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cience | 武漢大學李紹清團隊揭示水稻高產與抗病協同調控機制
研究發現OsGRF6基因在水稻中既能提高產量又能增強抗病性,挑戰了以往認為的高產與抗病之間的矛盾。通過靶向OsYUCCA1和OsWRKY82基因,OsGRF6調控了相關信號通路。盡管該研究為水稻的遺傳改良提供了理論支持,但仍需關注如何將這些基因應用于實際農作物生產中以實現預期的高產與抗病效果。
新方法不用采血即可檢測瘧疾
近日,一個國際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便攜激光設備,能夠實現無創瘧疾檢測。該設備通過激光和超聲波技術檢測血液中受感染細胞,并在喀麥隆的測試中顯示出90%的靈敏度和69%的特異性。盡管新方法被認為可靠且有潛力改善瘧疾檢測,但目前仍面臨與傳統檢測方法相似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低收入國家的應用前景。
新研發的尖端生物電子貼片為危險細菌感染提供無藥解決方案
芝加哥大學與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生物電子貼片,旨在通過電刺激控制細菌感染,尤其是抗生素耐藥性感染。該設備在酸性環境下激活,顯著降低了表皮葡萄球菌的有害基因活性,防止生物膜形成。臨床前測試顯示,貼片在豬皮膚上的細菌定植率降低近十倍,顯示出良好的治療潛力。此項創新需在未來臨床應用中繼續驗證其有效性與安全性。
有效抑制體內腫瘤生長!復旦大學/南昌大學合作發文:有前景的癌癥靶向治療新策略
復旦大學與南昌大學的研究表明,核仁蛋白BRIX1在癌細胞中促進腫瘤生長,并與p53激活之間存在關鍵關聯。研究發現,BRIX1的缺失可以誘導核仁應激,激活p53,從而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盡管研究為癌癥治療提供了新策略,但BRIX1在結直腸癌和乳腺癌中的過表達與不良預后相關,提示其作為癌蛋白的潛在負面影響。
精英匯聚楊浦,共探生物科技轉化之路
在10月30日舉行的醫療創新投資沙龍中,專家們指出生物科技成果轉化面臨挑戰,強調需加強產學研用的合作。此外,專家建議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包括建立技術轉移機構和中試熟化基地,提供資金支持以及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以加速生物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前沿】基于鐵蛋白的納米顆粒尼帕病毒糖蛋白疫苗可在小鼠和倉鼠體內引起保護性免疫
尼帕病毒是一種人畜共患病毒,致死率高達75%。目前尚無針對該病毒的上市疫苗。武漢病毒所與多家單位合作研發的基于鐵蛋白的納米顆粒疫苗在小鼠中顯示出較強的免疫反應,并在倉鼠實驗中提供了100%的保護。該研究成果對抗擊尼帕病毒等新發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強調了提升免疫原性的必要性。
剛剛!第五批耗材國采正式啟動(附1號文)
第五批耗材國采的啟動引發了關于人工耳蝸和外周血管支架類耗材的重大變革。盡管集采規則明確,但存在企業信息維護和醫療機構需求填報等環節可能導致的不確定性。這些新的規定或將影響未來醫療耗材的價格和供給,醫療機構需加強對相關信息的管理以確保順利實施。
產品設計與體驗設計并進,亞朵星球首次公開產品觀
亞朵集團在云南麗江舉行的發布會上,首次推出新款睡眠產品,強調以人為本和滿足用戶需求。然而,隨著睡眠產品市場的增長,消費者面臨的選擇難題愈發明顯,簡單獲得高質量睡眠的目標卻越來越難以實現。盡管亞朵星球致力于通過創新設計解決這一矛盾,但市場競爭激烈,品牌需在質量和用戶體驗方面持續努力以滿足多樣化需求。
徐州醫科大學等合作揭示巨噬細胞與肝疾關系
徐州醫科大學與南京醫科大學的研究揭示巨噬細胞E2F2在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的進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該研究發現E2F2在小鼠和人類MASH肝臟中顯著下調,并與疾病嚴重程度負相關。E2F2的缺失導致肝內炎癥加劇及代謝失調,這為MASH的治療策略提供了潛在的新方向。研究突顯了先天免疫在MASH進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巨噬細胞在這一過程中所起的關鍵作用。
Sci Adv丨功能性PET/MRI技術同時檢測大腦的代謝活動和血流動力學反應
德國圖賓根大學的研究顯示,功能性PET/MRI聯合技術揭示了在光遺傳激活黑質紋狀體通路期間,神經活動受到主動抑制。盡管神經元活動被抑制,但某些代謝過程仍顯示活躍,表明復雜的血流動力學和代謝相互作用。該研究為理解多巴胺通路的功能提供了新視角,可能影響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研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