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在電視劇或多或少都聽說過白血病這種疾病。在大部分人眼中,“白血病”這三字似乎顯得格外恐怖,畢竟在老套劇情,一旦主人公患有白血病,基本上都是悲劇收場。但白血病,并非我們想象中那么可怕,也并非所有白血病都是不治之癥。
今天我們要講的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粒)是一種從骨髓造血細胞開始侵入血液的癌癥,絕大多數發生在四十歲以上的成人,大約每20萬人中有 1位“慢粒”新發患者。
得了慢粒只能等死嗎?答案是否定的。現在的慢粒治療已經不再依賴于骨髓移植,而靶向治療的問世, 特別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藥物的應用,使得慢粒成為一種可控可治的慢性疾病。
TKI是如何改變慢粒患者的命運?確診了慢粒,又該如何面對?讓我們通過慢粒患者的故事為大家一一解答。
戳視頻了解更多↓↓↓
(本視頻素材由醫生提供)
TKI藥物能夠精準打擊病灶,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TKI藥物的出現,不僅極大地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了生活質量。如今,慢粒患者的10年生存率從不到50%提高到了85%-90%。
TKI藥物的問世讓慢粒患者有了新希望,他們可以像管理慢性病一樣管理自己的病情,繼續正常工作、生活、結婚,甚至是孕育健康的后代。
如今,慢粒主要治療藥物已進入醫保,病人“兩年吃掉一套房”的境況也成了過去式。從《我不是藥神》故事發生的2002年開始,22年過去了,“慢粒”白血病已經不似當年猙獰模樣。
即使確診慢粒,也不應放棄治療。積極遵循醫囑,采用科學的治療方法,患者完全有可能實現長期生存,甚至停藥。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和新藥物的研發,未來將有更多有效的治療方法應用于慢粒患者,帶來更多生機與希望。
如果您還有健康相關疑問,
隨時隨地在線問診,專業醫生極速解答
在看點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