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是女性發病率最高的癌種,少數男性也會患乳腺癌,男性的發病率約為1%。最新流行病學統計,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已經登頂女性惡性腫瘤的首位,死亡率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4位。
關于乳腺癌的早期癥狀、高風險人群和生活中的預防,小編為大家編寫了三首打油詩,方便記憶與科普。
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癥狀和體征,不易引起重視,常通過體檢或乳腺癌篩查發現。以下為乳腺癌的典型體征:
1、乳腺腫塊: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颊叱o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表面欠光滑。大多數乳腺癌為無痛性腫塊,僅少數伴有不同程度的隱痛或刺痛。
2、乳頭溢液: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稱為乳頭溢液。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見的疾病有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癥和乳腺癌。單側單孔的血性溢液應進一步檢查,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3、皮膚改變: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可出現多種體征,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了連接乳腺皮膚和深層胸肌筋膜的 Cooper 韌帶,使其縮短并失去彈性,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征”,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
4.乳頭、乳暈異常:腫瘤位于或接近乳頭深部,可引起乳頭回縮。腫瘤距乳頭較遠,乳腺內的大導管受到侵犯而短縮時,也可引起乳頭回縮或抬高。
5、腋窩淋巴結腫大:醫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窩淋巴結轉移。初期可出現同側腋窩淋巴結腫大,腫大的淋巴結質硬、散在、可推動。隨著病情發展,淋巴結逐漸融合,并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固定。晚期可在鎖骨上和對側腋窩摸到轉移的淋巴結。
1. 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家族史;2. 月經初潮過早(<12周歲)或絕經較晚(>55 周歲);
3. 未育、晚育及未哺乳;
4. 長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
5. 活檢證實患有乳腺不典型增生;
6. 絕經后肥胖;
7. 長期過量飲酒等。
1.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鍛煉,嚴格控制體重;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及酒精的攝入,少吃熏制、腌制、烤制、油炸和過熱的食品,多吃高纖維食物。
2.堅持母乳喂養,母乳喂養可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3.積極治療乳腺良性疾病。
4.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
內容整理自上海市黃浦區打浦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北京市太陽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中國人行動手冊》等
編輯:王凡 校審:周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