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八年,國民黨在與我軍的作戰中屢次受挫,傷亡慘重。隨后蔣介石在華東地區調集了十萬軍隊,在濟南設下了一個包圍圈,企圖用這種辦法,把我們華東和華北兩個解放區的連線完全切斷,山東自古就是一個重鎮,而濟南又是山東的省會,蔣介石深知濟南這個大城市在,他仍有能力繼續頑抗,而濟南一失守他就再也沒有機會了。當時濟南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面對十萬國民黨敵軍的嚴陣以待,濟南之戰的勝利是何等的艱難啊。那么濟南之戰最后戰果如何呢?期間又發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
當時許世友知道這一仗的重要程度,接二連三地開會制定策略,最終經過商討和匯報,正式決定三個月內攻下濟南,而聶鳳智也在會上表態:“我軍不出三個月,就能攻下濟南。”一聽這話所有的士兵都朝聶鳳智那邊望去,其中一個人說:“濟南是華東戰線上的最后一個大城,老蔣在那里駐扎了十萬軍隊,那是國民黨的底線,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還有人說:“聶鳳智擅長速戰速決,但這次我們要攻濟南,敵人是國民黨十萬大軍,三個多月都未必能夠用,還要更快未免也太小看敵人了吧?”
在眾人的質疑聲中,聶鳳智靜靜地坐在那里沒有反駁,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許世友看著聶鳳智,問道:“你怎么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聶鳳智緩緩起身,高聲道:“依我之見,我們只需十五天,至多二十天,便可攻下濟南!”接下來,眾人議論紛紛,有的人站在聶鳳智這邊,有的人站在另一邊。聶鳳智經過一番激烈地爭論使大部分反對者都被說服。
許世友等人最后也覺得聶鳳智說得有幾分道理,雖說風險很大,但只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再嚴格按照計劃行事,我軍的把握就大了不少。但是濟南之戰關系重大由于各方利益,聶鳳智最后沒有把主攻的任務交給聶鳳智,讓他只是在東線上助攻就好。當時聶鳳智心中有些不滿,暗暗嘀咕,既然大家都認為我說的是對的,為何還不讓我來做主力。
聶鳳智深知進攻濟南有多困難,他之所以提議在二十日內攻下濟南,并非想要博取眼球,而是想著快速解決戰斗。假如我們真像三個月前那樣,不緊不慢地進攻,很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們才剛把對方的防御力量撕開一個缺口,還沒有來得及做出任何反應,對方就會改變防御戰略。畢竟濟南的十萬國民黨軍隊也不是省油的燈。
聶鳳智在會議結束后,就返回了縱隊指揮部,為了激發大家的斗志,聶鳳智在向上級下達指令之前,作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的決定。聶鳳智開始捏造事實,他拿起一支鋼筆,將助攻兩個字,變成了主攻,他拿起修改后的指令仔細地讀了一遍,說:“這就對了,沒有人能看出破綻!”
聶鳳智還沒來得及正式下達命令,他手下的師長們就已經知道了助攻的消息,接到命令之后,他們就感覺到了不對勁紛紛打電話過來詢問。聶鳳智也是藝高人膽大,他嘿嘿一笑道:“這是指揮部的指示,我還會弄不清楚嗎,況且咱們縱隊打仗那么多次,哪次打過助攻?”聶鳳智三言兩語,就把所有的師長都給震懾住了。
聶鳳智在開戰之前,第一個上臺講話,然后是團長、營長和幾位戰斗英雄。和聶鳳智猜測的一樣主攻這個詞,徹底激發了所有人的斗志,整個動員會議,都是那么的熱烈,當時許世友、譚震林等人也都來了,聽到聶鳳智手下的人齊齊喊了一句主攻,許世友和譚震林聽得一頭霧水。許世友心想,聶鳳智這支隊伍分明是助攻,為什么大家都說主攻,是不是指揮出了問題?
許世友向譚震林匯報了這件事,譚震林又給指揮部打了個電話,了解了一下情況,譚震林道:“指揮部下達的指令沒錯,聶鳳智就是助攻,要是出了問題,那就是聶鳳智那邊出問題了!”許世友對聶鳳智的性格非常了解,立即趕往聶鳳智的指揮部。聶鳳智一進來,許世友就扯著嗓子喊道:“聶鳳智同志,你真是好大的膽子,在這種緊要關頭,你居然敢更改軍令!”沒等聶鳳智開口,許世友又接著道:“你要再這樣胡鬧,我可要好好教訓你了!”聶鳳智胸有成竹,等許世友冷靜下來后才道:“我擅自更改了軍令,就是為了讓士兵們全力以赴。”聶鳳智刻意地換了一種語氣:“我們要真是助攻,對方肯定會迅速發現我們的主力在哪,可是我們若是全力出擊,恐怕對方就會一頭霧水,若是對方一亂,我方再乘勢夾擊,我們的勝算就會更大!”
聶鳳智面帶微笑,語氣溫和,想要勸服許世友,許世友果然被說服了,聶鳳智這話倒也合情合理。許世友從指揮部里走了出來,對聶鳳智說道:“這件事是你一手造成的,只能成,不能敗,否則你聶鳳智可就慘了!”聶鳳智微笑道:“當然這一仗,我有十足的把握,首長您就別擔心了!”濟南之戰正式開始,聶鳳智麾下的將士認為自己是主力,因此個個奮勇作戰,儼然一副要與敵軍決一死戰的姿態。敵人真是一頭霧水,我們的主力部隊,還有聶鳳智的這一隊,都在浴血廝殺,把敵軍嚇破了膽,手忙腳亂。因此濟南之戰,我們的勝利時間又縮短了,比聶鳳智所說的十五天還短。
濟南之戰勝利后,一名被抓的國民黨軍官在城里問道:“我打仗這么多年,這次完全亂了套,你解放軍進攻的主力是哪個?”聶鳳智走上前去,在那名國民黨軍官的肩頭上輕輕一拍,微笑道:“這是機密,你們就把它當作雙主力戰略吧!”一九四九年三月,我軍攻破長江防線,消滅了大批敵軍,剩余的敵軍向上海撤退,蔣介石調集了各路人馬,最后上海的駐軍達到了二十萬。上海當時由國民黨將軍劉昌義率領51軍駐守,當時我們并沒有和劉昌義正面交戰,而是采取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策略,而劉昌義比較特殊,很有可能會投降。那劉昌義怎么會投降呢?這是因為劉昌義和51師并非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的主力,所以經常被人瞧不起,經常被稱為雜牌軍。
這種排擠,一次兩次也就罷了,若是常年如此,劉昌義自己都有些吃不消,更不用說手下的那些士兵了。劉昌義喃喃道:“我們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戰斗的,都是出力的憑什么其他人都是吃肉,只有我劉昌義的五十一軍團喝湯?”劉昌義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慢慢地和我們的一些地下組織建立了聯系,久而久之劉昌義投降的機會就越大。湯恩伯的主力被我軍殲滅后,他率領手下乘船逃跑,而劉昌義則肩負著更為重大的軍事使命。劉昌義也不是笨蛋,自然明白湯恩伯這是要把自己往背上推,如今劉昌義率領的都是人家的正規軍,劉昌義也不可能命令他們去沖鋒陷陣,而且劉昌義也沒有實權,一時間進退兩難。
在之后的幾天里,劉昌義在心中記恨湯恩伯的惡毒,同時也在到處尋找和人民解放軍接觸的機會。我軍的羅維道同志立刻找到了可以聯絡劉昌義的人,羅維道向聶鳳智匯報了劉昌義的情況。聶鳳智在仔細斟酌之后,答應了劉昌義的投降條件,此后聶鳳智在與敵軍作戰時,始終把自己的火力集中到了國民黨正規軍的身上。有時我軍與劉昌義的軍隊發生沖突,聶鳳智往往會手下留情,久而久之劉昌義就漸漸明白了我們的意圖。于是劉昌義投降的計劃就這么展開了,等到聶鳳智把國民黨的正規軍都揍了一頓之后,劉昌義才意識到危險。劉昌義當時就覺得,自己要是再不有所動作,不主動聯絡對方恐怕下一個倒霉的就是自己了。
經過不懈的努力,劉昌義與聶鳳智終于搭上了話,電話中聶鳳智說道:“你的處境只有兩個選擇,一是放棄抵抗,我們會善待俘虜,二就是被我們打得片甲不留!”劉昌義沒有說話,聶鳳智接著說:“你可要想清楚了你帶領軍隊反抗,是個什么結果,如果你歸降你的功績會被載入史冊,你的士兵也會對你感恩戴德!”劉昌義不知道聶鳳智是不是在說謊便問道“你剛才說的話,是上面的意思,還是你自己的意見?”聶說:“是陳毅將軍讓我轉達給你的。”劉昌義一聽陳毅將軍的話,就有些相信了,他知道陳毅的地位很高。
而聶鳳智的話起到了作用,劉昌義聽到后連忙說:“我這就去找你!”掛了電話,聶鳳智很是滿意,他感覺自己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旁邊的副官焦急地說道:“陳毅將軍可沒有這么說,我們也沒有手令,劉昌義要是來了,我們怎么交代?”聶鳳智淡淡道:“這還不簡單,現在形勢緊急,你代陳毅同志去寫吧!”等副官寫完了投降的手令,聶鳳智又對另外一個人說:“你趕緊出去,到附近找一根蘿卜!”等所有環節都處理好了之后,對方果然來了,聶鳳智從樓上走了下來,一臉的傲氣,把劉昌義嚇得不輕,之后劉昌義很認真地回答了聶鳳智的問題,聶鳳智也宣布陳毅將軍的命令。
對方哪知道投降的命令是偽造的,上面的印章也是用蘿卜刻的,聶鳳智露出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于是投降的命令就變成了真的,劉昌義被聶鳳智嚇得不輕,這種時候也沒辦法分辨出是真是假,急急忙忙地拆開一看,就信以為真。聶鳳智放下心來,一個年輕的戰士為劉昌義斟了一杯茶,兩人坐下閑聊,聶鳳智把我們的方針說了一遍,劉昌義聽得很仔細。隨后劉昌義率領51軍的士兵撤離,我們成功占領了敵區。后來聶鳳智鼓起勇氣,把他偽造的投降命令和用蘿卜刻印的事告訴了陳毅。陳毅哈哈一笑道:“聶鳳智同志,你真是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偽造軍令?”聶鳳智聞言,也跟著陳毅哈哈大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