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 魏薇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在優化和調整房地產市場上持續加大力度。
9月下旬以來,房地產利好政策不斷。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等部門推出多項重磅政策,包括降準、政策利率下調、存量房貸降息、降二套首付比例、提高再貸款中央資金支持比例、續期“金融16條”等。
相關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據克而瑞數據,百強房企10月單月銷售操盤金額4354.9億元,環比增長73%,同比增長7.1%,也是年內首次實現單月同比正增長。累計業績來看,1-10月百強房企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0693.1億元,同比降低32.7%,降幅較9月收窄3.9個百分點。
從業績端來看,行業盈利依然承壓。
據樂居財經統計,截至11月1日,共有82家A股房企發布了三季度業績。整體來看,82家房企的營收總額為12238.58億元,去年同期為15585.78億元;凈利潤總和為-223.67億元,去年同期為384.14億元。其中,68%的房企營業收入同比下滑,76%的房企凈利潤同比減少或虧損擴大。
營收方面,82家房企中,僅有26家房企的營業收入實現了同比增長,深振業A、衢州發展、南國置業三家房企營收增幅同比最大,分別為482.14%、279.28%、201.62%。
營業收入在百億以上的房企共有21家,其中有3家房企營業收入超千億,分別是萬科A、保利發展、綠地控股,對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198.95億元、1827.74億元、1599.49億元。
營業收入同比下跌的房企中,有19家房企的跌幅超過50%,西藏城投、順發恒業、京投發展的跌幅較高,分別為88.44%、86.74%、88.89%。
從盈利情況來看,有39家房企凈利潤虧損,總虧損額度509.47億元。盈利超10億元的房企共9家,包括保利發展、招商蛇口、濱江集團、新城控股等。
即使實現了正向盈利,不少數房企的凈利潤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保利發展期內實現凈利潤78.13億元,同比下滑41.23%;招商蛇口凈利潤為26.01億元,同比下滑31%;濱江凈利潤為16.33億元,同比下滑33.94%;新城控股凈利潤14.55億元,同比下滑41.3%。
保利發展在三季報中表示,利潤下滑主要是由于結轉收入和項目的毛利率下降所致。
從房企結算的周期來看,房企當期結算的項目多為2022年前獲取的土地,地價獲取成本較高,后續銷售階段市場持續下行,銷售情況和毛利率均低于投資預期。
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超10億元的房企有9家,包括萬科A、首開股份、金科股份、金融街、中交地產、金地集團、榮盛發展等。其中,萬科A虧損179.43億元、金科股份虧損53.32億元,首開股份虧損42.83億元,金融街虧損26.15億元,中交地產虧損15.34億元。
虧損的原因主要是銷售的下滑和計提了較高的資產減值損失。
營收超2000億的萬科成為今年前三季度虧損最多的房企。對于此次業績虧損,萬科解釋稱,主要是開發業務結算規模和毛利率下滑、計提減值、部分非主業財務投資虧損,以及部分資產和股權交易價格低于賬面值等。
金融街期內凈利潤虧損26.15億元,其表示,虧損一方面是公司房產開發業務隨行就市,采取包括調整銷售價格在內的多種銷售策略,積極促進項目銷售去化,隨項目結算出現虧損;二是為了盤活存量資產,公司銷售部分城市的寫字樓、酒店項目,并根據銷售價格確認資產減值損失。
部分房企雖營收增長,但凈利潤同比下滑。如金隅集團、招商蛇口、合肥城建等。金隅集團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70.37億元,同比增長6.12%;凈利潤由盈轉虧-4.37億元,同比下降4212.7%。金隅方面解釋稱,主要原因包括水泥需求整體偏弱和房地產開發業務結轉面積減少。
南國置業、京能置業和華僑城A等房企雖然凈利潤同比增長,但仍未能擺脫虧損局面。其中,南國置業實現凈利潤-2.35億元,同比增長76.74%;京能置業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同比增長56.97%;華僑城A實現凈利潤-23.51億元,同比增長29.76%。
有機構認為,在樓市政策持續發力之下,行業基本面見底的信號正逐步增強,隨著房企前期高價拿地項目逐步消化,未來結算業績有望好轉,到2025年行業盈利可能修復回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