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它能夠幫助我們抵御外界的病菌,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還能夠幫助我們及時了解自身的健康情況。在現代社會,雖然我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隨之而來的疾病也困擾著我們。特別是皮膚方面,會出現異常現象。
如果皮膚出現以下這4個表現,那就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了。這可能是疾病纏身的征兆,及早治療才能夠避免疾病惡化。
1、皮膚瘙癢
皮膚瘙癢是一種很常見的現象,尤其是在秋、冬季節,天氣干燥時更容易出現瘙癢的癥狀,除此之外,經常瘙癢可能跟這幾個原因有關:
① 年齡的增長,導致身體機能退化,皮膚會變得松弛而失去彈性,就會導致皮膚的瘙癢。
② 疾病引起的瘙癢:全身性或局限性疾病引起的瘙癢,如糖尿病、甲亢等。
③ 環境因素:生活在干燥地區、長期處于高溫環境或長期處于寒冷環境,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皮膚干燥和發癢。
④ 精神因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情緒變化等都可能誘發皮膚瘙癢。
⑤ 其他疾病:有可能是腫瘤、肝膽疾病等引起的。腫瘤細胞不斷增殖會壓迫到周圍的神經,從而引起瘙癢感,而肝膽疾病會引起膽汁酸鹽沉積在肝臟中,從而刺激到皮膚粘膜下的神經。
2、皮疹
皮疹是指皮膚表面出現的形狀、顏色或大小不一樣的疹子,一般來說,常見的皮疹包括丘疹性皮疹、蕁麻疹、濕疹等。如果一個人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皮疹,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排查是否有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
此外,當皮膚出現水皰、大皰等急性炎癥反應時,也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表現,如水痘、帶狀皰疹等。出現皮疹時,患者應盡量避免搔抓或搔抓后直接接觸水,以免引起繼發感染。如果皮膚已經出現明顯的水皰或大皰時,則應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3、皮膚發黃
皮膚發黃是一種常見的癥狀,可能與疾病有關,也可能與飲食有關。比如:黃疸,皮膚發黃就是黃疸最常見的表現之一,當患者血液中膽紅素水平過高時,就會導致皮膚發黃。
但并非所有的黃疸都是由于疾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導致的。比如:新生兒黃疸就是常見的生理性黃疸,當寶寶出生后出現黃疸癥狀時,只要多喝水、多曬太陽等,癥狀就會自行緩解。
除了生理性黃疸外,也有一些疾病會導致皮膚發黃。比如:肝硬化、肝膽疾病、膽結石、膽囊炎等都可能會導致皮膚發黃。除此之外,藥物性黃疽也有可能導致皮膚發黃,患者在停藥后就會慢慢好轉。
4、色斑增多
色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問題,如果平時不注意防曬、過度勞累、飲食不當等都會導致色斑的出現。
然而,如果發現自己的色斑突然增多,且呈現出棕黑色、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那么需要警惕是否是肝臟疾病發出的信號。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代謝器官,如果肝臟出現問題,人體的新陳代謝會受到影響,黑色素無法及時排出體外,就會導致黑色素在體內堆積,進而形成色斑。
5、痘痘不斷
痘痘,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不管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還是年紀大一些的人,都有過痘痘的困擾。痘痘也叫痤瘡,導致痤瘡產生的原因有很多,如以下幾點:
① 身體過度疲勞,免疫力下降,容易患感冒和支氣管炎,呼吸道感染是痤瘡的常見原因。
② 精神緊張,情緒不佳,睡眠不足,常吃高脂肪和辛辣食物容易引起內分泌紊亂。
③ 月經前后內分泌不穩定,這是因為女性在月經期間雌激素分泌不穩定。
④ 體內水分不足,胃火過旺,經常吃油膩、刺激性食物、油炸食品等,以及經常性便秘或腹瀉引起腸道毒素的積累,影響皮膚健康。
⑤ 吸煙可刺激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導致皮脂腺分泌功能旺盛和堵塞毛孔,形成痤瘡。
⑥ 經常喝咖啡、濃茶或吃巧克力,會使皮膚變得干燥缺水,使皮脂腺分泌旺盛。
所以,如果皮膚經常出現這些問題,不要忽視,排除生活習慣所指外,也可能是病理性的,要及時就醫治療。
最后,希望每個人都有好皮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