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潘耀明執導,劉德華、白宇、莫文蔚領銜主演的《焚城》正在全國熱映中。電影主要講述了香港某回收廠突發大火,驚現大批電子廢品,全港爆發輻射危機,由此揭開了龐大的垃圾走私黑幕。政府救災顧問、代理特首和前線消防隊臨危受命,這場救災大戰分毫都不容有失的故事。從電影題材選擇方面來看,與傳統港式警匪題材的電影不同,《焚城》是華語首部以輻射災難為題材的大片。
11月3日14時左右,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電影《焚城》上映3天,總票房破7000萬元,累計171萬人觀影,貓眼購票評分9.3。這部災難大片上映前(10月28日),《焚城》在北京舉辦“末日救援”首映禮。監制江志強,導演潘耀明,主演白宇、王丹妮、林保怡等共聚一堂,暢聊此次拍攝感悟。首映禮現場,張藝謀導演和郭帆導演發來視頻祝賀,都認為如此大型的災難片“非常逼真、大場面十分震撼”,無疑也填補了香港電影過往少見的類型空白,而且電影觸及到環境污染的重大問題,顯示了主創們的責任感,也促使大家去思考如何去面對未來。
監制江志強在發言時講述了電影《焚城》拍攝背后的故事。談到電影題材的靈感來源時,江志強表示,電影根據在香港發生的真實素材改編,電影制作團隊專門采訪了環保人士,了解到之前曾有一些外國企業為了節省回收成本,將電子垃圾傾銷到海外,這里面就有一部分被運到香港。電子垃圾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一旦滲入到土壤和水源中會嚴重破壞環境。《焚城》的故事背景設置在2007年。2011年,國家立法頒布《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禁止這些“洋垃圾”進入中國。
這件事情后來還上了《時代周刊》,江志強看到后就跟團隊說想拍這個項目。為了清楚了解到故事發生的經過,編劇團隊找到了當時報道這個新聞的香港報紙。并嘗試與當時報道這個事件的記者和美國那個環保組織的成員取得聯系。為了最真實還原電影背景,編劇團隊冒著風險去那些和回收場采景。為了構建故事,電影制作團隊找了一些化學專家、物理專家、有毒廢料的專家,消防專家,通過與他們的交流了解當時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故事基本都是按照真實狀態和化學品的反應進行構建。
電影《焚城》以“傳遞避免災難,珍惜身邊人”為主題,引起觀眾對故事中的現實邏輯思考。不過,這部災難片與以往的同類影片截然不同,它不僅揭示了災難的殘酷,更深入探討了在危機時刻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死情感。影片將鏡頭對準“災難下的每一位普通人”,讓觀眾在緊急情況下感受到角色們的焦慮與掙扎,展現出真實而震撼的情節。
由于每個人思想價值觀的不同,即便一部電影制作的再完美,觀眾的口碑評價也無法達到一致。據了解,《焚城》中,因飾演蘇怡的女演員廖子妤多次發表不當言論,立場有爭議卻受港圈資本力捧,出演多部內地港片。對此,有網友留言后悔貢獻票房,了解情況的網友紛紛抵制,指背后資本有問題。這說明,制作方在選角時需要全面考慮,不僅要看重演員的表演能力,還要考慮其公眾形象和過往言行。對于制作方而言,嚴謹選角是他們必須面對的新課題。
大家如何評論,歡迎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