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人們閱遍旅行類真人秀,優酷《盲盒旅行局》究竟做到了怎樣的與眾不同?
文|霓星
“一開始預告的時候我就期待上了,美食、風景就讓人超級向往,沒想到看下去居然是個搞笑綜藝”“每周看節目簡直就是一種松弛的享受,輕松歡樂,妥妥的下飯綜藝”……引發網友熱評的,正是即將收官的《盲盒旅行局》。自9月7日在優酷開播至今,這檔特別的旅行真人秀熱度不斷走高,在社交媒體上收獲了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伴隨著云南大理站的歡樂暢游結束,《盲盒旅行局》也將迎來這一季的收官。站在節目尾聲處回望,《盲盒旅行局》在真人秀市場“大亂斗”多年后,為觀眾與行業打造出一種全新的可能性,對抗性與民俗化融合的游戲社交互動不僅讓綜藝賦能文旅有了新的注腳,節目也在呼之欲出的新綜藝賽道里領先搶跑一步。
在游戲中傳遞本真思考,
快樂可以如此簡單
傳統文化、情感觀察、圈層垂直,近年來綜藝節目不斷出新出圈,拉升著觀眾的審美期待,然而,大量游戲競技、文化旅游題材的真人秀似乎因為節目創意大量消耗,導致創新乏力,造成受眾的審美疲勞。在此背景下,《盲盒旅行局》以全新形態加入旅行真人秀賽道,開播之初便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觀感。
具體而言,《盲盒旅行局》對于類型節目的破題,在于匠心獨運地將盲盒機制融入節目形態的再創造之中。每期由12位旅客互選后結成4支旅行小組,打卡泉州、潮州、哈爾濱、貴陽等多座城市。這讓節目天然具備強競技活動帶來的視聽快感,別出心裁的盲盒機制使旅途中的“不可控”成為看點。正如總導演謝滌葵表示,對節目而言,“盲盒”是一種理念,是由N種疑問號組成的、貫穿節目的未知感。
在此意義上,相較于傳統的真人秀節目形態,《盲盒旅行局》更像是一場節目組和嘉賓合力完成的內容共創。當每一個游戲規則都是現場通知,嘉賓們的臨場反應讓節目產生強烈“笑果”。第九期節目開始,當得知盲盒“老大”汪峰回歸,其他嘉賓怪招頻出,紛紛鎖上車門。面對全員默契大挑戰,嘉賓們的表現讓人忍俊不禁。
節目形式上的“盲盒”未知感也進一步帶來了內容層面嘉賓之間的豐富社交互動,有的人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次次在游戲中作出敏捷反應;有的人在游戲刺激下激發出最真實的情緒反饋;處于不同組合的他們時而互坑逗樂,時而理解互助。撕下社交面具,嘉賓們在對抗中碰撞出一個個名場面,為觀眾帶來爆笑體驗。而笑聲不斷的另一面,是節目基于對受眾情緒需求的細膩洞察,為之提供的娛樂屬性情緒價值和在無形中達成的治愈效果。
《盲盒旅行局》似乎在告訴觀眾,快樂也可以如此簡單純粹。
此外,不同于以往常見的綜藝節目游戲設定,《盲盒旅行局》巧妙地將每一站的地方特色融入到游戲中。在泉州,嘉賓們在游戲中品嘗閩南本土風味的特色小吃,感受福建地區獨有的建筑文化,了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淵源;用綜藝的方式打開哈爾濱,觀眾與嘉賓們一道感受歐式風情;開啟云南游學之旅,城市煙火與傳統文化在一場場游戲中變得鮮活可感。
因此,《盲盒旅行局》對于節目模式的創新是有效的,打破類型創作壁壘,節目以游戲為核心串聯起不同城市間的旅行,既保留了強對抗性真人秀的張力和可看性,又不失旅行類綜藝節目的人文底色,真正做到在有意思與有意義之間覓得平衡。
不止于游戲,
“對抗”的可看性中藏著真實社交密鑰
在“游戲”之外,節目所主張的“旅行社交”究竟開掘出怎樣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以“盲盒旅行”為主題,進行類型多樣的競技性、對抗性比賽,節目中沒有復雜燒腦的機制,也沒有刻意制造的矛盾沖突,可以說,《盲盒旅行局》里的“游戲”是線索卻不是唯一結果,不僅僅意味著富于快感的搞笑和短暫的歡愉,而是嘗試去把握游戲對抗外殼下更加豐富、真實的人物群像,并對現實社會關系作出回應。
其中,岳云鵬、沙溢的“笑果”是直接且濃烈的,武藝的搞笑卻不自知,腦洞清奇的楊超越時常帶來語出驚人的喜劇效果……來自不同背景、性格迥異的嘉賓們在全新節目模式下充分彰顯個性特征,眾人的初次見面就像極了微縮形態下的社交場,或自信大方或內斂慢熱,觀眾直呼這是“演我”的真實場面。
不難看出節目組在嘉賓邀請上的用心,橫跨70后到00后年齡層的節目嘉賓在《盲盒旅行局》中對應著多元化的社交關系。節目伊始,本就是熟人的“武月程團”在相處時自在舒服,玩累了的程瀟在不經意間直接靠在了武藝肩膀休息;原生師徒岳云鵬和尚筱菊、像是老父親看女兒般的沙溢和楊超越,他們的相處似是代際溝通的映照……而隨著節目的逐漸推進,通過巧妙的旅行分組和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身為旅客的他們在一次次互動中催化出人與人之間的社交火花。
這也同樣歸功于節目“4個3”的小組設置,在這場大型社會觀察實驗中,觀眾不僅能看到組內的磨合與協作,即人們從陌生到了解、逐漸熟絡、建立情感基礎到互相開玩笑、甚至一起“發瘋”玩鬧的全過程,還能夠看到組別之間的結盟與對抗,各個團隊之間動態變化的關系也折射出多元化的社交理念。最新一期節目中,坐滿車輛的三人自動成組,各位嘉賓已然在鏡頭前放下所有思想包袱,大大方方地為了爭取心儀的隊友費盡心思,最終“臥龍鳳雛”尚筱菊和紀凌塵再次成為隊友,和汪峰組成“汪汪隊”;“武藝高超”在新游戲中再次對上“與你義夏”,幾人在游戲中越來越默契,互相調侃也增加了不少樂趣。
而《盲盒旅行局》的意義遠不止于鋪陳出包含不同關系的大型社交圖鑒,而是在這些多元化的社交場景的呈現中模擬真實社會,反映出現實生活中豐富的人際關系和多元社交模式,引導觀眾鏡像自身,感受人際交往中最微妙的情感波動。這場開盲盒的旅途,不僅成為嘉賓們突破自我社交舒適圈的全新嘗試,也鼓勵觀眾在大笑之余有所思考。
定義“新綜藝”的想象模樣,
優酷持續釋出文旅融合新動能
作為一檔在豆瓣上拿下7.3分高分的綜藝節目,《盲盒旅行局》的成功絕非偶然。從行業持續發展的長遠視角來看,它的意義不止于內容創作節奏的變化,更在于一種開拓和創新的姿態。
定位于社交旅行歡樂真人秀,《盲盒旅行局》有著快綜藝的好看,不失慢綜藝的有味,更在定義“新綜藝”的想象模樣中踐行著“講好中國城市新故事,書寫地方特色新篇章”的創作理念。值得一提的是,每一座城市在《盲盒旅行局》中從來不是游戲和社交的背景板,而是與之完美融合,達到1+1>2的內容效果。當地居民或游客也以恰當的方式參與到節目環節中,為節目發布任務或配合嘉賓們完成游戲任務。繼續云南站的旅途,嘉賓們在最新一期節目中來到大理,在古色古香的街巷中完成游戲任務。循序漸進的游戲線索讓節目嘉賓們、觀眾與城市產生深度關聯。
通過一處處細致而用心的環節設計,這檔節目讓觀眾在觀看緊湊密集的對抗游戲之余留下回味綿長的情感記憶,更搭建起屬于中國城市地方的人文景觀,聯結起共同的時代情感。穿過時間長河的泉州西街、哈爾濱中華巴洛克街區、云南建水雙龍橋……在節目所勾勒出的地方圖景背后,不僅有著多座城市人民鮮活的幸福生活樣貌,更象征著充滿人文底蘊的文化傳承。
更多價值的衍生,讓這檔節目既成為一部為年輕人打造的全方位旅游“白皮書”,也成為綜藝行業打造內容的創新藍本。真正有情緒、有表達、有價值的好內容,觀眾一定會看到、會感知、會喜歡。以《盲盒旅行局》為代表的新思路與新態度的再探索,顯然還會有更多富于意義的想象力涌現。
《盲盒旅行局》的成功亦是優酷綜藝平臺影響力的又一次有力證明。一方面,基于對當下大眾旅游愛好與文化偏好的敏銳洞察,優酷綜藝在文旅賽道持續發力,從節目理念到落地實踐不斷探索“綜藝+文化+旅游”的發展新動能,讓觀看優質綜藝節目這件事本身成為一場深度的文化之旅,充分彰顯以文宣旅、綜藝文旅雙向奔赴。另一方面,《盲盒旅行局》再次展現優酷對正向情緒價值的傳遞。無論是以游戲項目提供極致“笑果”,還是對多元人際關系的現實觀照,亦或是對地方風貌的細膩書寫,都充分呈現了優酷綜藝在視聽內容領域的正向引導力,以綜藝為橋梁勾連青年文化與社會生活,為行業發展提供創意思路和創新賦能。
不知不覺中《盲盒旅行局》將于下周迎來收官,節目還將有怎樣的突破?周六中午12點,優酷《盲盒旅行局》還有更多想象空間值得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