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計劃的確定,讓那些美吹殖人們看完天都塌了。
什么計劃呢?登月計劃。
2030年之前,也就是說6年之內我們就要登上月球了。
當美國人民還在糾結到底是選特朗普還是哈里斯。
當特朗普們還在思考今天是去麥當勞,還是明天開垃圾車。
還在想著怎么加征關稅,怎么樣才能讓制造業回流美國,讓鐵銹地帶的那些紅脖子們能吃飽飯。
還在琢磨這些的時候。
我們的目標已經是星辰大海了。
早些時候,咱們的神舟十九號飛船發射圓滿成功,三名宇航員順利進入了空間站。
在之前的新聞發布會上,就出現了殺人誅心的一幕。
有記者提問:國際空間站的2名美國宇航員原定出差8天,可是到現在都沒有回來,如果中國空間站遇到類似情況該怎么辦啊?
我們的回答非常精彩。
首先,我們對于美國宇航員回不來這事十分關注,對于NASA高度重視航天員安全表示贊賞,同時也預祝兩名美國航天員能安全歸來。
其次,我們堅持質量第一、安全至上,始終把確保航天員安全擺在第一位。
如果真的遇到了極端情況,此時此刻,長征二號F遙二十運載火箭與神舟二十號載人飛船正在總裝廠房內待命,一旦有必要,可以迅速轉入發射狀態,執行空間站應急救援任務,確保航天員生命安全。
這話美吹們聽完都快瘋了,
本來還想吹毛求疵,找找我們的瑕疵,結果發現我們居然連神舟二十號飛船都已經造好了。
而NASA呢,別說是再準備一艘飛船備用了,他們現在已經把航天器的設計和建造全都外包出去了。
為什么要外包呢?
因為他們燒了2000個億美元,實在是燒不起了。
NASA用了11年的時間,一共建造了5架航天飛機。
哥倫比亞號(1981年首飛)、挑戰者號(1983年首飛)、發現號(1984年首飛)、亞特蘭蒂斯號(1985年首飛)、奮進號(1992年首飛)。
這5架航天飛機從1981至2011年,一共執行了135次任務,再算上研制、制造航天飛機的總成本,居然達到了驚人的2000億美元。
一開始,NASA還說我們一架航天飛機你別看它貴,它可以反復循環100次,單次發射成本可以控制在5400萬美元左右。
可是到了2010年,據NASA官方統計,美國航天飛機單次任務成本高達7.75億美元。
花錢多也就算了,關鍵它事故率還高。
這5架航天飛機里面,其中就有兩架在運營的時候出現意外,在空中爆炸,事故率高達40%。
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從卡納維拉爾角升空72秒后爆炸,包括一名教師在內的7名美國宇航員喪生。
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因外部燃料箱一塊絕緣泡沫碎塊發生脫落,在進入地球大氣層時意外解體爆炸,航天員7人全部死亡。
很多人就想不明白了,都花那么多錢下去了,為什么安全性還是那么差?
這可是2000億美元啊,相當于非洲很多國家一整年的GDP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沒人敢問,也沒人敢去查。
這就像美軍當年在阿富汗一樣,駐軍只有1萬多人,結果每年需要耗費450多億美元。
相當于每個人一年要花掉450萬美元,相當于3000多萬人民幣。
據說,他們給美國國防部內部的采購清單里面,馬桶1萬美元一個,吸奶器1360美元,6.4萬美元一公斤的電線,400多美元一只的扳手,還有659美元一只的煙灰缸。
特朗普這么沒譜的一個人,他都覺得這事很離譜了。
所以一上任就派人阿富汗查賬,結果剛進阿富汗就飛機失事全死了,審計材料人間蒸發。
從此再也沒人敢去阿富汗了。
450億美元沒人敢查,你說這2000億美元航天飛機計劃的賬單,還有人敢去問嗎?
不過這吃相也太難看,錢也造的太狠了,而且那兩次航天事故還都是全球直播,影像資料至今都能找到。
這事實在是交代不過去了,所以從2011年開始,NASA就把所有的航天飛機全都給退役了。
航天飛機雖然退役了,但是航天員總是要上天執行任務吧?
怎么辦呢?
沒轍了,只能去找俄羅斯人合作。
NASA以每個座位7000萬美元的價格,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運送宇航員進入太空。
從2011年開始,到2020年龍飛船載人首飛成功,NASA在這9年時間里向俄羅斯支付了約40億美元。
說實話,9年才40億,相比較30年2000億,實在是太劃算了,這錢簡直就是白菜價。
可這樣干實在是太丟人了,有損美利堅超級大國的形象啊。
美國國內的民眾也給他們罵的一塌糊涂:上不了月球就算了,難道現在我們連運送宇航員上天,還需要去靠俄國人嗎?
被罵的不行了,NASA只能重新想辦法。
這回呢,自己建造是絕對不可能的,要不然可能再花2000億都造不明白,而且這些年隨著人才的流逝,NASA已經完全沒有技術儲備了。
所以,他們開始和私營企業合作,啟動了“商業船員計劃”,找了一大堆公司過來競標,開發新的載人航天器。
最終,波音的CST-100星際航線飛船和馬斯克SpaceX的龍飛船脫穎而出。
2014年,NASA向波音公司和馬斯克的SpaceX分別授予了42億美元和26億美元的固定價格合同,用于開發星際飛船。
最終,2020年5月,SpaceX的龍飛船首次載人飛行順利成功,從此,就不用再靠俄國人了,龍飛船就承擔起了定期將NASA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的任務。
有人看到這就要問了,那么,波音呢?
是啊,波音呢?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商,美國軍工巨頭,同時,他們也是NASA的主要服務提供商,航天飛機,衛星,國際空間站都是他們負責的。
按照NASA的規劃,波音這個巨頭老伙伴才是主力,而私人小公司SpaceX只是個替補方案,所以NASA給波音的訂單規模達到42億美元,而SpaceX只得到了26億美元。
當初波音CEO還各種看不上SpaceX。
畢竟所有人都認為波音會率先完成任務,而私人小公司SpaceX會被打的灰頭土臉。
但結果卻是,波音被SpaceX各種吊打。
龍飛船都已經載人飛天9次,而波音還一次都沒上呢。
為什么沒上啊?
因為這波音比NASA爛的還要徹底。
這兩天,德國《明鏡》周刊就爆料了,波音把美國空軍給狠狠的宰了一通。
波音公司在給C-17軍用運輸機上洗手用的皂液器,就是按壓洗手液的那個,價格居然是市場價的80倍,光這些皂液器就賣了15萬美元。
你說這美軍在世界各地當強盜,在敘利亞搶小麥偷石油。
結果到頭來才發現:波音啊波音,你們賺錢可比我們都狠啊,明明可以直接搶的,卻非要送我們幾個皂液器。。。
不過這些錢肯定也不是波音全拿走的。
畢竟那句話說得好:你不拿,我怎么拿?我不拿,史密斯專員怎么拿?史密斯專員不拿,邁克議員怎么拿?
邁克議員不拿,咱們拜登總統的大公子怎么拿?
所以這一來一去,真正能用到飛船研發上的就沒幾個子兒了。
再加上波音那聲名遠播的裝配工藝,飛機飛著飛著門都給你掉下來,不是這邊少了螺絲,就是那邊機械故障。
連飛機都是如此,更別提造太空飛船了。
這幾年波音一直解決不了的問題就是漏氣。
這漏的還不是一般的氣,而是氦氣。
因為火箭使用的液氫作為燃料,需要在極低溫度下儲存。氦氣由于其低沸點的特性,可以用于冷卻和保持這些低溫環境 。
又因為氦氣是一種惰性氣體,不會與燃料發生反應,所以在火箭的燃料箱中,氦氣常用來維持燃料箱的壓力,它也被用作輸送液氫和液氧等液體推進劑的加壓氣體 。
一旦氦氣泄露,飛船就會失去控制,像個氣球一樣漂浮在太空中。
而且還會引發燃料冷卻系統故障,引發推進劑溫度迅速上升,一旦溫度超過臨界點,燃料閥門可能就會被壓力頂開,甚至會引發飛船爆炸。
可以說后果是非常嚴重的。
波音公司在之前兩次無人飛行的時候,都出現了氦氣泄露的問題,下來之后檢測了整整8次,還是有問題,一直解決不了。
但是眼看人家龍飛船都飛9次了,你這一次還沒飛呢,關鍵是人家經費26億,你是42億,多出了一半的預算。
這要是再不飛天,不等于是明擺著告訴別人:NASA給波音開了后門,吃了回扣嗎?
所以沒辦法,今年6月份,波音公司的星際飛船只能硬著頭皮,執行第一次載人飛天任務。
好不容易成功起飛了,好不容易到達空間站了,結果氦氣又又又又泄露了,沒法回來了,直接把兩名宇航員扔在了國際空間站。
雖然波音一直說問題不大,可以搞定星際飛船,把宇航員接回地球。
但是搞了幾個月,他們還是沒辦法解決技術故障。
最終,NASA只能額外去安排SpaceX的龍飛船去接回他們。
但人家龍飛船也是有任務安排的,所以現在最快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那兩名宇航員才能順利回家。
就這樣,原本8天的短途出差,變成了8個月的長途太空漫游。。。
倒是波音公司自己還覺得挺委屈的:我早說了不能飛不能飛,你偏不聽,這下好了,不光聲譽嚴重受損,三季度還巨虧了60億美元。
正好這段時間,又趕上了波音公司的通信衛星IS-33e在太空發生故障解體,還有3.3萬工人在鬧罷工。
波音公司心力憔悴,這下徹底投降了,現在打算出售太空業務,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這一舉動,差點讓NASA傻眼。
幸虧啊,當初他們還留了一手,跟馬斯克也簽了合同,要是當時讓波音一家獨大,這下全都得完蛋。
那兩名宇航員回不來,那倒是小事,NASA根本就不關心。
他們真正關心的是大統領交代的任務沒完成啊,這才是大事。
因為在2017年的時候,剛剛上任的特朗普簽署了《1號太空政策指令》,正式批準阿爾忒彌斯計劃,開始了雄心勃勃的新世紀載人登月計劃。
計劃分為三步走。
第一步,無人試驗飛船,第二步,環月飛行。
第三步,在2024年完成載人登月。
為什么會批準這項計劃呢?
因為特朗普的口號就是: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
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月,你甭管那是不是真的,起碼美國人讓全世界,以及他們自己都相信那就是真的。
這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民族自信,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也是從那時候開始發展,繁榮起來的。
所以既然想讓美國再次偉大,特朗普就說了,我們一定要重返月球!
結果現在呢?
還沒進行到第二步呢,這才一步半,送宇航員去空間站,沒想到就回不來了。
鬧出了這么大一個笑話。
所以沒辦法啊,美國宇航局不得不將原計劃中的2號和3號任務分別推遲到2025年9月和2026年9月執行。
他們還信誓旦旦的說:這絕對是最后一次延期了,2026年9月份一定登陸月球南極!
放心吧,我這里可以給你保證,2026年9月他們且登不上去呢。
估計過幾個月就要出來,我們再延一次,這絕對是最后一次了,2029年之前絕對登上月球。
然后等到了2029年。
呵呵,那時候特朗普就算當選,任期都結束了,新上來的總統一看這個計劃怎么這么費錢啊,絕對就給它砍了。
于是,等到了2030年,美國人民就和我們一樣,打開電視機,躺在家里的沙發上,觀看中國宇航員登月的現場直播。。。
到了那個時候,還需要歐美再給我們發適航證嗎?
到了那個時候,還需要再和那些美吹們辯論美國登月到底是真是假嗎?
不需要了。
因為這已經不重要了。
你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我們這絕對是貨真價實的,到時候咱多帶兩雙鞋上去,好好踩幾個腳印留在上面。
還有,等我們登上月球的那一天,你覺得好萊塢的那些科幻電影還拍的下去嗎?
科幻,科學幻想。
是根據有限的科學假設,比如某些東西的存在,某些事件的發生,在不與人類最大的可知信息量,比如現有的科學理論,有據可考的事件記錄沖突的前提下,虛構可能發生的事件。
簡單的說,科幻就是要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然后你再憑借想象力,虛構出來一部分東西。
因為宇宙飛船能上天,因為能登上月球,所以才會幻想以后登陸了火星之后會怎樣,才會有火星救援。
還有什么星際穿越,蟲洞。
甚至還跑到其他星球去跟外星人談戀愛……
可是你美國人現在連月球都上不去,你連載人飛船發射了,人都回不來了,空間站都下不了,這還科什么幻啊?
這不叫科幻,這叫脫離現實的網絡爽文,這叫無腦YY。
所以啊,當五星紅旗在月球上升起的那一刻,我們每個人都將熱淚盈眶。
屬于我們的時代終于到來了。
中國人的腳印,終于踏在了月球之上。
500年前,我們錯過了大航海時代。
導致了近代中國落后挨打。
我們在屈辱中,努力了這么久,就是想等一個機會。
我們要爭一口氣,不是想證明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要告訴全世界,我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現在,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浩瀚宇宙!
科技最終還是掌握在了文明手中!
為咱們偉大的祖國加油點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