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日晚間,伊朗一口氣點燃了200多枚“竄天猴”,邀請以色列享受曾經獨屬于加沙的“大禮包”。
遭遇了煙花洗禮的以色列姿態依舊高傲,一邊說自己只是傷了皮毛,一邊正式向伊朗宣告,他們一定會展開重大報復行動。
在這個節骨眼上,伊朗外長開始在阿拉伯國家之間瘋狂走動,甚至一度找到了曾經的老對頭沙特阿拉伯。
那這一次,沙特阿拉伯會下場嗎?
回顧此前數次中東戰爭,你會發現沙特絕對算得上是阿拉伯世界中“最特別”的一個。
它的立場一直很堅定,反對恐怖主義,反對強權暴力,同情在戰爭中備受壓迫的黎民百姓。
話說得相當好聽,一看行動好像也沒做什么。此次哈馬斯團隊與伊朗總統先后會晤,已然算得上“理中客”外交行動上的“大手筆”了。
為什么一向自詡“國富力強”的沙特,寧愿做壁上觀,也不下場呢?
大家不妨看一看它的地理位置。大半個阿拉伯半島被它收入囊中,國土面積225萬平方千米,在一干海灣國家中是絕對的“大哥”。
它的野心可不止如此,光領土面積大有什么用,人家想在國際地位、國際影響力上同樣拔得頭籌。
然而,想成為中東老大可沒那么容易,當年的波斯灣可謂是英豪遍地。
別看現在埃及不怎么樣,要不是當年被“十月戰爭”掏空了家底,它隨時都有與以色列硬剛的勇氣。
伊拉克也曾在中東當過第一,可惜先是經受了兩伊戰爭的洗禮,后又在海灣戰爭里遭受降維打擊,好不容易熬過伊拉克戰爭,國內經濟早就是一片民生凋敝。
再后來,利比亞、敘利亞、伊朗……從阿拉伯人到波斯人,再從波斯人回到阿拉伯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他們看得一清二楚,那么沙特是如何從中東亂局中獨善其身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站對風口。
埃及一家獨大時,它與老美一道,主張削弱埃及;伊拉克蓬勃向上時,他們又成了伊拉克的“好朋友”,攛掇伊拉克開啟兩伊副本,直接讓伊拉克錯過了發展的風口期。
據說之后的海灣戰爭,沙特也提供了不少資金,只不過他們沒有把錢送給伊拉克,而是將資金送給了老美。
為了早日成為中東老大,沙特一直都是發展、搞事兩手抓。
一邊發展經濟,一步步提升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一邊在波斯灣搞事情,畢竟競爭對手都倒下了,他們作為矮子里的高個子,不就顯眼了許多?
了解沙特的“發家史”之后,你是不是認為,沙特只不過是一個運氣不錯的投機主義者呢?
千萬別小看這個阿拉伯國家,同樣身懷寶藏的沙特,能夠在老美的眼皮子底下安然無恙,必然是有幾分本事的。
1980年9月,兩伊戰爭正式吹響號角,這場戰爭本身和沙特沒什么關系,卻讓他們第一次無比清晰認識到了自己的弱小。
自家領空時不時就有鄰國戰斗機“抄近路”,自家貨船更是動不動就要忍受鄰居的“高空拋物”。
經此一役國王法赫德終于坐不住了,事實證明,錢留在銀行賬戶里根本沒用,敵人一旦打進來,土豪們的小金庫分分鐘變成別人的黃金屋。
打鐵還得自身硬,想要讓自己不被欺負,必須先讓別人不敢欺負,有什么可以對彼時的中東進行降維打擊呢?導彈!
起初,我國并不在沙特的候選名單中,兩國甚至連邦交都沒建立呢!
軍事實力排名第一,外交關系平穩緊密的老美,是他們的第一選擇。
1985年,班達爾親王親自走訪老美,與美方商議長矛彈道導彈的購買事宜。據說班達爾開出的價碼相當豐厚,可美方考慮到以色列與沙特的地理位置,依舊沒有松口。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以色列與老美之間的“共軛父子”關系一向相當緊密,長矛彈道導彈射程范圍不到200公里,完全可以在沙特本土對以色列進行打擊。
他們也找過蘇聯人,最終結果也差不多。與其說沙特選擇了我們,不如說我們是他唯一的選擇。
事實證明,他們的選擇沒有錯。
1988年,35枚東風-3對地中程彈道導彈最終落戶蘇萊希勒,這筆交易是絕對意義上的雙贏買賣,我們總共拿到了35億美元外匯,要知道1987年我國的外匯總儲備也就20多億美元。
沙特也因此收獲了幾十年的和平,本來薩達姆麾下的鋼鐵洪流已經在路上了,結果一看到東風-3,眼神瞬間清澈了許多。
你可以說“沙某人”是“狗大戶”,但絕對不能說人家“人傻錢多”,畢竟這群人是真的懂技術的。
除此之外,沙特和那些抱老美大腿的國家,還存在另一項根本性不同,他們可不愿意為了美國兩肋插刀。
長久以來,美元與石油高度綁定,美國又是頁巖油產出大國,以沙特為首的石油出口國處處受之掣肘,旁人或許可以忍,但我“沙某人”咽不下這口氣。
2015年4月,沙特石油開采忽然開啟二倍速模式,日產量1033萬桶遠遠把美國頁巖油甩在后頭。
國際原油價格因此暴風下跌,大量投資者撤出高價油市場,美國頁巖油幾乎陷入生產停滯,這也是美國人第一次在國際貿易戰上吃癟。
最近幾年,沙特更是毅然決然地引入人民幣結算機制,看得出來,他們也準備好與美元說拜拜了。
鮮少下場的沙特阿拉伯,這一次會不會站在伊朗這邊呢?
畢竟如今中東局勢幾乎名牌,以色列背后是誰大家自由定論,沙特與伊朗在東方大國的牽線下也已然握手言和,一切似乎都在向著另一個方向展開。
然而,這一切目前都還沒有那么明朗。
王儲小薩魯曼確實與伊朗外長進行了會見,并且對兩者以及中東當前的緊張局勢進行了深度討論,但就雙方官方媒體公開的信息來看,兩國并沒有對幫助或援助達成共識。
最近幾年,沙特進行了一系列擺脫老美鉗制的嘗試,為什么這一次還在端水之間猶豫呢?
一方面,兩國雖然暫時放下了干戈,但多年沉淀下來的歷史遺留問題以及宗教差異問題,依舊十分敏感。
另一方面,沙特與老美之間的聯系依舊相當緊密,沙特擁有大量海外投資,一旦雙方產生齟齬,很可能會造成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
與以色列之間的雙邊關系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自此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的瘋狂行徑不斷升級,沙特王室必須考量戰隊給本國民眾造成的生存壓力。
自己這邊都是一攤爛賬,伊朗那邊的局勢其實也沒清晰到哪里去。
2024年9月,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在聯合國大會上堅定表示,若不是以色列先后對巴勒斯坦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也門胡塞武裝、敘利亞巴沙爾政府先后下手,他們其實根本不愿意與以色列爆發直接沖突。
這幾位都是中東“抵抗陣線”里的老朋友了,伊朗作為“抵抗陣線”的老大,在小弟被欺負的時候不站出來,之后也就沒什么站出來的機會了。
正因如此,伊朗社會中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以佩澤希齊揚為代表的保守派不希望貿然動手,而以伊斯蘭革命衛隊為首的激進派卻覺得“此時不上,更待何時”。
國外局勢不明朗,國內立場不堅定,難怪沙特準備再觀望觀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