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春天,中南海西花廳的海棠花再次盛開,這是周總理最喜歡的花,也成為了鄧穎超最喜歡的花。
周總理
這天鄧大姐再次來到了海棠花下,回憶當年和周總理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周總理已經離去了十二年,八十四歲的鄧大姐深情地說:
“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花。一邊看花,一邊緬懷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
鄧大姐的話,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心聲,無論周總理離開多少年,他依舊在我們心中。1975年周總理生命已經開始倒計時,周總理內心明白留給自己的日子不多了。他想用有限的時間把國家事情安排好。
在周總理的極力推薦下,鄧小平重新返回中央工作。1975年1月5號,鄧小平被任命為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重新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
那段時間,周總理與鄧小平交流也越來越頻繁,甚至達到了一周一次。
病重的周總理
后來周總理身體越來越弱,仍然抱病參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會議閉幕后,周總理又參加了天津代表團談論,深情的對與會代表說道:“我已經得了癌癥,工作的時間不會太長,這也是自然規律?!?/strong>聽到周總理的這句話時,有些代表不禁流下了眼淚。
等一些人事安排定下后,周總理總算是了卻了一樁心事,但工作依舊沒有停止。后來在組織和毛主席的敦促下,周總理在2月份接受了手術治療。
數個小時后,周總理睜開了眼,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腫瘤醫院的院長李冰叫到了身邊,用微弱的聲音對李冰說:“云南錫業公司礦工肺病發病率很高,你知不知道?”
李冰點著頭說:“知道一些。”周總理用盡全身力氣說道:“知道還不快去??!”此刻的李冰已經控制不住情緒,轉身離開時已經淚流滿面。周總理哪怕在病床上,心中始終牽掛著勞動人民。
周總理
雖然經過了手術治療,周總理的身體并沒有好轉,病情持續在惡化,幾乎每天都在便血,更嚴重腫瘤已經轉移到全身。
在毛主席的批準下虛弱的周總理在3月份再次進行了手術,這讓本來虛弱的周總理身體更加脆弱。
到1975年6月的時候,周總理體重只剩下三十點五公斤,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病痛的折磨然他的身體消瘦到了如此程度。
即使這樣周總理依然堅持工作,為了換個輕松的工作環境,周總理把工作地點從醫院轉移到了北海公園的漪瀾堂。
在漪瀾堂工作中的總理總是用手頂著身體,疼痛讓豆大的汗珠從臉上淌下來, 不到半個小時就濕透了衣裳。
工作結束后,周總理艱難站了起來,用手扶著墻往門外走,身邊的工作人員趕緊跑過去,想扶一下周總理。
周總理在日內瓦
可周總理擺著手說:不用,你們忙吧,我自己可以?!?/strong>無論到了何時,周總理心中始終把他人放在第一位。
這一年8月24日,病重周總理在北海公園散步,突然停在了湖邊久久凝望著水面,轉過頭問身邊的工作人員:“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被周總理冷不丁一問,大家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周總理長舒一口氣說道:“今日是老舍先生的忌日?!奔词沟搅爽F在,周總理依舊可以記著這些。可見周總理對待每個人極為誠,極為真。
1975年9月時,周總理病情突然惡化,癌細胞擴散到全身,身體免疫力急劇下降,已經無法繼續工作。
這時不得不進行第四次手術,這次手術的結果很難預料。在進手術室之前,周總理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到了鄧小平的身上。
鄧小平
在進入手術室之前,虛弱周總理地問道:“小平同志來了嗎?”聽到這句話后,鄧小平立刻走到周總理身邊,握住周總理的手。
周總理對鄧小平同志說:“你這一年工作很好,比我強?!?/strong>聽到周總理的指示后,鄧小平趕緊點點頭。
這次手術對周總理的考驗很大,不過周總理還是挺了過來,雖然病情已經到了無法醫治的地步,但繼續工作始終是周總理心中是愿望。
病情再次惡化后,在12月再次進行了手術,這次手術后,周總理已經不能從病床上下來了。此刻的周總理內心很明白,自己的生命已經即將走到盡頭。
歷經無數次生死考驗的周總理,面對死亡很坦然,但讓周總理放心不下的依舊是工作,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面對國家的前途,周總理時常盯著天花板搖頭嘆息。
周總理
后開周總理身體越來越虛弱,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夫人鄧穎超陪在了身邊,兩人一定有很多話要說,但是二人談論最多的話題,還是如何嚴于律己,如何讓后代過得更好。至于其他事情,他們都埋藏在心底。
到1975年12中后期,臥病在床的周總理已經無法主動進食,時常陷入昏迷,所有的營養需要用管子灌進胃里,身體也插滿了管子,就連翻身也困難不已。
劇烈的劇痛一直折磨著周總理,醫生只能給周總理使用鎮痛劑,即使這樣,止痛藥起效的時間也越來越短。由剛開始的四個小時,縮短為三個小時,最后縮短到兩個小時。
即使這樣,總是被劇痛折磨得大汗淋漓,實在受不了就把醫生叫了過去,對醫生說:“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喚叫喚。”
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周總理依舊保持著高度的自制力。醫生聽到這句話后,帶著哭腔對周總理說:“總理,現在您想怎樣舒服就怎樣吧!”
周總理
在去世前的幾日,周總理經常陷入昏迷狀態,在為數不多清醒時刻,依舊關心著國家大事,詢問羅長青關于臺灣的情況。
由于長期臥病在床,周總理已經很久沒有修過面,胡子長得很長很長,幾乎把嘴唇全部遮住了,完全沒有了往日的風采。
1976年1月5日,醫生為搶救周總理的生命進行了最后一次手術,手術結束后,病情惡化的趨勢并沒有停止,周總理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
到1月7日深夜的時候周總理突然醒了過來,用游離的氣息對守在身邊的大夫吳階平說:“我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同志吧每個人都有……”這句話是周總理臨終遺言。
1976年1月8日上午9點57分,周總理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終年78歲。與周總理相伴半個世紀的夫人鄧穎超,并沒有看到周總理最后一眼,當鄧穎超趕到的時候,周總理已經離開了人世。
周總理
當天毛主席一直等待著周總理的消息,那時毛主席身體也極度虛弱,已經無法進食,也無法行走。
當天中午的時候,張耀祠把周總理去世的消息轉告給了毛主席的護士孟錦云,當時毛主席正在午睡。由于多日勞累,毛主席身體特別虛弱,好不容易睡著,孟錦云就沒有打擾毛主席。
等到下午的時候,周總理訃告已經送了過來,毛主席也醒了過來,看到毛主席精神尚可。孟錦云決定將這個消息告訴毛主席。
她像往常一樣,開始給毛主席讀報。讀著讀著孟錦云的聲音開始變化,聲音里夾雜了哭腔:“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聽到這句話后,毛主席只是向孟錦云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知道。
毛主席用力抬起手,示意讓孟錦云停下來,然后閉上了眼睛,孟錦云發現兩行熱淚從毛主席眼角滑了下來,順著臉頰流到了脖子上。
毛主席還是一言不發,只有眼淚一直往外流,此后幾天主席一直處在悲傷之中。
周總理去世前留下了遺囑:一不保留骨灰,二不要特殊照顧,三不開追悼會,毛主席知道后,同意了第一條,拒絕了第二條和第三條。
1月11日下午,周總理遺體被送往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在十里長街上數百萬群眾自發為周總理送別,在凜冽的寒風中,群眾默默等著,淚眼相送,整個北京被悲傷籠罩。
周總理追悼會
1月15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為周總理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鄧小平親自致辭:
今天,我們懷著極其悲痛的心情,悼念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共產主義事業的勝利而奮斗。
悼詞很短,但鄧小平卻數次哽咽,在短短二百多字的悼詞中濃縮了周總理偉大的一生。在讀悼詞的過程中,鄧小平仿佛再次回到了他們一起奮斗的歲月。
對于周總理骨灰撒的地點一直以來都是機密,后來據相關公開資料周總理骨灰撒到了四個地方,一是北京上空,二是北京密云水庫上空,三是天津海河上空,四是山東濱州黃河入海口上空。
北京是周總理工作時間最長的地方,他希望永遠和首都人民心連心。周總理在世的時候,最關心的兩件事,一個是航空航天,另一個就是水利設施建設,水利最關乎民生。
周總理
天津是周總理革命的起點,也是愛情開始的地方。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周總理希望黃河水可以把他帶到寶島臺灣,親眼看到祖國統一。
周總理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1975年毛主席送給周總理一首《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愁,何曾怕斷頭?如今天下紅遍,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身軀倦,鬢已秋;你我之輩,忍將夙愿,付與東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