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上將自覺資歷淺,要讓位給陳賡大將,彭總卻堅決不同意?
1950年六月,朝鮮戰爭爆發,朝鮮人民軍很快就攻陷了韓國大部分土地,9月中旬,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陸續展開了反攻,隨著戰事的推進,美國不顧中國的警告,很快越過了三八線。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跨過鴨綠江,進入了朝鮮。
中國人民志愿軍是分批進入朝鮮的,1951年初,陳賡率領第三兵團和宋時輪的第九兵團一起進入了朝鮮。當時志愿軍司令員是彭老總,第一副司令員是鄧華。
陳賡是黃埔一期生,1922年入黨,是參加過南昌起義的老革命,抗戰時期擔任過386旅的旅長,解放戰爭時期曾率領陳謝大軍獨當一面,可以說是戰功赫赫。而宋時輪呢,他是黃埔五期生,紅軍時期擔任過軍長,解放戰爭剛開始就擔任了山東野戰軍參謀長、渤海軍區副司令員。
鄧華認為,陳賡和宋時輪的資格更老,因此鄧華在經過認真考慮后,提出讓陳賡出任第一副司令員,宋時輪出任第二副司令員,而他自己則改任第三副司令員。
對于鄧華的建議,彭老總在多番思慮后沒有同意。陳賡等人到朝鮮的時候,志愿軍和美軍已經打了好幾場,鄧華進入朝鮮的時間最早,此前幾次大戰的主力部隊也是鄧華的第13兵團。
經過這幾次作戰,鄧華不論對敵情還是對當地環境都已經非常熟悉,是彭老總指揮作戰的得力助手,他多次說“鄧華是個好幫手”。戰場上的形勢千變萬化,一個熟悉戰場的將領無疑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出于對戰場上的實際需要考慮,彭老總沒有同意鄧華的提議。
鄧華的提議被彭老總否定后,他并沒有死心,直接給中央軍委發了電報,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彭老總知道鄧華的做法后,也給中央軍委發送了一封電報,電報中明確了鄧華第一副司令員的排名,并且把陳賡定為第二副司令員,把宋時輪增加為第三副司令員。中央軍委同意了彭老總的 提議。此后,彭老總等人配合默契,終于把美國人打得不得不坐到談判桌上。
1952年4月,彭老總因為身體原因不得不回國治病,病愈后留在國內主持中央軍委的工作。期間,陳賡暫代了幾個月的志愿軍司令員,不過很快就因為哈軍工的成立回到了國內。鄧華在6月份開始成為志愿軍代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開始全面主持志愿軍的工作。
上甘嶺戰役、金城反擊戰都是這一時期發生的。鄧華在1954年正式成為志愿軍司令員,回國后擔任了東北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0年在上海病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