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在新中國第一次授銜儀式上,共授予了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及少將等一千多人,在這些人中,個個都是久經沙場、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
但是,其中有一個人非常特殊,他從來沒有帶兵打過仗,卻被中央軍委授予了上將軍銜,要知道,當時授予的上將只有55位,他究竟是憑借什么獲封上將的呢?今天,蘭陵公子就和大家聊聊這位被稱為“刀尖上行走的英雄”,中國的“特工之王”李克農。
兩軍交戰,只依靠將軍和士兵是不夠的的,為了能夠有效獲取更多敵人的情報,從而戰局戰爭的主動權也是非常重要的,而打入敵人內部刺探情報的人被稱為特工。李克農就是共產黨早期隱蔽戰線工作的杰出代表,周恩來曾將他和錢壯飛、胡底并成為我黨情報工作的“龍潭三杰”,憑借對革命事業的赤膽忠心和機智多謀,李克農深入龍潭虎穴,獲取重要情報,為支援黨中央和部隊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李克農生于1899年,是安徽蕪湖人,其父親是蕪湖海關的職員,所以小時候的李克農家境殷實,并沒有吃太多的苦。畢業后經熟人介紹進入一家報社,如果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李克農可能會成為一個小職員,繼續著父親的老路,平靜的度過一生。
但是,舊社會的中國風云詭譎,國家和個人的命運都處在風雨飄搖中,當張勛復辟后,李克農由于多次發表反對強權、專制的文章,報社因此被查封倒閉了,只好回家賦閑。
五四運動的星火燃起后,李克農深受感染,到了1926年,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后來受中共蕪湖特委的安排,打入蕪湖的青幫組織刺探情報,這也是李克農第一次走上特工的道路,沒想到從此便于這一職業結下了不解之緣。當時的蕪湖青幫被國民黨反動派控制,當反動派策劃反革命政變時,李克農及時將消息傳給了蕪湖共青團,當白色恐怖籠罩全國的時候,數以萬計的共產黨人死在反動派的屠刀下,蕪湖共青團卻由于事先了解到情況而得以保全。
1928年,李克農經胡底介紹,認識了錢壯飛,后來的“龍潭三杰”第一次聚在了一起。當時,由于李克農創辦的《鐵甲車》雜志有一定的影響力,組織便安排其打入國民黨在上海的無線電管理局,目的就是盡可能收集國民黨內部的情報。1929年,徐恩曾擔任了國民黨中央組織部總務科主任,而李克農、錢壯飛、胡底三人也正式進入這個總務科,成為徐恩曾手下重要的三個干將,但是徐恩曾怎么也不會想到,自己手下的三個骨干正源源不斷的將國民黨的重要情報送到黨中央。
在整個特工生涯中,李克農受到了很多大的考驗,其中最危險的一次就是當時中央委員顧順章叛變。李克農打入敵人內部,為了保密,與陳賡單線聯系,直接受顧順章領導,而顧順章是當時中央的委員,對我黨內部的重要情報幾乎都了如指掌,因此他的叛變,給我黨帶來了非常大的危機。
當時顧順章在武漢被叛徒指認被捕,顧便立即叛變。他最先供出了武漢的地下交通組織,致使十多名地下工作者犧牲,然后主動提出要見蔣介石,要告訴他中共中央在上海的辦事處和主要領導人。顧順章知道李克農等是我黨安排在國民黨中的特務,因此特意囑咐不能通過電報發送,要直接打電話。
但是當時的武漢辦事處的國民黨特務機構立功心切,第一時間將這一消息電報給了徐恩曾,卻被錢壯飛獲悉,連夜將此事告訴了李克農,李克農感覺事情重大,刻不容緩,通知黨中央在上海的機關抓緊轉移,最終,由于安排得當,上海的黨組織躲過一劫。
不過這件事也讓李克農等人在國民黨內徹底暴露,李克農只能撤出上海,前往江西蘇區,在政治局擔任保衛工作。
1934年,李克農隨大部隊參加長征,負責偵查工作,協助葉劍英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和軍隊的陰謀,為挽救中央紅軍立了大功。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李克農也是一邊負責情報工作,一邊搞統籌。他親自著手建立了我軍最早的情報系統,為我黨我軍輸送了大量的機密情報。尤其是解放戰爭期間,李克農的情報系統在敵后策反了眾多國民黨高級將領,為解放全中國減少了很大阻力。
建國后,李克農也長期擔任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中共中央情報委員會書記等職務。
縱觀李克農的一生,從未率兵馳騁疆場,奮勇殺敵,但是他卻憑借自己的足智多謀和大智大勇,為我黨和我軍的行動立下了巨大的功勞,被授予上將軍銜,也是黨和國家對其卓越貢獻的認可。
歡迎點贊、關注、評論,一起交流,不足之處,還望指教!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與各位看官從歷史的灰燼中感受余溫,從歲月的斑駁里領略人間煙火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