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正是四川軍閥混戰的時候,同期也發生了盧溝橋事變,眾人眼見日本軍隊的所作所為越來越過分,川軍中的軍閥們立即停止了內戰,四川王劉湘主動向國軍請纓,要求出川抗日。那么劉湘在這場戰爭中發揮得如何?他最后會是什么結局呢?他又說了哪八個字讓后人記憶猶新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
劉湘1888年7月1日出生在四川省大邑縣的一個富貴之家,劉湘從小就不喜歡學習,整天昏昏欲睡,還經常流鼻涕,看起來就像不像個學習的料,被同學們稱為莽夫,但是家里人都希望他能考個好成績。為劉湘從小就有了成為一名英雄的夢想,十七歲的時候,他就背著家人偷偷考上了四川的軍校,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從軍生涯。
七七事變后,七月十四日劉湘主動給國軍打了一封電報,說要動員全國人民,同日寇作戰,后來他又召集四川各軍一起準備,四川人民接到劉湘的命令,立刻就加入了到部隊,但是又有一個嚴峻的問題出現了,他們沒有得到任何的軍餉,于是他給蔣介石打了一個電話,得到的回應卻是讓他自己想辦法,四川本地的民眾們,一聽到有人帶頭打日本人了,大家紛紛捐款,就算是乞丐也捐出了自己的全部積蓄,劉湘看到了人民的強大,也看到了人民的決心,就這樣在四川的全體民眾齊心協力下,川軍最終湊齊了五十多萬大洋。
一九三七年九月五日,當地舉行了川軍歡送儀式,成都少城公園里人頭攢動,旌旗招展,川軍的一名老者得知自己的兒子也參軍了,便為自己的兒子題寫了一面旗,在旗的正中央,寫著“死”字。第一次出川的將士有三十萬大軍,他們兵分三路開赴前線,他們的首戰就是淞滬戰役,這是抗日時期最大規模的一次戰役。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他們穿著草鞋扛著大刀,手里拿著老舊的裝備,一天要走上百公里,到了湖南然后再坐火車。42天后他們第一時間就來到了淞滬戰場,他們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就直接投入到了淞滬的戰斗中。當時日本的軍隊裝備先進還有飛機和戰車,反觀川軍的裝備確實是略顯寒酸,但是就在敵我差距如此之大的情況下,他們用身體筑城墻,擋住了敵人的一波波攻勢,二十軍的主力最后只剩下600人不到,可見戰役的慘烈程度。
蔣介石在戰后對川軍進行了嘉獎,許諾他們會優先給川軍增兵,并且發放最先進的武器,但事實上,在戰爭結束后,川軍并沒有獲得任何的補給與裝備,他們的衣服都是出川的時候穿舊衣服,武器也是最簡單的。那個時候,川軍每個人手里都只有三五顆手雷和三十多顆子彈,面對日本人的時候,他們只能用槍的底部去戰斗,條件寒酸的情況下,更不要說醫療兵和戰地醫院了,那些重傷的士兵,誰也顧不上只能任由他們自生自滅。
可是戰事吃緊,根本給不到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戰后他們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太原,他們剛剛抵達太原,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派到了娘子關參戰,最后娘子關失守,川軍退回太原,此時的川軍,已經有一半的戰士犧牲在了前線,此時川軍沒有一個單位的編制是完整的。但是川軍憑借著敢打敢殺的精神,又在滕縣打了一場硬仗,經歷了滕縣這慘烈的戰爭,川軍全部犧牲。
而1938年滕縣之戰,川軍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川軍的裝備是七九步槍、手榴彈、大刀和土制長槍。而敵軍裝備的都是現代武器,雙方實力相差太大了,如果是在正常情況下,日軍一個師團就能讓我們毫無還手之力,這樣的戰斗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一場血雨腥風。
1938年藤縣的防御戰正式打響,一開始45軍占據了藤縣在那里建立了防御工事,趁著下雪的時候發動了一次突襲,擊傷了一些日本人,然后派出了一支部隊與日軍開始打游擊戰。當時日軍有不少中將和士兵都被我軍擊斃,我軍還繳獲了大量的日本軍火,這讓駐守在這里的川軍士氣大振,眼看著日本人的援軍即將抵達,藤縣的局勢也越來越緊張,三月九日軍援軍抵達,開始對滕縣發動總攻,出動了大量的飛機和火炮,對藤縣展開了一場瘋狂的轟炸,隨后又發動了一輪激烈的攻擊,雖然對方的攻勢很猛,但是川軍還是頑強的抵擋了下來,擊退了對方的幾次攻擊也讓45軍損失慘重。
三月十日,王銘章帶領一、二師抵達藤縣,立即下令,在藤縣以北十五公里處的北沙河布下一道防御工事,并下令366旅鎮守側翼防止日本人從側翼發起進攻,數日之后日軍出動大量火炮、坦克車、步兵在戰斗機的掩護下,分成四個方向來襲。日本人向川軍的第一個據點發動了總攻,日本人的攻勢十分猛烈,川軍不得不用迫擊炮向日本人開火,才延緩日本人的前進速度,但是因為他們的裝備實在是太差了,在日軍突然出現的坦克、飛機面前,他們毫無還手之力甚至傷亡慘重。
一天時間過去,敵人占據了一大片區域,但主力位置卻被川軍占據,敵人吃了敗仗,決定繞路。十五號下午,敵軍又派出了更多的軍隊,一部分攻擊主戰場,另有一萬多人從東面繞了過來,繞到了川軍的后方。那時候川軍就發現了日本人的意圖,但是這一次的大戰非常的激烈,大量的軍隊都被抽調到了前線,藤縣的軍隊中,能夠拿著武器的人,還不到3000人,面對后方這一萬名全副武裝的敵人,這一戰的慘烈程度可想而知。
一九八三年三月十六日,日本人的主力部隊終于來到了藤縣,他們用八門重型火炮,一共發射了三千發炮彈,在城墻的東南角打出了一個大窟窿,然后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這時守在城墻上的川軍已經嚴陣以待,日本人一沖進去,守軍就用手雷堵住了缺口,將日本人打得落花流水,從早上十點到晚上十點,日本人連續五次進攻,都被川軍打了回去。
連續五次的失利讓敵人失去了耐心,尤其是得知在城里的守軍并不是國軍,反而是一支裝備簡單的川軍,這更是讓他們顏面盡失。這樣的情況下,日本人又發起了一次進攻,終于攻進了城里,占據了東邊的城墻。可是日本人還未來得及歡慶,川軍便組織了反擊,不但奪回了失地,還消滅了大量沖入城中的敵軍,至此日軍的六次攻擊都以失敗告終,區區一座小城,反而成為了日本軍隊前進的障礙,讓日本人難以前行。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七日,黎明時分,敵人又一次向滕縣發起了猛攻,他們首先出動數十架重型轟炸機,如蜂群般向川軍陣地展開轟炸,炮彈如雨點般落下。一時間滕縣城內到處都是爆炸聲,不斷有士兵倒下。下午兩點,日本人用十二門重機槍轟擊南城墻,同時用飛機轟炸南關的防御工事,在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守軍不得不向城里撤退,到了下午三十萬日本人攻占了南城墻,很快就又攻占了東關,當時川軍已經很久沒有增援了,根本無法抵擋敵人的攻擊,下午五點西城門也被敵人攻破了。
他們的炮火全部對準了城市中央,王銘章不得不轉移到了火車站,在他獨自一人路過燈廠的時候卻被敵人發現了,槍林彈雨下王銘章也犧牲了,他在臨死前,他還在吶喊著要戰斗到最后一刻,川軍的指揮官已經死了,但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和日本人進行了一場激烈的決戰,直到18號下午,川軍全部陣亡,滕縣的防御戰才落下了帷幕。
藤縣之役,川軍在王銘章的指揮下,浴血三日半步不退,全部將士英勇殉職,沒有一人投降,引起全國人民的敬佩。王銘章就是在這一戰中被封為了上將,在這場戰爭之中川軍的士兵是最勇敢的,但他們的結局也是最慘烈的。而發起川軍的劉湘胃病本來就很重,經常吐血,他的朋友們都勸過他保重身體,但是都無濟于事。他仍然要帶兵打仗,他對多年的內戰一直耿耿于懷,這是一次洗刷自己的恥辱的機會,劉湘最終因為病情復發而被送進了醫院。當他從昏迷中蘇醒過來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前線的情況,護士告訴他南京淪陷了,他馬上說道:“我要是沒有昏迷,南京還能再守幾天。”
沒過多久48歲的劉湘因病去世,臨終時寫了一封遺書,鼓勵全國人民要戰斗到底,抗日不成,誓不回川,劉湘說的就是這八個字,也讓后人記憶猶新,他是一個英雄,四川人民也沒有讓劉湘失望,到了后期很多地方都缺兵,四川的老百姓派自己的十五六歲的孩子就上了戰場,根據統計當年的三百五十五萬士兵,川軍占到了五分之一。我們一定要銘記他們的功績。
1937年劉湘率軍出川抗日,臨行前說了八個字,后人記憶猶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