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江濤院士、張偉教授團隊斬獲三個重量級獎項
在第76屆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專利展上,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憑借自主研發的神經腫瘤第四代雙靶優化CAR-T細胞療法獲得多個獎項。盡管該技術在臨床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療效和安全性,但腦膠質瘤的高死亡率仍然構成嚴重公共衛生挑戰。團隊希望將其技術推廣至其他實體腫瘤領域,面臨技術轉化與市場應用的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醫學數據成為大模型成長的“養料”
在11月1日的會議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指出,人工智能在生物醫藥的應用仍處于早期階段,尤其是在數據標準化和整合方面面臨挑戰。他強調行業內數據標準不統一和透明度不足,影響了大模型的有效構建。他提到構造專業行業大模型是一條更為敏捷的路徑,但仍需解決數據整合等問題以充分發揮醫學數據的潛力。
我國首個智能化田間植物表型精準鑒定平臺投用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南繁研究院,首個智能化田間植物表型精準鑒定平臺已投入使用。這標志著我國作物育種進入新的智慧育種階段。該平臺通過高通量收集植物生長全周期的數據,旨在提高種質創新與品種培育的能力,推動數字化育種的發展。專家指出這一進展將提升我國種業的國際競爭力。
2024約瑟夫·桑德拉精神分析研究大會首次走出歐美 今日在上海召開
2024年11月1日,約瑟夫·桑德拉精神分析研究大會在上海召開,這是該大會首次在歐美以外地區舉行。大會聚焦于精神分析治療的科學基礎,探討心理健康問題以及AI對心理治療的影響等議題。然而,當前精神健康問題的日益突出給社會帶來了嚴峻挑戰,亟需行業內專家深入研究與應對。
國內首創!聚樹生物高含量RS3抗性淀粉中試成功,進入量產階段
聚樹生物近日宣布其百噸級高含量RS3抗性淀粉中試裝置成功產出高品質產品,標志著國內在該領域取得突破。盡管技術指標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但市場競爭依然激烈。高含量RS3抗性淀粉市場需求持續增長,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關注推動其發展。然而,能否有效突破國外市場的壟斷仍需觀察。
直播預告|點燃孩子們對科學的熱情!臍跡實驗室探索之旅明日開啟
11月15日是第8個世界臍帶血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與山東省臍血庫將于11月2日上午9點50分啟動臍跡實驗室探索之旅,旨在普及造血干細胞知識和激發青少年對生物科學的興趣。此次活動包括科學實驗秀和生命孕育科普館。山東省臍血庫成立于1993年,是全國臍血庫之一,承載著臍帶血的采集和保存工作。
陜西一高校首次發現!
陜西理工大學的宋玉博士團隊在米倉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發現并確認了兩種新的紅菇屬野生菌新物種,米倉山紅菇和玫瑰小紅菇。研究表明,米倉山紅菇可食用,具有經濟價值,而玫瑰小紅菇因其小型特征較為罕見,且二者均屬于外生菌根類真菌,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的生態價值。這一發現揭示了秦巴山區的生物多樣性。
【2024長春健博會】爭做生物醫藥產業領跑者
長春賽諾海思生物醫用材料有限公司和長春賽諾美焱科技有限公司正在為2024長春健博會做準備。盡管展會將集中展示創新的可吸收醫療器械和皮膚修復護理產品,但市場對可吸收手術縫合線的需求日益增加,企業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技術創新壓力。兩家公司希望通過展會展示產品并增強市場競爭力,尋求與其他企業的合作機會。
干細胞移植新發現;腦損傷治療新思路;阿爾茨海默病新挑戰;轉錄組學研究進展
研究顯示老年捐贈者的干細胞移植存活率顯著降低,可能導致免疫系統功能受損和疾病復發風險增加。此外,艾伯維宣布以14億美元收購阿里亞達治療公司,后者目前僅處于1期臨床試驗階段,收購存在潛在風險。同時,Donanemab在臨床試驗中顯示的安全性問題引發關注,26.7%的患者出現淀粉樣蛋白相關影像異常。
腦疾病有救了!馬斯克稱腦機接口能治神經疾病,費用5000美元左右
Neuralink公司的腦機接口技術在實驗過程中遭遇動物死亡和痛苦的問題,引發動物權益組織的強烈批評。此外,技術的安全性和直接干預人腦的風險也是Neuralink面臨的重大挑戰。盡管馬斯克對該技術持樂觀態度,但確保其絕對安全性仍然是亟待解決的難題。未來的技術競爭與大腦數據的保護問題也需建立嚴格規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