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換季,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期。在我國,每年中風死亡人數超200萬,因高發病率、高經濟負擔等,成為討論度最高的中老年“健康殺手”之一。
近日,美國權威期刊《Neurology》發布的一項研究指出,對包括中國在內的17個國家、近60萬名年齡為18-59歲的人員樣本進行調查分析,發現A型血在早發性中風患者中所占比例為48%,是所有血型中最高的,相比之下O型血占比最低,風險率相差28%。
這究竟怎么回事?
A型血的人,心血管風險更高?
關于“A型血中風概率更高”的研究并非個例?!吨腥A心血管雜志》一項研究指出,以近900例疑似冠心病的中國人為研究對象,發現A型血群體的冠心病檢出率同樣遠高于其他血型。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在體重一致下,A型血人群抽檢樣本中的總膽固醇含量、低密度脂蛋白濃度更高,不僅容易損傷血管內壁,還會加劇血管狹窄和堵塞,是造成各類心腦血管疾病的主因。而這也意味著,A型血或存在“天生生存劣勢”。
近些年,國人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不斷攀升,除了血型上的“先天劣勢”,諸如飲酒吸煙、高油脂飲食、空氣污染等,更是“罪魁”誘因所在。醫學專家指出,定期體檢只能篩查疾病,及時“降脂”才是健康干預、降低風險的關鍵。
相較于生活方式、藥物等傳統改善方式,基因編輯、腸道微生物調節等從源頭干預的新興前沿科技,日漸成為學術界關注的焦點。其中,一類天然腸道菌AKK(全稱,Akkermansia muciniphila)更是掀起3000多篇論文研究熱潮。
比利時科學家在一項人體臨床試驗中,對超重/肥胖受試者補充AKK菌,僅12周后,檢測出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標平均降低8.7%、15.7%、7.5%。這項研究成果被權威期刊《Nature Medicine》收錄其中。
人體試驗數據的突出表現,也加快了AKK菌的產業化落地。2021年,由美國率先推出含AKK菌的食品補充制品,首次投入市場應用;2023年底,中國知名生物科技平臺時光派TIMECURE召開發布會宣稱——實現AKK菌從實驗室樣本研究到量產的突破。
截至目前,研發投資逾4000萬的時光派,已發現了10種更適宜于國人的AKK菌株,并申請了注冊專利,從規模化生產和先進技術層面,填補了我國相關領域的空白。
國人心血管疾病普遍化、年輕化
《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心血管病患者高達3.3億,血脂異常人數更是超過4億,使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趨勢。與此同時,相關風險也從老年群體蔓延至中青年人群,醫學調研表明30-40歲的患者人次正逐年增多。
除了日常飲食控制外,通過外源口服AKK菌類補充制品、加速清除體內堆積的過量脂質,被越來越多醫學人士視為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科學、高效手段。
在時光派積極開放專利AKK菌株與原料支持下,香港生物科技品牌TimeShop率先在民用消費市場推出國產版AKK菌口服制品——AKKBOOM(中文名“腸倍輕”)。資料顯示,研發團隊在諾獎科學家Jeffery C.Hall引領下,基于10萬+人體基因組數據庫進行上千次試驗,最終將AKK菌的每日補充標準提升至“2粒300億”,業內評價更適宜亞洲人體質。
京東商智數據顯示,上述國產AKK制品累計觸達10萬多人次,諸如“啤酒肚減小了”“血檢指標改善”等正向反饋達上千條,后臺畫像顯示約7成用戶從嘗鮮者轉為鐵粉。
“從篩選出一株合適的菌株,到完成其系統性功能研究和產業化應用,一般需要8到10年”,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在國人肥胖指數日漸飆升、心血管并發癥加劇的趨勢下,腸道菌科研成果的轉化也在全面提速。
醫學專家:日常防治,事半功倍
醫學專家表示:除了借助科技成果,日常防控對于管理心血管風險也必不可少。
一方面,定期做好檢測是重要前提。對此,醫學體檢中心給出專業建議,血壓檢測應保持在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血脂檢測應保持在1-2年一次;定期空腹血糖檢測應保持在3.9-6.1mmol/L;體重BMI應保持在18.5-23.9。
另一方面,通過合理飲食(如控制脂肪攝入,增加全谷物、蔬菜、豆類等膳食纖維攝入,控制鹽分攝入等),適量運動(如每周150-300分鐘快走、跑步、游泳、騎行等有氧運動),戒煙限酒,保持良好心態和充足睡眠,都將為心血管疾病防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