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個許可證這么難?新鄉市如何做好輿情答卷
文|清哲木
“新鄉市場監管”微信號1日發布情況通報,回應媒體報道“輝縣市一男子投資千萬建廠遭遇辦證難,狀告市監局勝訴后仍未拿到證”。
新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稱,2024年10月31日,媒體報道“輝縣市一男子投資千萬建廠遭遇辦證難,狀告市監局勝訴后仍未拿到證”后,新鄉市市場監管局立即組成工作專班開展調查處置工作。
經初步核查,企業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新鄉市市場監管局誠懇接受媒體監督和網民批評,并對有關責任人開展調查、嚴肅問責;對企業反映的問題,已由輝縣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規定程序,指派3名核查員組成核查組,于今日(11月1日)開展現場核查,全力推進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辦理工作。
據媒體報道,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孟莊鎮郭村,52歲的姚江(化名)2022年與人合伙,在村內建廠準備生產食醋,食品生產許可證遲遲辦不下來,一拖就是一年多。為此他多次申請,并多方反映,甚至一紙訴狀將屬地市場監管局告上法庭,“勝訴了,仍舊沒拿到許可證,我現在真是進退兩難,投資了1200多萬,至今無法開工生產。”
哲木觀察認為,建廠投資在輝縣市就那么難,還去地方投資干嘛?即使后面能拿到證還有沒有必要在地方繼續干下去的必要?有網友表示,這原本是縣里的事,最后居然要市里發通報說明,可見在縣里辦事有多難。營商環境有多差?
這個辦廠的姚江,早在2022年就開始建廠了,當時合伙人一起有3個,投資了1200多萬,每年的租金都有80多萬。可就是因為一張證,被一拖再拖,核查組的人員遲遲不去審核,姚江被迫無奈,只能將市監局起訴到法院。可結果雖然勝訴了,法院也要求市監局限期給他辦證,但直到現在,姚江依然沒有拿到證。這還有天理嗎?如果不是媒體曝光此事,新鄉市又豈會重視?
有知情人透露,這個廠本就建在輝縣,但許可證是新鄉發的,原本在輝縣的手續都辦齊了,就剩新鄉那邊的事宜了。簡單來說,這個廠辦證的事是縣級負責受理,市級負責審查發證的,也難怪輝縣市監局的負責人都替姚江著急,畢竟這事不歸他們管。
政府部門不是一直在提倡優化營商環境嗎?這樣拖拖拉拉的辦事效率,讓企業怎么安心發展?優化投資環境的春風難道還沒有吹到新鄉?哲木觀察百度了一下新鄉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新聞報道,大會小會開了不少,都提到優化營商環境,但是,會歸會,事歸事。事難辦依然是一個“梗”,要不然,許可證難辦的新聞就不會讓人驚掉下巴。今夕是何年啊,各地都在優化投資環境,善待投資者,而新鄉市輝縣還這么“卡”經營戶,這就是就是昭告天下投資避坑指南,這不是自己坑自己嗎?自己阻礙自己的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嗎?
這件事,讓筆者忽然想起前段時間,山東省成武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說:“扶持一個企業我沒本事,干垮一個企業太簡單了”。這句話真的是讓人不寒而栗,一名普通的辦事人員要刁難一家企業真的是太容易了,而且有些還能做到“合情合理”天衣無縫。“抓住一點小問題,一放大這個企業就要完了。這些令人如履薄冰的想法不是某個地方獨有的個案,是部分企業生存發展所面臨困境與挑戰的真實寫照,也是個別地方營商環境亟待優化與改善的迫切呼聲。
輝縣市這個輿情帶來的惡劣影響,相信地方能有清醒的認知,對于地方的履職情況也該有全面調查,涉及不當履職,或存在失職瀆職的情況,就該依法依規嚴肅追責。要知道,這樣的事影響的已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命運,也是一地的營商環境形象和企業的發展信心。對于其善后,絕不容怠慢。后續處理的結果也直接影響投資者在新鄉市和輝縣市未來投資的信心,這道輿情答卷就擺在新鄉市及輝縣市的領導面前,怎么答好營商環境的試題,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