什么最后可以無罪釋放?是不是當地的縣長垂涎她的美貌,這才想將其救下?
其實都不是,這條命令可不是當地縣長發布的,也不是所屬軍區,而是由毛主席親自下令,這才保下了程蓮珍的性命。
要知道程蓮珍和毛主席,是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關系,不說書信交流,兩人就是連面都沒有見過一次,為何毛主席會對這么一個女匪首手下留情?
程蓮珍晚年照片(右一)
程家有女初長成,美名揚傳數十里
程蓮珍本是長順縣人,自小就長得美貌異人,隨著年齡的增大,程蓮珍的樣貌愈發的不凡,周圍數十里內,要說起誰長得最好看,那非是程蓮珍莫屬。
于是程蓮珍沒少遭到其他人惦記,誰不想娶一個漂亮老婆呢,但程蓮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凡是上門提親的,都被一一拒絕,她覺得自己應該找個大戶人家。
果不其然,程蓮珍的名聲傳到了附近大戶人家的耳中,同縣城有一個陳姓的大戶人家,有錢有勢,在聽說程蓮珍不凡后,便想著將其納為小妾。
長得如此美貌,去當小妾,或許很多人都不會愿意,但出人意料的是,程蓮珍同意了,就是二房又如何,總比嫁到窮人家吃苦要強一些。
并且陳家大地主陳正明可不僅僅是一個地主,他手里還有槍,這在當時可是不多見的。
就這樣,在多方的促和之下,程蓮珍答應做陳正明的二房,因為樣貌天生出色,再加上頗有手段,雖然是二房,但在此后陳正明參加活動時,帶的都是程蓮珍。
而陳大嫂的名號也是這么來的,不僅衣著得體,說話也頗有氣度,讓人對她心生敬重。
在那個年代中,當了富太太可以說是衣食無憂了,天天吃喝玩樂都不愁,于是當時的富太太都喜歡打麻將或者打牌,但程蓮珍不一樣,她喜歡的東西讓人不解。
因為陳家中備有槍支,所以在嫁過來后,程蓮珍便沉迷于學習射擊和騎馬當中,在其他富太太游山玩水之時,程蓮珍的一手雙槍已經爐火純青。
也幸好程蓮珍有居安思危的意識,不然在接下來的家庭變故中,恐怕也活不下來。
雙槍斃敵,威名遠揚
作為當地的大財主,陳正明死后,一些心懷不軌之人便聚集在一起,準備強行瓜分陳家的財產。
雖然此時陳家還有家丁以及槍支,但他們的掌柜都死了,在他們看來,拿下陳家必然是輕輕松松,在聯合了足夠多的人后,他們便浩浩蕩蕩的向陳家出發。
雖然嘴上喊著是為了除暴安良,畢竟當初陳正明也沒少干壞事,但心里都明白,這不過是隨便找了一個借口,直接來搶錢的。
程蓮珍明白如果委曲求全,這群人只會更加變本加厲,只有反抗并將他們打疼,才能讓他們漲漲記性,從而以后不惦記陳家這點財產。
這也是為什么說程蓮珍不僅長得漂亮,也有氣度的原因,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臨危不亂,召集家丁備好槍支,一旦看到對方來人,直接開槍。
這些來搶奪財產的人也都不是等閑之輩,他們也準備得有槍支,在靠近陳家后,便開槍射擊,一場槍戰由此爆發。
程蓮珍雖是一介女流,但打起仗來是一點都不含糊,面對敵人的包圍,她站在樓上手持雙槍與他們對峙,并且她的槍法極準,對面的男人都吃不到半點便宜。
一番交火后,氣勢洶洶的這群人才發現不對,看著一個個倒下的尸體,發現都是自己這邊的,如果再繼續下去,恐怕小命不保。
于是他們便像老鼠一樣分頭逃竄,跟來時的氣勢洶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戰過后,程蓮珍的名號算是徹底打響了,此后有人愿意叫她陳大嫂,也有人愿意叫她“雙槍女”。
可彈藥總有用完的一天,如果這一天真的到來,那么不僅是陳家的財產沒有了,恐怕她的性命也沒有了,于是在打退敵人后,程蓮珍沒有喜悅,而是在思考更好的脫身之道。
但對方也都是帶著槍,說明勢力不小,這個小小的縣城能拿捏住他們的人并不多,也只有縣城中的國民黨官員可以穩壓他們一籌,但自己卻又沒有東西能夠打動對方,這可是急壞了程蓮珍。
一日,她在洗漱時看到自己的樣貌,再聯想到這些天的難題,心中頓時有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時局所致,落草為寇
為了能夠保住陳正明死后留下的財產,程蓮珍決定跟惠水縣的羅紹銓攀交情。
羅紹銓為惠水縣白日鄉的鄉長,也是國民黨第八十九軍中的一個營長,這個靠山對于程蓮珍來說絕對是完美的。
怎么攀交情呢?程蓮珍先是利用兩人都是布依族這一點拉近關系,然后有意無意地給羅紹銓一些金銀,一個想要對方的權,一個想要對方的錢,這么一個短暫的交情便有了。
為了將這個交情更加的穩固,程蓮珍又結識了羅紹銓的弟弟羅紹凡,因為羅紹凡因為程蓮珍的美貌所以對她有意思,這么一來二去的,兩人便結婚了。
在這么一段時間內,程蓮珍終于過上了一段安靜的生活,每天不需要勾心斗角,只需要整理家務即可,兩人的生活倒是也不錯。
隨著我軍的解放戰爭打響,1949年11月,貴陽宣布解放,隸屬于貴陽的惠水縣和長順縣也相繼解放,對于平民百姓來說,這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但對于國民黨舊部羅紹銓和依附于國民黨的程蓮珍來說,這并不算是一個好消息,如今解放軍入城,如果正面沖突,他們必敗無疑。
所以羅紹銓便帶著親信,上山作匪,程蓮珍自然也在這個行列當中,就這樣,程蓮珍順勢成為了土匪。
次年三月,以曹紹華為首的一眾土匪圍攻惠水縣,此行目的明確,就是為了打下惠水縣,而程蓮珍也接到了這個邀請,迫于時局,她只好接受。
但程蓮珍并非一根筋,她深知我軍戰斗力強硬,如果強勢圍攻,很有可能會被全部殲滅,于是在約定當天,程蓮珍故意拖延了一段時間。
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曹紹華等人沒有失敗,那么程蓮珍就加入,反之,如果戰敗,那么程蓮珍也好第一時間逃命。
不得不說此行曹紹華等人準備充分,光是匪徒就有三千多人,但空有其表并不代表有戰斗力,在解放軍的強烈反擊下,這些人被打的丟盔卸甲,最終被全部殲滅。
得到這個消息后,程蓮珍第一時間帶著手下跑路,于是此次剿匪有了一處美中不足,即沒有把程蓮珍等人一塊剿滅。
但如果放任他們不管,將來勢必會成為一大隱患,在接到命令后,既然程蓮珍等人窩在深山不出,那么我軍便上山圍剿。
連續逃脫,最終被捕
為了避免大部隊移動時被解放軍發現,程蓮珍想到一個辦法,即羅紹銓、羅紹凡以及她程蓮珍,各自帶一批人潛逃,等風平浪靜后再會和。
此舉得到其他兩人的同意,隨后三人各自逃跑,在程蓮珍的帶領下,她的部下并未被發現,反倒是羅紹銓和羅紹凡,前者被擊斃,后者被活捉。
看到這個情況后,程蓮珍愈發得不敢拋頭露面,因為她能屢次逃脫,再加上其本身就有不小的名聲,于是持雙槍、騎大馬的漂亮女匪首程蓮珍的名號越來越響,在平民心中,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在解放軍的重重圍剿下,程蓮珍自知翻不起風浪,再加上其他兩人分別被抓,于是她便遣散了匪眾,自己也偽裝成一個逃難的民婦,再次嫁給附近縣城一個姓韋的人。
本以為計劃天衣無縫,只可惜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還是被我軍查到線索,最終在1953年2月25日將其逮捕。
殺或不殺,成了難題,毛主席:無罪釋放,并要優待
在面對如何處置程蓮珍這個問題上,組織中有不同的意見,分別是就地槍斃和將其招安。
認為該殺的人,他們表示:在當時凡是拒絕投降的匪首,只要是中隊長以上的級別,可以直接槍斃,而程蓮珍此前被曹紹華封為團長,完全符合這一點要求。
另外一批人則是表示:程蓮珍并沒有所傳的那么心狠手辣,如今一小批土匪藏在深山,只有以毒攻毒,用土匪來對付土匪才能解決,不然僅僅是靠解放軍圍剿,就到了猴年馬月。
于是在這個問題上,兩撥人爭執不休,最終這個問題一直升級,先是從縣城傳到了西南軍區,然后因為做不了決定,又將這個問題傳到了毛主席這里。
面對這個在眾人看來無法解決的難題時,毛主席表示:
人家諸葛亮擒孟獲,就敢七擒七縱,我們擒了個程蓮珍,為什么就不敢來個八擒八縱?就連兩擒兩縱也不行?總之,不能一擒就殺。
就這樣,便有了開頭那一幕,一個土匪,不僅沒有被槍斃,而是被釋放,為了避免有些群眾或者干部不理解,政府還特意派遣了一個工作組到達縣城,為群眾做思想工作。
在大會上,工作人員表示這是毛主席親自下達的命令,要寬大處理,因為共產黨不是匪徒,而是一個有紀律有政策的部隊。
除此之外,還特意表示不能限制程蓮珍的行動,她想去哪就去哪,后來程蓮珍想回到自己族人所在的布依寨當中,本以為組織不會同意,結果不僅同意了,還給她分到了一處房子。
縱然程蓮珍是鐵石心腸,在這一系列的政策下,她的心也暖熱了,此前的懷疑完全煙消云散,此刻內心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如何回報毛主席。
程蓮珍照片
宣傳政策,勸匪投降
在黨和人民的熏陶下,程蓮珍如獲新生,為了報恩亦或是為了表明自己的態度,她主動加入到縣城的剿匪工作當中。
因為曾經在山上為匪,所以程蓮珍知道他們的隱藏地,雖然山高路遠,但她不怕麻煩,不怕危險給匪首談判,為他們宣講共產黨的寬大政策。
在一個月內,程蓮珍的工作就有了很大的進展,有22名匪徒自覺投降,爭取可以寬大處理,而這一切,都是程蓮珍一次次深入匪窩的結果。
這些土匪大多都是心狠手辣之人,但程蓮珍從未害怕,她的勇敢也贏得了當地民眾的尊重,再也不將她跟之前的女匪首聯系起來。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土匪都愿意投降,他們內心的反社會心理早已根深蒂固,眼看一次次勸說不下,程蓮珍也不是吃素的,可別忘了,她曾經還有著雙槍女的稱號。
眼看勸說無果,程蓮珍直接帶上部隊進山圍剿,在她的帶領下,很快就找到了匪窩,并且每次交火,程蓮珍總是沖鋒在前,最終成功將頑匪擊斃。
成為政協常委,去世后開追悼會
毛主席去世后,程蓮珍因為當時無法前去北京,于是便在家中私設靈堂祭奠毛主席,這段時間內,程蓮珍天天以淚洗面,因為正是因為有毛主席,才有了她程蓮珍的今天。
1960年7月,因為工作態度積極,程蓮珍被評選為惠水縣政協第一屆委員,隨后連任第二、三、四、五、六屆委員,1984年9月,她再度被選為惠水縣政協五、六屆常委。
當得知她去世后,省政府特意給她開了追悼會,并對其一生的功過進行了評價,這份榮譽讓人聯想不到她曾經還是一個匪首,只能說變化太大了。
程蓮珍與時任貴州省統戰部部長王思明
程蓮珍的經歷讓我想到了民國時期東北的女匪首駝龍,都是被環境逼迫不得不上山為匪,但因為時代不同,一個被槍斃,一個成為政協常委,相同的命運,不同的結果。
至于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結果,這是因為程蓮珍遇到了解放軍,遇到了共產黨,是毛主席的仁慈讓他有了新生,而非是直接槍斃,不給人悔過的機會。
如此看來,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很多人在加入我軍后再也不愿意離開的原因,因為在這里,每個人都會受到重視,而這都要得益于偉大的毛主席。
文章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