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4日,“聯合國軍”發起了“圣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的總攻勢”,準備結束朝鮮戰爭,此刻位于大榆洞的志愿軍指揮部特別忙碌。由于通信過于頻繁,美軍判斷大榆洞可能是志愿軍重要的指揮樞紐。因此多次派飛機進行偵查,到下午時分美軍派出四架飛機,炸毀了大榆洞礦上的變電所。
大榆洞
美軍反常的舉動引起了志愿軍相關領導的警覺,于是經過討論后決定,第二天上午早飯后,全體人員立刻轉移到防空洞中,躲避敵機轟炸。11月25日上午大家進入防空洞后,美軍飛機并沒有前來轟炸。到上午11時,防空警報立刻響起,留在辦公室負責值班的成普、徐畝元、毛岸英和高瑞欣紛紛跑進了防空洞。
在防空洞等待片刻后,四人再次返回了辦公室取重要的軍用地圖,幾分鐘后防空警報再次響起。聽到防空警報后,四人立刻從辦公室往外跑。剎那間天空出現許多白點,瞬間志愿軍指揮部被炸成一片火海。美軍飛機趕到時,毛岸英正在從墻上取軍用地圖,沒能及時跑出來壯烈犧牲。
毛岸英犧牲的電報
毛岸英等人犧牲后,彭總悲痛異常,100字的電報整整寫了一天。當毛岸英犧牲消息傳回國內后,機要秘書葉子龍首先看到了彭總發回國內的電報。當電報內容被翻譯出來后,葉子龍整個人簡直驚呆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眼淚就像不受控制一樣,從眼角滾落下來。
葉子龍知道此事關系重大,此時毛主席由于連續多日操勞已經感冒。如果此時知道毛岸英犧牲的消息,怕毛主席的身體受不了。因此葉子龍先把消息告訴周總理,當周總理看到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后,身體微微后傾,幸好身邊秘書眼疾手快,扶了周總理一把。
周總理立刻穩定情緒,召集其他同志共同商討應對方法。經過大家商量討論,決定先把消息壓下來,在合適的機會再告訴毛主席。大概元旦過后,周總理決定把毛岸英犧牲的消息告訴毛主席。
毛主席聽到后,停頓片刻后手里拿起煙,又放了下去,回過頭,又開始點煙。開始從口袋里找火柴,而當時火柴就在毛主席面前,毛主席也沒有發現。此刻毛主席眼里已經噙滿了淚水,但還是強忍著悲痛說:
“打仗總是要死人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毛主席繼續補充道:“事已過去,不必說了。”雖然毛主席勸慰大家,但這件事對毛主席的打擊不小,中央看到毛主席精神多日不振,想讓毛主席離開北京休息一下。
當時朝鮮戰場情況危急,志愿軍面臨很大的困難,2月2日,彭總特意返回國內,當面向毛主席匯報戰場情況,特別是毛岸英在戰場犧牲的細節。說完后主動向中央請求責罰,說是自己沒有照顧好岸英。毛主席聽完彭總匯報后,停頓片刻后說:
“這件事情你不必感到自責,岸英是主動提出到朝鮮作戰的。……不能因為他是我的兒子,就把這當成一件大事。”
彭老總聽完毛主席的話后,眼淚就像不聽使喚似的從眼角流了下來。彭總離開后,毛主席用手擦了擦眼角,這不經意的舉動被身邊的周總理看在眼里。周總理希望毛主席可以出去散散心,在中央的安排下,毛主席離開了北京,坐火車來到了石家莊,住在了當時石家莊市郊的石家莊保育院。
毛主席來到石家莊后并沒有放松,作息幾乎和在北京一樣,還是早上八點休息,下午三四點起床,晚上伏案工作,工作間隙到院中散步。此時距離毛岸英犧牲已經三個月了,可是毛主席已經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深夜時分還會默默落淚。雖然中央安排毛主席外出休息,實際上只是換了一個地點辦公罷了。
毛岸英從1936離開后,一直在蘇聯生活了九年,直到1945年年底才返回國內。1946年在延安,父子二人在分別19年后第一次見面。第一天毛主席就像招待貴賓一樣,為毛岸英準備了幾樣小菜。在飯桌上父子二人談了很多,毛主席問起了毛岸青在蘇聯的工作和學習。而飯桌上的毛岸英則顯得有些拘謹。
后來毛岸英被安排到中宣部工作,雖然毛岸英是從蘇聯回來的高級知識分子,而且還是毛主席的兒子,但是在延安沒有任何特殊待遇。和普通工作人員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只有在周六時候會返回家長吃一頓飯,然后立刻返回工作的地方。
回到延安幾天后,毛主席把毛岸英喊了到王家坪院子里,二人坐在院中的槐樹下聊天。毛主席問毛岸英:“回到延安生活還適應嗎?你在蘇聯長大,國內的生活不太熟悉,這也難為你了。”毛岸英說:“也沒有什么不熟悉的,在蘇聯時也經常參加勞動。”毛主席接著說:“你在蘇聯大學畢業了,也應該上一上中國的勞動大學。”
父子二人在院子里談了好一會,毛岸英臨走的時候,毛主席對他說:“要深入到群眾當中去。”
第二天毛岸英就去吳家棗園參加勞動,住在村民吳滿盈家里,在這里和勞動人民一起下地,他各種臟活、累活都干。在勞動過程中毛岸英和村民相處得很融洽,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樸實的小伙子。每天勞動結束后,毛岸英無論多累,都會堅持學習。
解放戰爭后期毛岸英來到山西、冀中、山東地區參加土改工作,在工作中認真負責、很好地完成了土改工作。進入北京后,毛岸英在中央機關任秘書。
為了更好了解普通民眾的真實生活,毛岸英主動申請到基層工作,后來在周總理的安排下,來到北京機器總廠工作。1950年春節后,毛岸英正式到北京機器總廠工作。在北京機器總廠工作期間和工人們相處很和諧。
工人們在茶余飯后經常找毛岸英聊天,大伙問他:“既然是延安來的老資格,為什么不選個好工作”毛岸英回答道:“這里很好,比農村好多了”大伙聽到后,關心的問毛岸英:“家里一定很困難吧!”毛岸英笑著沒有回答。
在工作中毛岸英特別看不得工人受罪,因為銅爐溫度很高,在這工作的工人大多穿著背心上班。不過當爐里面的銅融化的時候,會飛濺出氧化鋅,這種東西落在身上奇癢無比。看著大家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毛岸英著急的時候,就想幫工人去抓。
事后毛岸英專門組織人研究了這個問題,可是由于條件有限,只能在氧化鋅落在身上的時候,用最短的時間處理掉,然后再繼續工作。
在工廠工作期間毛主席打算把毛岸英安排到新疆工作。1950年夏天時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賽福鼎,來北京參加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會議。會議結束后,毛主席把賽福鼎家中做客。
吃飯期間,毛主席把毛岸英介紹給了賽福鼎,然后二人開始用俄語交流,二人交流完畢后。毛主席笑著對賽福鼎說:“他的俄語怎么樣”,賽福鼎笑著回答:“講得流利而標準。”毛主席接著說:“賽福鼎同志,我把岸英交給你,隨你去新疆工作,你看怎么樣?”賽福鼎非常高興說:“歡迎你到新疆去工作。”
毛主席緊接著對毛岸英說:“新疆一定要去,但現在應該去最艱苦的環境中鍛煉”宴會結束不久后,朝鮮戰爭就爆發了。
去朝鮮出發前,毛主席專門把毛岸英叫到身邊說:“你是共產黨員,又是毛澤東的兒子,到了朝鮮戰場上,就更要吃苦在先,犧牲在前!”到達朝鮮戰場后,毛岸英牢記毛主席囑托,事事沖在最前面。
毛主席從石家莊返回北京后投入了繁忙的工作中。1951年3月,毛主席與多年的同窗好友周世釗會談時,對多年好友打了了心結。毛主席說:“我常常想,如果當初不讓毛岸英去朝鮮,也許岸英就不會犧牲”周世釗勸毛主席:“事已至此,要往寬處想。”
毛主席停頓片刻繼續說道:“戰爭總需要人去,我有自己的兒子,戰爭不派自己的兒子去,派誰去?”毛主席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神中充滿了落寞。
1953年4月,在全國婦聯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主席緊緊握著黃繼光母親的手說:“你失去了一個兒子,我也失去了一個兒子,他們犧牲得光榮。”
1990年,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在清理毛主席遺物的時候,意外發現柜子當中有兩件棉布襯衣、一頂藍色軍帽、一雙灰色沙襪、一條毛巾,看到這些遺物后,在場所有人淚流滿面。這些衣服自毛岸英犧牲后,毛主席一直珍藏了26年。
在無數個深夜,毛主席看著這些遺物,淚水模糊了眼睛,在某個時刻老人的淚水已經滴落到這些衣服上。而毛岸英長眠在平安南道檜倉郡,永遠和熱愛的事業長眠在一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