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安全與美觀設計
外出堪輿,多見別墅自建房,皆設大庭院。庭院風水講究多,圍墻內山石樹木、花草鳥禽,皆成宅之要素。
給大家講個趣事。我曾去湖北為一位客戶堪輿自建別墅風水。他之前已請過當地風水師,但不知為何又請了我。
到達后,我發現院子挺大,約兩百多平米,西南側有個大土坑,約三米深,我誤以為在建游泳池,便夸他有品位。
客戶尷尬地糾正說那是池塘,準備養魚。我當時錯愕,因未帶羅盤勘測,不知吉兇,便沒多說。
進屋后,他介紹年邁老母親給我認識,說他平日少回家,都是老母親住這里。我們走到二樓陽臺,我再次看到那個池塘,當即建議他填掉。
他很為難,說很喜歡這個池塘,已花了好幾萬元,能否想其他化解方法。他誤以為我談風水吉兇,其實我尚未用羅盤勘測。院子里三米深的池塘無護欄,家中還有近八十歲老母,安全隱患極大。
我指出這點,他愣了很久,似乎從未想過。后經多次交流,他透露實情:院中挖池塘并非他本意,而是之前的風水師強烈建議,說必須挖三米深,否則家中將有禍事,他因此匆忙動工。
我還得知,建造池塘的承包商是那位風水師的朋友,不僅負責建造,還負責水循環設備和魚苗。
我不評價風水師對錯,但我認為,作為風水師,應結合實際情況。如本案例中,家中有80歲老母,應考慮潛在安全問題,而非僅按風水理論行事。出事,風水師也難逃責任。
最終,我建議客戶填淺池塘,僅保留大腿深的水,其上建涼亭,放茶具、休閑椅,既保證安全美觀,又滿足他養魚愿望,也節省了他重新填坑的費用。
此案例告訴我們,庭院設計首重安全與美觀,需從實際需求出發。家中有老人小孩,應避免建造池塘水井等安全隱患。這不是風水問題,而是常理。
庭院山石水景的擺放
開篇故事引出主題,庭院風水講究有山有水,但水景不能離住宅太近或直接放門前,否則可能不吉利。
我曾見過一客戶,為省錢省力,直接將院里的小水溝作為水景,離入戶門很近。
他以為這樣既省錢又省了解決水循環的麻煩。然而,自住進后,他連年生意失利。有年發大水,小水溝漲水淹了整個庭院,清理淤泥耗時數月。
因此,自建房勿將小水溝圍入院內,而院里放景觀石,宜圓潤忌尖角怪異,免生口角。高度勿超一樓窗臺,也勿太小。若讓在門兩側的景觀石太小,則成絆腳石。
景觀石若非整塊大石,勿放零散小石,風水稱之為“硬錐”, 錐會割腳,不吉。
若院中泥土下有大石,發現即挖出,此也為“硬錐”。院中亦忌坑洼,稱“軟錐”,容易泄氣,不利藏風聚氣。
庭院花草樹木的種植
除了山石水景,庭院中的花草樹木也需注意。花草可根據喜好選擇,但樹木不宜過大過多。
陽宅風水中,有“桑棗杜離槐,不入陰陽宅”之說,原指這些樹木因材質問題不宜作建房或棺木材料,后逐漸演變為不宜栽種在陽宅和陰宅附近。
雖此說并無確鑿道理,但這些樹名不吉,能避則避。若已種植且長勢良好,則無須砍掉。
自建房多坐北朝南,如有大樹,以位于東方或東南方(院子左邊)為佳。東南方為巽卦,先天文昌位,長勢好的大樹可催旺文昌。
坐北朝南的房子,院門宜開正南或西南,因有丁財位;坐南朝北者,則宜開正北或東北,忌開西北。
中國四合院建筑中,在庭院中會用到一個特殊的景觀,若院門正對入戶廳門,常用照壁(又稱影壁、蕭墻)化解門沖,寓意避免“禍起蕭墻”。
蕭墻,即門前裝飾性墻壁,常見于豪華住宅的隱蔽或照壁,裝飾有吉祥圖樣。這種磚雕可立于大門內外,分別稱為內罩壁和外罩壁,主要作用是化解門沖。
如坐北朝南的房子,院門開在正南會與廳堂門正對形成門沖,古人經驗是在門內外設置罩壁來化解。
這與商品房開門見陽臺、窗時,中間設玄關屏風同理。可能大家對此沒概念,山西大同城區有中國最大、歷史最悠久的九龍壁,原為朱貴王府前的造景,值得一看。
這些細節并非所有人都適用,若處處合局,需具體堪輿規劃設計。對普通家庭而言,如不那么講究風水,按前述簡單處理即可。
庭院種菜與太歲禁忌
最后,來講一個非典型風水的話題,但千百年來在風水理論中流傳甚廣。這個話題與庭院種菜有關,這是許多帶庭院住宅常犯的風水禁忌。
在庭院種菜本身無錯,但需留意“太歲”這一重要因素。太歲,即“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的俗話來源,可視為家中的守護靈“小太”。
小太會四處走動,每年每月停留家中的方位都不同。因不知小太具體所在,若在家中種菜并頻繁松土翻土,可能不小心“在太歲頭上動了土”,民間認為這會招致厄運。
而在院子外種菜則無須忌諱。此外,屋頂種菜同樣應避免,以免觸犯禁忌。
這些說法雖帶迷信色彩,但也體現了對自然的敬畏與尊重。在享受庭院種菜樂趣時,不妨多一份謹慎,以免觸犯傳統禁忌。
當然,現代科學視此為文化現象和心理暗示,但保持對自然的敬畏之心,總不會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