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沒有一個子女,希望自己父母的日子過得辛苦;
但是,我想請那些因為原生家庭經常出現精神內耗,還在背負著莫名的道德枷鎖的人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父母過得如何辛苦都與你無關;
我們經常說,成年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句話不僅適用于或年輕,或已到中年的我們,也同樣適用于逐漸老去的父母。
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是父母自主的選擇;
而做出任何選擇,都必然要帶來一系列的煩惱和風險,幸福和快樂。
其中自有我們所無法想象的艱辛和勞苦;
鑒于每個人對“辛苦”的定義不同,我就把它分為“結構性吃苦”和“沒苦硬吃”兩種。
結構性吃苦,基本等同于無法避免的苦,躲不掉的苦,是你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后,必然要面臨的情況。
例如,你努力學習想考出好成績,那你必然要動用你的大腦,去刷題,去思考;
其間你當然要付出精力、心血、時間和金錢,然后才能收獲知識和技能。
這種“辛苦”,是自然降臨的。
工作也是如此。
父母養育我們所奉獻和犧牲的,一定有結構性吃苦的這部分——為了對一個新生命負責,為了家庭經濟不至于捉襟見肘,為了能提供給我們更好的教育和成長;
父母會賣力工作,熬夜加班賺錢,不敢輕易花錢。
但是,你糾結沒用,心疼沒用,后悔遺憾更沒用,因為你改變不了,這是一個既定的事實和結果;
選擇做什么工作,能用什么來糊口度日,是父母的一種生活策略,也可以說是他們受自身能力的局限,時運的不濟,才導致日子過得不寬裕和身心疲憊。
你與其把父母辛苦受罪的鍋,硬往自己身上背,不如多賺點錢,多善待自己;
你發達了,你能量高了,就可以更好地回報父母。
我相信作為兒女,最讓我們頭疼又心疼的,就是父母的“沒苦硬吃”;
你不管怎么勸說,父母就是無動于衷,繼續我行我素。
永遠舍不得用洗衣機和空調,永遠懶得打車,永遠在逢年過節時翻來覆去熱那幾樣菜;
在我們眼里能讓自身舒適和提升生活品質的習慣,在父母那里就是浪費奢侈和矯情的存在;
嫌費水費電,然后嚷嚷著關節疼,腰疼,腿疼的操作,你永遠不懂;
所以,你無需因為父母沒苦硬吃,就自動跟著埋怨自己,責罰自己;
父母有刻在他們那個時代的認知烙印,不是我們單薄的力量可以改變的;
如果真的改變,也必須是由他們自己做出決定,否則你再心疼,再勸說都只是無濟于事,甚至是火上澆油。
你想啊,改變意味著“未知”,如果父母能夠欣然接受未知,他們還至于需要我們去勞心費神地說服嗎?
他們人生路上遭遇的苦難,真的不是孩子導致的;
他們的婚姻不夠美滿幸福,也不是孩子造成的;
他們不可以用自己人生坎坷波折來責怪這一切都是因為孩子;
我們不要接受這種道德綁架和思想上的“囚禁”;
當他們說出就是因為你,我才過得如此狼狽,如此落魄,如此困窘時,你千萬不要跟著上火和愧疚。
你還不了解爸媽嗎?
他們就是一時的情緒發泄和氣話,實際上他們過得,就是適合自己的生活,是他們能夠駕馭的生活;
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社會的運轉規律,也不了解人性,才造成了他們單調乏味的日復一日;
如果你已經掰開揉碎了,為父母著想,去開導他們,去關心他們,去讓他們提升認知和改變陋習,但是他們就是不改變,那你真的不要較勁了。
一個人格獨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不應該一直活在原生家庭的沼澤中,也不應該承擔不屬于你的精神負擔。
你應該放開手腳,去努力和改變自己!
說明: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圖文無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