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博物館主要是以守望大三峽湖北地區被淹文物搶救成果為主題的博物館。
整個三峽工程淹沒區都是歷史文化深厚的地區,在文物搶救保護工作中,出土文物和標本萬余件,是三峽文化中巴、楚文化起源、發展、交融的典型文物。
室外主要為展示三峽淹沒區的地上文物保護,集中搬遷復原了11棟古建筑。目前,以寇準親建的秋風亭為主的一批亭、古寺廟、古民居、古作坊、古橋梁等古建筑群。
室內展廳主要講述在三峽工程的建設下湖北人為三峽而做的貢獻\歷史文化淵源\地下出土文物以及為保護被淹沒地區的文物而做出的成果,以文字\圖片\圖例\模似等形式進行展出。實物主要有青銅器、玉器、陶器等,還展出了一副從懸崖上取下來的古代懸棺并向游客詳細介紹了里面的陪葬品,而新石器時代的"太陽人"石刻是我國最早表達太陽崇拜的實物文物,曾在上海世博會展出,與青銅虎鈕婷于是博物館兩大鎮館之寶。
巴東博物館是了解三峽的好去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