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是種出來的,好茶也是管出來的,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目前,鳳岡各地正陸續(xù)開展茶園冬管。10月30日,鳳岡縣茶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在土溪鎮(zhèn)開展茶園冬管技術培訓。
土溪鎮(zhèn)2024年茶園冬季管理現場會
蜂巖鎮(zhèn)貴州鳳岡縣盤云茶業(yè)有限公司的茶園基地 開展冬管
天橋鎮(zhèn) 開展茶園冬管
茶園冬管技術措施
一、中耕除草
茶園推薦采用人工和機械除草,禁止使用草甘膦等一切化學除草劑。除草結束后對雜草要清除,茶園外進行無害化處理。清除雜草后對茶園行間的土壤進行深耕,幼齡茶園結合填土深耕深度15~20cm為宜,成齡茶園20~30cm為宜。
二、施足基肥
基肥是春茶萌發(fā)生長的物質基礎。基肥種類優(yōu)先選用堆制發(fā)酵的農家肥、菜籽餅肥、商品有機肥或茶葉專用有機無機復混肥。基肥以開溝深施,開溝深度10-15cm,并施后覆土,做到肥不露天。基肥用量,有機茶園施用腐熟農家肥1000—2000kg/畝、商品有機肥200-400kg/畝,歐標茶園施用復合(混)肥或茶葉專用肥50-100kg/畝,幼齡茶園可適當減少施用量。施肥時間一般在10月中旬至11月進行。在海拔較高的地區(qū),茶樹生長停止早,施用時期也可相應提前。
三、合理修剪
修剪要根據茶園生長情況確定,棚面修剪主要以輕修剪為主,剪去樹冠表層傷害部分,深度約5厘米上下;對上半部枝葉枯黃脫落的重災茶園,則應采取深修剪或重修剪措施,將茶樹枯枝落葉部分全部剪去,深度在20厘米左右,刺激新梢及側枝的萌發(fā)生長。幼齡茶園的修剪標準為在上一次修剪的基礎上提高10-15cm。
對于有較多細弱枝、“雞爪枝”,產量開始下降的茶園,進行深修剪,剪去綠葉層厚度的10-12厘米;亮行亮腳修剪,剪去茶樹下部枯枝病葉、無效茶枝和行間交叉枝條,保持30厘米以上的通風道,使茶樹下部和茶行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發(fā)生。
特別提示:冬季修剪和清園時間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為宜。
四、藥劑封園
藥劑封園是減少來年病蟲危害的有效途徑。在12月以前用45%晶體石硫合劑150倍 (400-600克/畝)或礦物油150-200倍液進行噴霧封園,要求噴均勻噴透,不得混用,氣溫不得超過15℃。石硫合劑屬強堿性農藥,不能與酸性藥劑混用,嚴格控制藥液使用濃度,避免產生藥害,影響春茶的采摘。
五、防寒防凍
在易發(fā)生凍害的茶園(海拔高、風口處),可提前使用具有防凍功效的植保產品(S-誘抗劑、碧護、海島素等)。茶園鋪草,可提高茶園地溫1~2oC,可減輕凍土程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秋季在茶園行間套種越冬綠肥,覆蓋地面,可提高土壤溫度,有利于減輕凍害,春天綠肥又可以當肥料。
(來源:鳳岡鋅硒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