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緬甸的導演趙德胤,把張悅然的原著小說《大喬小喬》改成了“邊水往事”般的故事,電影《喬妍的心事》和小說雖然都有殘酷的本質,兩者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氣質。
原著中基于特殊時代的計劃生育政策,恰恰是姐妹兩人不同生活境遇的根源,那個本來不想生下來的女兒許妍,覺得自己一直是多余的人,而姐姐喬琳的突然出現,更是讓她在生活中不斷強化了這段記憶。
許妍想要成為姐姐的內心動機,在電影中則變成了事實。趙麗穎飾演的妹妹一直沒有透露真實姓名,她是差點兒被父親送回緬甸去的那個“多余”的女兒,后來一直以喬妍的身份生活。
影片中雖然沒有強調超生政策,可以理解成父親重男輕女,想要個男孩,才有了在妻子懷孕時打針想要打胎的舉動,也就是小說里有的情節。由于電影的改編,為了方便敘述,以下會稱呼兩位主角為大喬和小喬。
原著中的母親是活下來的,電影改編后,母親就因為生下第二個女兒而身亡。這也讓妹妹有了更多負罪感,因為父親也是因為她在自己做的面里做了手腳,導致在身體不適時失足墜河身亡的。這是影片接近尾聲時透露的背景,來解釋這對姐妹關系的緣起。
有了這樣的過往,好像比未透露時更能理解一些成為大明星的妹妹為何拿著喬妍的身份證還理直氣壯。就像她說的,那是姐姐喬妍當初的選擇,自己沒偷沒搶,是喬妍當初決定讓妹妹小喬拿著自己的身份證去考試,自己則選擇和男友私奔去緬甸的。
片場,導演趙德胤與飾演少女時代大喬小喬的兩位演員
雖然這冒名頂替者成為了知名演員,看似比沒有身份的黑戶姐姐過得更好,其實這一個姓名下的兩個生命,卻有著相似的困境。與姐姐當年一起私奔的于亮設陷阱騙走小喬的一千萬,甚至還想要三千萬。這讓死心塌地想辦法營救他的妻子大喬悔恨不已,沒想到這個當年依托的人成為這副糟糕的模樣。
董寶石演得不錯,在片中飾演大喬的丈夫于亮
而生活在豪宅,出入奢華場所的小喬其實也是娛樂圈潛規則的犧牲品,被黃覺飾演的經紀人沈皓明操控。富商郁總出錢拍戲就是沖著明星喬妍來的,沈皓明就多次要小喬過來吃飯陪酒,甚至這個項目中很多事情,也是小喬不知情和不滿意的,比如沈皓明要捧的新人女演員方蕾。
懷孕的姐姐來到北京找妹妹,其實是要來找欠債躲藏的于亮。于亮不但搶劫妹妹,還把妻子生下來的女兒賣給了沈皓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連接,讓男性的丑惡形成一個完美的閉環,被困于其中的則是一對同病相憐的姐妹。而喬妍這個名字,在這個故事里則成為受害女性的代名詞。
黃覺在片中飾演小喬的經紀人沈皓明
劇作層面,在電影中,還有一些“雙生姐妹花”似的互動情節,比如身為演員的妹妹,要在那部郁總投資的電影中飾演一個孕婦,于是她就要向真正懷孕的姐姐學習怎樣才能更像個孕婦,因為導演說她演得不像,特別是在身形步態上。
因為一千萬的勒索,于亮自導自演的綁架戲碼騙過了姐妹倆,最初妖婆受命去送走于亮等情節,也增加了姐妹之間的相愛相殺。所以最終的結局不是影片過程中那樣的劍拔弩張,反而成為姐妹間的互救和抱團取暖。
這個看似壓抑和充滿陰暗的故事,最終還是以兩個姐妹帶著一個小女孩幸福生活在一起作為結局,成功地強調了影片的女性主義氣質。這樣來說,張悅然的小說其實更加殘酷,因為原著中的姐姐喬琳是投河自盡的。這給妹妹許妍帶來很大的刺激,因為她覺得那個本來會被拋棄,自認為是多余的人卻活了下來。
電影原聲配樂的創作者是跟隨侯孝賢導演出來的林強,影片顯得悲傷的基調大多也就來自于此。開篇已經提到過,《大喬小喬》這部短篇小說里,其實涉及了比較敏感的話題,就是計劃生育及獨生子女政策下帶來的不為人知的更多悲劇故事。
張悅然在接受采訪和自己的創作談里也多次提到,這個小說的緣起,也是因為她聽到某位朋友向她講述了一段超生懲罰下的真實故事。作為一個作家的敏感度就對那個現實中活下來的妹妹很感興趣,于是才有了這部短篇小說。
而電影人趙德胤則在這個故事里看到了自己能夠發揮的更多可能性,小說中生死兩隔的姐妹,在他的電影中相互扶持地生活下去。小說中喬琳的死,可能給作品帶來更多文學價值。而電影中給出希望的結局,相當于給某些讀過小說的人彌補了某種心靈上的遺憾。
當然,讀過小說,也看過電影的人知道,這已經是一棵樹上結出來的兩種不同的果子,雖然它們有著相同的血脈和根基。兩個不同的文藝形式,也像故事中的姐妹一樣,彼此獨立,同時又彼此連接和深入對方的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