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鳳凰網風財訊fengcaixun
作者 |王婷婷
美東時間11月4日24點(亦作11月5日0點,即北京時間11月5日13:00) 2024年美國大選正式開啟投票,當日19點(北京時間11月6日7點)投票站逐步關閉后將統計,并正式公布大選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11月4日至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在北京舉行。由于常委會投票將在11月8日進行,屆時美國大選結果和執政黨主要理念已陸續公布,中國的政策會如何出臺受到市場密切關注。
人們尤其關注,中國會否批準并落實更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措施,以改變樓市和經濟的現狀。鳳凰網風財訊基于多位經濟學家和學者的核心觀點,整理出了一份清晰預判。
預判①寬松再寬松、降準加降息
特朗普和哈里斯,無論誰最后勝出,都不會對降息的產生太大影響。
美國貨幣政策趨于寬松,是目前各界的普遍看法。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近日仲量聯行中國商業地產30周年發展高峰論壇上指出,從美國11月8日和12月19日兩次會議決議來看,預計美國還會降息,但降息幅度降至每次25個BP。
尤其如果特朗普當選,其對更高通脹的接納程度更高。按照他在8月的公開發言,他會推動大幅降息。
美國持續降息,雖然中國的貨幣政策是獨立于美聯儲的,并不跟隨,但美降息一定程度上打開人民幣匯率對降息的約束,會擴大貨幣寬松空間。
“中國貨幣寬松趨勢沒有反轉的跡象。”李迅雷預估,中國將繼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準),實施有力度的降息。
根據市場流動性狀況,未來還有可能降準25bp~50bp;同時在利率下行的長期趨勢下,降息的空間依然存在。
預判②財政+貨幣,救地產救經濟
美國下一任總統是誰仍有懸念,但對華態度并無懸念。
“美國無論是特朗普2.0還是拜登2.0(哈里斯),對中國地產和宏觀經濟都有沖擊,一方面源于遏制中國經濟動能、拖累出口貿易、影響固定資產投資;一方面經濟波動性加劇,影響中國的資產估值中樞和金融風險。”
曾在多家券商擔任分析師的專家王嵩認為,中國的核心應對策略是“財政+貨幣”聯動,財政赤字貨幣化。
“就是我們之前多次強調的——救地產救經濟。”
王嵩指出,過往3年,很多地產刺激政策,并不是政策本身執行不到位,而是整體經濟存在流動性陷阱和“縮表傾向”,疊加地方財政短收,導致資金落實難、投放意愿不足。
“財政 貨幣”聯動,有助于推動地方政府敢于負債、優化負債。例如2014-2018年PSL與棚改結合,大大提升了中國資金的周轉效率,帶動了地方財政積極投入固定資產投資。
預判③A股有壓力、房價有動力?
雖然美國預期降息,但因為美國經濟依然偏強。李迅雷預測,美元走弱的空間、年內美債利率下行的空間都有限(下限或接近3.4%)。若特朗普當選,長期通脹中樞上行,美債利率中樞可能重新上行至4%。
而從歷史數據看,美聯儲利率(即美國聯邦基金目標利率)調整和美債利率走勢一致,與A股(上證綜合指數)走勢則是反相關。
這或意味著,如果美債利率重新上行,A股將有下行的壓力。
(來源:CME,中泰證券研究所;時間截點至9月23日晚)
經濟學者王沁蓉曾在《美國寬松貨幣政策對中國房地產的影響——基于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中指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對中國房價上漲有一定刺激作用。
在過往數據中,美國貨幣發行量增加1%,中國的實際房價指數大概率會跟漲0.1%,這個效果在過去二十年尤其在沿海城市身上特別顯著,內陸城市效果會弱一些。當下這對遏止房價失速下跌仍有積極預期。
預判④摩擦與脫鉤,中國政策對國際信心很重要
宏觀層面,目前全球基金經理傾向預計:美國與中國的摩擦將升級、脫鉤將加劇。
因為哈里斯與拜登所持的是反華政策,認為美國在許多領域與中國存在競爭,特別是在技術、經濟和軍事方面。所以當時拜登政府維持了特朗普時期的高關稅政策,以及“讓制造業回流美國”的系列政策。
特朗普的政策也很明確——貿易戰,致力于推動美中經濟脫鉤,減少兩國經濟的相互依存度。特朗普已經預告重返白宮就會加稅。科技方面也可能升級封鎖與制裁措施。
但全球基金經理并沒有因為中美前景預期而完全回避中國資產,因為預計中國將持續出臺政策支持樓市和股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