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梧桐數據中心
本周IPO共審核4家公司,4家均獲通過。其中滬主板審核1家獲通過;創業板審核1家獲通過;北交所審核2家獲通過。
注:凈利潤為扣非歸母凈利潤
永杰新材主營業務為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鋁板帶和鋁箔兩大類。永杰控股持有公司47.86%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沈建國、王旭曙夫婦合計控制公司的69.24%的股權,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30,284.97萬元、715,007.56萬元、650,391.85萬元、373,209.31萬元。
雙瑞股份專業從事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特種材料制品、高效節能裝備、能源儲運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雙瑞科技持有公司54.53%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中國船舶集團通過雙瑞科技、武漢船機、青島雙瑞、廈門雙瑞、雙瑞控股、中船天津資本、七二五所合計間接持有公司71.07%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6,177.94萬元、133,586.31萬元、161,089.46萬元、74,317.46萬元。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奈何業績成長性欠佳。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領域3家可比公司2023年、2024年上半年/前三季度業績均不好,公司能逆大勢實現業績增長,合理性存疑;實控人為公司第一或第二大客戶,又是第一大供應商,對間接控股股東長期租賃18臺設備、還有金額較大的轉售業務;“銷售服務費+業務經費”占銷售費用的比例挺高;公司是2023年第一批被抽中接受現場檢查的企業之一,高管銀行流水及異常資金往來核查不充分。
林泰新材主營業務為汽車自動變速器摩擦片研發、生產和銷售。劉健合計控制公司1,157.85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4.93%),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劉健和宋蘋蘋系夫妻關系,二人合計控制公司1,160.35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5.00%),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155.11萬元、17,604.75萬元、20,656.02萬元、12,220.68萬元。自動變速器摩擦片市場份額大部分被美國和日本企業掌握,公司排名國內第三,但市場份額僅4%;報告期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逾50%,招股書“豁免披露”信息較多;報告期各期存境外第三方回款,主要原因系外匯/貿易/經濟管制;報告期內,公司其他業務收入-廢料的毛利金額分別為0.22萬元、14.21萬元、-9.98萬元,以及0.22萬元,毛利金額較低。
天工股份主營業務為鈦及鈦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天工投資直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朱小坤、于玉梅及朱澤峰通過天工投資間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朱小坤直接持有公司2.47%的股份。朱小坤擔任公司董事,朱澤峰擔任公司董事長,朱小坤與于玉梅為夫妻,朱澤峰為二人之子,三人共同為公司實際控制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8,257.03萬元、38,330.23萬元、103,510.96萬元、40,688.98萬元。
一、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信息
公司專業從事鋁板帶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主要包括鋁板帶和鋁箔兩大類。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3年8月,2011年9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為14,752萬股,擁有5家全資子公司,無參股公司和分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員工總計1,438人。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股人
永杰控股持有公司47.86%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
沈建國、王旭曙夫婦通過永杰控股控制公司47.86%的股權,沈建國直接持有公司20.51%的股權,通過杭州望匯控制公司0.87%的股權,合計控制公司的69.24%的股權,沈建國、王旭曙夫婦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三)報告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630,284.97萬元、715,007.56萬元、650,391.85萬元、373,209.31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677.23萬元、36,564.81萬元、24,661.19萬元、16,331.36萬元。
(四)審議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1.請發行人代表:(1)說明報告期內公司存貨規模、存貨結構、存貨周轉率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比較情況及合理性;(2)結合報告期內鋁錠價格波動、在產品核算、產品銷售價格、跌價測算過程以及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差異情況等,說明報告期各期末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充分性。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2.請發行人代表結合與主要貿易商業務開展情況,說明貿易商收入是否真實,收入確認時點是否準確。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二、中船雙瑞(洛陽)特種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信息
公司是專業從事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特種材料制品、高效節能裝備、能源儲運裝備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銷售的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收入來源包括民品與特種領域兩個類型,其中特種領域主要涉及膨脹節、特種材料鍛件、高壓氣瓶等產品,應用于艦船制造等國防建設相關領域。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5年11月,2022年4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為32,000萬股。截至2024年6月末,員工總計1,038人。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股人
雙瑞科技持有公司54.53%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中國船舶集團通過雙瑞科技、武漢船機、青島雙瑞、廈門雙瑞、雙瑞控股、中船天津資本、七二五所合計間接持有公司71.07%股份,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三)報告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26,177.94萬元、133,586.31萬元、161,089.46萬元、74,317.46萬元,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9,237.39萬元、8,551.94萬元、10,232.09萬元、5,001.16萬元。
(四)主要關注點
1、公司堅持“創新驅動”,奈何業績成長性欠佳
招股書“發行人板塊定位情況“”披露:公司“創新驅動”戰略。公司建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5個省級研發平臺以及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并與高校、科研院所、工程設計院、大型企業等單位構建了產學研用開放合作的科技創新平臺。公司自成立之初即帶有科研創新的內在基因。
公司預計2024年全年將實現營業收入16.40-17.85億元,同比增長1.81%-10.81%;預計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05-1.16億元,同比增長2.62%-13.37%。
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從2021年的0.9237億元到2024年的1.05億元-1.16億元,復合增長率也只有4.40%-7.90%。
公司本次創業板IPO所適用的上市標準為:“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6,000萬元”。
公司雖然符合上述上市標準,但創業板的定位是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公司報告期成長性不佳,未來成長性也沒有良好預期,這樣的公司申報IPO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公司業務比較傳統,又分三大主導產業和兩大新興產業,實際上更適合申報主板。奈何公司扣非凈利潤剛1億出頭,踩線主板最低標準,只好申報凈利潤標準較低的創業板。
2、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領域3家可比公司2023年、2024年上半年/前三季度業績均不好,公司能逆大勢實現業績增長,合理性存疑
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來自5個板塊: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特種材料制品、高效節能裝備、能源儲運裝備。其中,橋梁安全裝備為主要業務,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為公司貢獻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7.73%、44.88%、43.88%及45.54%。公司第二大業務為管路補償裝備,報告期分別貢獻公司總營收的26.46%、22.32%、20.50%及23.04%。報告期,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合計貢獻營收的比例分別為74.19%、67.20%、64.38%及68.58%。
招股書中,公司選取了新筑股份(002480)、海德科技(835415)、航天晨光(600501)、應流股份(603308)等4家公司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其中新筑股份、海德科技的可比業務領域都是橋梁安全裝備。
海德科技是新三板掛牌公司,2022年、2023年、2024年1-6月營業分別只有1.3878億元、2.1651億元及0.7351億元,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274萬元、1187萬元及600萬元,規模太小,與公司可比價值很低。
新筑股份2023年、2024年1-9月營業收入雖然同比增長,但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4756億元、-2.7057億元。
管路補償裝備業務可比公司航天晨光2023年營業收入為38.1769億元,同比下降7.9063%,扣非歸母凈利潤為5036萬元,同比下降10.91%。2024年1-9月營收為13.0262億元,同比下降45.83%,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7312億元,同比下降1470.08%。
公司前兩大業務橋梁安全裝備、管路補償裝備的可比公司3家2023年、2024年上半年/前三季度業績都不好,為什么發行人2023年、2024年營收、扣非凈利潤能逆行業大勢同比都能增加?合理性存疑。
3、實控人為公司第一或第二大客戶,又是第一大供應商,對間接控股股東長期租賃18臺設備、還有金額較大的轉售業務
2021年、2022年,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船舶集團均為公司第一大客戶,分別貢獻收入11.53%、14.22%,2023年及2024年1-6月,均為公司第二大客戶,分別貢獻收入15.75%、14.64%。
實際控制人中國船舶集團還是公司第一大供應商。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公司向中國船舶集團采購金額占總采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13.52%、14.08%、14.05%及10.33%。
雖然報告期公司對實際控制人的關聯銷售、關聯采購均低于20%這條紅線,但實際控制人既是第一、第二大客戶,又是公司第一大供應商,自然對公司業務獨立性有一定的影響。
向間接控股股東長期租賃18臺設備、還有金額較大的轉售業務。
雙瑞科技持有公司股份54.53%,是公司的控股股東。七二五所持有雙瑞科技100%的股權,又直接持有公司0.80%的股份,因此七二五所直接和間接持有公司55.33%的股份,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在租賃七二五所18臺機器設備的情形,主要分布在管路補償裝備、特種材料制品、能源儲運裝備、橋梁安全裝備四個產業。報告期內,按照產品生產是否使用上述租賃設備測算,公司租賃上述租賃設備產生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70%、9.03%、6.29%和6.10%。鑒于上述租賃設備需要履行完畢相應的審批手續后方可處置,經公司與主管部門溝通確認,公司短期內無法購買上述18臺機器設備,公司擬長期租賃相關設備至租賃期滿。
報告期內,發行人向七二五所銷售金額分別為12081萬元、16906萬元、24126萬元和9327萬元,呈現上升的趨勢。七二五所除自身研發及組裝設備使用外,大部分產品轉售至其他客戶。為進一步增強獨立性,發行人將通過七二五所轉售的訂單轉為與客戶獨立簽署訂單。鑒于發行人成為客戶供應商需要一定周期,如獨立承接所需時間較長或存在困難,將對發行人該類業務造成不利影響。
公司與實際控制人及下屬企業的關聯交易、同業競爭是IPO上會前審核中心意見落實函重點關注的問題。
4、“銷售服務費+業務經費”占銷售費用的比例挺高
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6月,公司銷售服務費、業務經費合計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分別為55.78%、50.08%、47.89%及51.25%。銷售服務費為銷售服務商提供市場拓展、信息搜集、產品推廣、客戶維護、回款催收等服務收取的費用。業務經費主要為辦公、差旅、招待、會務等。銷售服務費+業務經費占銷售費用的比例如此之高,公司經營是創新驅動還是“銷售服務費+業務經費”驅動?
大多數企業IPO銷售費用中都會列出業務招待費,公司單獨列了包含招待費的業務經費,名字好聽一些,這算是一個創新!畢竟國有企業業務招待費用會讓人有不好的聯想。
公司2021年銷售服務費2528萬元,明顯高于2022年的1954萬元、2023年的1775萬元。
公司解釋:在橋梁安全裝備產業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的下增加了銷售推廣、回款等方面服務的支出。管路補償裝備產業基于自身過硬的產品實力、結合市場推廣服務取得多個大項目,相關的銷售服務費增加。
第二輪問詢“問題3:關于本部橋梁支座收入下滑”中,審核中心詢問公司:結合報告期內銷售費用的具體構成情況,簡要說明報告期內發行人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情形。
5、公司是2023年第一批被抽中接受現場檢查的企業之一,高管銀行流水及異常資金往來核查不充分
2023年1月6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的2023年第一批IPO企業信息披露質量抽查抽簽中,公司成為被抽中的5家企業之一。
首輪問詢里的不少事項都提及現場檢查發現的問題。
問題11“關于財務規范性等其他財務問題”:(4)經對2019年至2022年6月關鍵人員流水核查發現,公司存在一名高管賈某向8名員工轉賬30.66萬元、一名中層員工胡某向13名員工轉賬114.59萬元的情況,公司解釋前述兩名高管及中層向員工轉賬資金往來主要為因公和私人借款,但公司有因公備用金借款制度用于滿足員工出差用款需求。在檢查組進場前,賈某相關資金往來已全部還清,胡某除少量現金還款無法核查外,大部分款項處于未償還狀態。檢查組進場后,保薦機構就此進行了補充核查,其中胡某的因公借款在2023年4月9日一天內通過各借款員工銀行賬戶向其銀行賬戶轉賬完成了集中還款。
問題20“關于獨立性及關聯交易”
問題21“關于中介機構的核查程序及執業質量”:
(4)高管銀行流水及異常資金往來核查不充分。經檢查發現,中介機構未充分檢測識別1名董事、1名監事提供賬戶的完整性,共計2個賬戶未核查;未獲取5名董事監事、2名曾任職高管、11名曾任職董事監事銀行賬戶流水。且公司部分高管存在大額現金存取款、親屬大額資金往來、向關聯方購置房產、向個人繳納大額學費、朋友大額資金拆借等大額資金往來情況。中介機構未針對公司高管銀行賬戶完整性、異常資金往來進行進一步核查程序。截至現場檢查結束前,部分高管仍未配合中介機構向檢查組提供核查證據涉及銀行流水金額為716.24萬元。
(五)審議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關聯交易與獨立性問題。根據發行人申報材料,發行人是在間接控股股東七二五所相關研究室基礎上組建而成。報告期內,發行人向實際控制人中國船舶集團及其下屬企業采購和銷售金額均較大,采購金額占營業成本的比例分別為13.52%、14.08%、14.05%、10.33%,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12.65%、15.27%、17.10%、16.04%;發行人還存在與中國船舶集團下屬企業合作研發的情況。
請發行人:(1)說明報告期內與實際控制人及其下屬企業同時存在較大金額采購和銷售的原因及合理性,相關采購、銷售產品的定價是否公允;(2)說明報告期內與實際控制人及其下屬企業合作研發的具體情況,發行人的研發體系是否健全,研發創新活動是否依賴實際控制人及其下屬企業的技術支持,發行人是否具備持續自主創新和響應市場需求的能力;(3)說明上述關聯交易是否影響發行人的經營獨立性,以及未來為減少關聯交易的具體措施。同時,請保薦人發表明確意見。
三、江蘇林泰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信息
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自動變速器摩擦片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專精特新企業,主要產品為自動變速器濕式紙基摩擦片和對偶片。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5年6月,2021年3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為3,315萬股,擁有2家控股子公司、1家分公司,無參股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員工總計247人。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股人
劉健直接持有公司835.79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5.21%),通過愛思達間接控制公司262.13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7.91%)并通過無錫鎏泰間接控制公司59.93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81%),合計控制公司1,157.85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4.93%),為公司的控股股東。
劉健和宋蘋蘋系夫妻關系,宋蘋蘋直接持有公司2.5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0.08%)并通過愛思達間接持有公司112.32萬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3.39%)。劉健與宋蘋蘋合計控制發行人1,160.35萬股股份(占發行人股份總數的35.00%)。自2021年1月1日至今,劉健擔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宋蘋蘋擔任公司董事,二人對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有較大的影響,劉健和宋蘋蘋夫婦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三)報告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3,155.11萬元、17,604.75萬元、20,656.02萬元、12,220.68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81.34萬元、2,299.82萬元、4,308.48萬元、2,816.22萬元。
(四)主要關注點
1、國內第三,但市場份額僅4%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濕式紙基摩擦片行業的市場份額情況為:日本達耐時、博格華納和恩斯克華納、林泰新材、日本富士離合器、日本愛信和德國舍弗勒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8%、42%、4%、3%、2%和1%。目前,自動變速器摩擦片市場份額大部分被美國和日本企業掌握,公司排名國內第三。
報告期內,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中主要應用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純電動汽車(BEV)領域,具體收入實現情況如下表所示:
如上表,2021年至2023年,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4%、2.07%和3.33%。2024年1-6月,公司產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收入達2,501.94萬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增長至22.53%。
2、報告期前五大客戶收入占比逾50%,招股書“豁免披露”信息較多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與主要客戶的合作背景及歷史、交易情況如下:
報告期各期末以及目前主營業務在手訂單中自動變速器摩擦片的數量、金額(含稅),各期新簽訂單中自動變速器摩擦片數量、金額(含稅)情況具體如下:
此外,信息披露涉及客戶信息等事項豁免披露內容較多,
諸如此類情況比比皆是,確屬不常見。
3、報告期各期存境外第三方回款,主要原因系外匯/貿易/經濟管制
發行人境外各銷售區域對相關產品的需求變動情況如下:
報告期公司存境外第三方回款事項,交易所問詢到:說明各期境外第三方回款的金額及占比,境外第三方回款涉及的具體交易對象、交易事項、時間及金額等情況。
據回復,報告期各期第三方回款金額及占比情況列示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第三方回款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7%、2.81%、4.86%和3.49%。
報告期各期第三方回款涉及的具體交易對象、交易事項、時間及金額、第三方回款的原因等情況列示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第三方回款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57%、2.81%、4.86%和3.49%,其中因外匯/貿易/經濟管制導致的第三方回款占比為81.47%,公司第三方回款的具體方式及原因主要如下:
(1)外匯/貿易/經濟管制:公司主要第三方回款客戶為俄羅斯、埃及、烏克蘭等外匯管制國家,以及俄羅斯、敘利亞、伊拉克、委內瑞拉等在內的被美國經濟制裁國家的客戶。這些國家存在嚴格的外匯管制、國際結算不便、外匯額度限制等問題,為確保資金順利結算,該類客戶通過第三方機構向發行人進行付款,具有商業合理性和必要性。
(2)資金結算便利性、節省操作流程和財務費用:部分境外企業客戶考慮到資金結算便利性、節省操作流程和財務費用等原因,選擇通過第三方機構或委托其關系密切自然人、集團內關聯公司等關聯方向發行人進行付款,具有商業合理性和必要性。
4、邊角料收入占比較高
報告期內,公司其他業務收入的構成情況如下:
報告期內,公司廢料銷售收入分別為1,182.20萬元、1,636.33萬元、1,664.00萬元和851.35萬元,其他業務收入構成中主要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邊角料及其他零星廢料。
報告期各期,生產過程中邊角料的投入產出情況如下表所示:
報告期內,公司其他業務收入-廢料的毛利金額分別為0.22萬元、14.21萬元、-9.98萬元,以及0.22萬元,毛利金額較低。
(五)審議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1.關于業績增長真實性和可持續性。請發行人:(1)說明報告期內濕式紙基摩擦片、對偶片銷量及單價提升與下游客戶變動趨勢是否匹配。結合固定資產、人員、技術等關鍵資源要素的變動情況以及產能利用率、產銷率的變動情況,說明前述產品業績持續快速增長的合理性。(2)對比分析報告期發行人鋼材、濾紙等主要原材料采購價格及公開市場價格變動趨勢,說明主要原材料價格及單位耗用量變化對毛利率產生的影響。(3)結合今年以來傳統燃油車零售出廠價格下調情況,說明對發行人現有產品價格、毛利率的沖擊,是否存在進一步下調價格并對發行人盈利能力構成不利影響的風險。請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補充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2.關于市場空間。請發行人說明拓展增量市場、境外市場面臨的機遇挑戰,公司在獲得客戶、拓展市場方面的舉措及成效。說明 “國內企業中(不含國外企業在國內的公司)為乘用車批量配套提供濕式紙基摩擦片的企業僅有林泰新材”的認定依據。請保薦機構補充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3.關于技術來源及研發費用。請發行人說明自動變速器濕式紙基摩擦片核心技術來源,是否存在知識產權糾紛,實際控制人是否存在違反競業限制的情形。請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補充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四、江蘇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基本信息
公司主要從事鈦及鈦合金材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將原材料海綿鈦與其他金屬元素通過配比、熔煉、鍛造及各種精加工工序,制作成能最大程度發揮鈦及鈦合金材料技術性能的產品。
公司前身成立于2010年1月,2015年8月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發行前總股本58,660萬股,擁有1家控股子公司,無參股公司。截至2024年6月末,員工總計412人。
(二)控股股東、實際控股人
天工投資直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為公司控股股東。
朱小坤、于玉梅及朱澤峰通過天工投資間接持有公司75.58%的股份,朱小坤直接持有公司2.47%的股份。朱小坤擔任公司董事,朱澤峰擔任公司董事長,朱小坤與于玉梅為夫妻,朱澤峰為二人之子,三人共同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三)報告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28,257.03萬元、38,330.23萬元、103,510.96萬元、40,688.98萬元,扣非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253.30萬元、6,401.26萬元、16,949.48萬元、10,408.90萬元。
(四)審議會議提出問詢的主要問題
1.關于發行人期后收入下滑。請發行人:(1)列示 2023 年 7 月至 9 月和 2024 年 7 月至 9 月線材銷量及同比變動情況,說明線材銷量變化的原因,客戶對消費電子用線材在 ESG 方面提出更高要求對線材銷售的影響是否持續到 2024 年下半年。(2)結合客戶對 ESG 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下游消費電子領域市場需求等情況,說明發行人 2024年以來線材銷量下滑是否為經營環境變化所致。(3) 如經營環境發生變化,說明變化的時間節點、趨勢方向及對發行人的具體影響及正在采取或擬采取的改善措施。(4)結合盈利預測情況,說明銷量和收入下滑趨勢是否扭轉,是否仍存在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不利影響的事項。請保薦機構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2.關于業務能力及持續性。請發行人:(1)結合主要產品的銷售情況和出貨量,說明報告期各期及期后發行人產品銷售與終端產品的銷量是否具有匹配性,報告期后收入下滑是否因為客戶采購競爭對手產品所致。(2)說明純凈化熔煉技術、短流程加工工藝的技術壁壘和可替代性,發行人是否存在其他潛在競爭對手。(3)運用客觀數據審慎測算第二代鈦材邊框手機對相應鈦材的需求量,結合鈦材在消費電子領域的應用趨勢、鈦材手機的出貨量、消費電子用戶的消費習慣、行業競爭情況、發行人對主要客戶的供應份額變動情況等,說明發行人主要產品的下游需求和市場空間。(4)發行人是否采取有效措施減少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發行人是否具備獨立面向市場獲取業務的能力。請保薦機構核查并發表明確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