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球商業評論
然而,我早已看穿了一切
【盡管位于北半球,但中國依舊在全球南方崛起中發揮巨大作用|來自網絡】
吾球商業地理:
從非洲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的亞吉鐵路等項目開始,到如今的柬埔寨扶南大運河、沙特中沙經濟合作區等,與中國合作提升自身的工業化發展水平已經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共識,除此之外,全球南方國家也在復制和學習中國的發展路徑,以埃塞俄比亞為例:經濟開放、經濟開發區、五年計劃……無疑,在全球南方崛起的過程中,身為南方大國的中國正發揮著積極的作用。這無疑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也有助于全球危機新治理。
采寫/朱亞棟;主編/王千馬
圖片/王千馬+網絡(侵刪);
編制/大腰精+牛兒響叮當+喲嚯
“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世界大變局的鮮明標志。
這是我們國家最近發出的又一斬釘截鐵的論述,來自此前的喀山金磚會議。這篇名為《匯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講話還提及,“全球南方”國家共同邁向現代化是世界歷史上一件大事,也是人類文明進程中史無前例的壯舉。作為“全球南方”的第一方陣,我們要展現集體智慧和力量,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挺膺擔當。
但“全球南方”到底在哪?這對于很多人來說的確是疑問。
我們在中學地理中學到的常識是“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前者指的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合作,而后者指的是發展中國家的合作。當然,我們更多見到的詞匯是“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但因為有人曾質疑這些詞“含有霸權的意味,對這些國家的獨立自主和發展帶有威脅性”,所以需要用一個更中性的詞匯來描述欠發達國家。1969年一位叫Carl Oglesby的人寫了一篇關于越戰的文章,發表在一份天主教的刊物上,作者在文中這樣寫道,“幾個世紀以來,北方國家欺壓全球南方…產生了不能讓人容忍的社會秩序”,從此“全球南方”這個詞進入大眾視線并被廣泛接受和應用起來……
“全球南方”并非是指地理意義上的南方,而是指與發達北方相對應的、經濟上的低收入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印尼、墨西哥等人口眾多的國家,都被劃入“全球南方”。一般包括的是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太平洋島嶼和亞洲發展中國家,這些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部和南半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政治特征多樣;而南南合作金融中心將“全球南方”定義為“77國集體外加中國”!
希望一直活在大國崛起語境下的國人們不要有玻璃心,中華民族復興無疑是我們共同的目的,但在今天,我們還是必須要正視現實,那就是中國的發展還是不平衡,既有北上廣深這樣的特大型城市,也有西海固這樣的落后地區,以及鶴崗、玉門這樣的人口流失城市。
相對于“北方國家”絕大多數是發達國家,“全球南方”國家從大航海時代開始就被西方發達國家奴役和侵略,絕大多數國家曾經淪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成為原材料掠奪和工業品的傾銷地!只不過伴隨著兩次世界大戰和“第三世界”國家關于尋求獨立自主的斗爭,絕大多數國家在二戰后完成了國家的獨立,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的奴役籠罩中脫離,并開始獨立做主去思考國家和本民族地區的未來,加之兩次世界大戰帶給全世界的創傷,和平成為世界的主旋律,而經濟發展發展也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內容。
在亞洲領域,盡管是二戰的失敗國,但投身美國,并成為“抗美援朝”戰爭受益方的日本率先開始了本國的經濟發展,緊接著韓國、新加坡和中國的香港及臺灣地區也開始了工業化進程,尤其是世界產業的梯度轉移,讓它們在成為“接盤俠”的過程中,也成為世界范圍內通過經濟發展增強綜合能力的典范。而屬于亞洲地區的中東地區國家也因為西方國家經濟發展對于石油的依賴,通過石油資源開發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有錢人”!
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發展經濟同時,中國大陸地區在完成基礎的國家工業化后,也通過改革開放,讓自己的發展逐步融入世界經濟發展范圍內……
這是一段群雄競逐的時代。但是在競爭的同時,新的聯合也在形成。尤其是經濟關聯性強的國家和地區,更期望擁抱在一起。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西歐最早推動合作并建立起來——歐盟!
相比而言,作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具潛力的新型經濟體,有著“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世界辦公室”之稱的印度、“世界加油站”之稱的俄羅斯、“世界原材料基地”之稱的巴西和“非洲門戶和橋頭堡”之稱的南非因為各自在世界現有經濟競爭秩序中處于不利地位,不符合自身日益增長的綜合國力的需求,而自身又無力改變和挑戰現有的世界格局秩序,于是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圖強競爭——這種新型經濟體就是后來被國際社會稱為“金磚國家”的松散而非緊密的國際集團,也被稱為“金磚五國”!
【金磚五國無疑是全球南方的代表|來自網絡】
“金磚五國”無疑是1+1大于2的典范。其中,被稱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工業制造能力強,對于礦產資源和能源需求強;
被譽為“世界辦公室”的印度,計算機和軟件產業發達,工業制造能力不強;巴西農牧業發達,鐵礦石、銅、鋁、鋅等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主要的原材料產地,因此被譽為“世界原材料基地”;俄羅斯航天產業和軍事產業強大且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因此被稱為“世界加油站”;南非是非洲大國之一,是世界最大的黃金、鉑金和鈀金生產地,而且是非洲的橋頭堡和門戶……如此一來,中國提供廉價的工業制成品,印度提供信息軟件產品和礦石原料,巴西、南非和俄羅斯提供大量能源和礦產資源,由此建立穩定的經濟合作機制,可為彼此之間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這也是金磚五國之所以成型的一大原因。
這種合作有必要也有效。根據資料,與西方G7 (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加拿大、法國、意大利)相比,從1993年開始,金磚國家購買力為5.78萬億,占全球16.7%;G7國家則為15.78萬億,占世界45.3%。經過三十年的發展變化,到2023年隨著金磚國家的擴員,阿根廷、埃及、伊朗、沙特、阿聯酋和埃塞俄比亞加入,金磚國家的購買力為56.04萬億占世界32.2%,G7國家的購買力則為52.17萬億占世界29.9%。而根據預測,金磚國家未來5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4.3%,G7國家未來5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則是20.1%。毫無疑問,金磚國家正在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經濟體,而且金磚國家通過擴員,如今覆蓋了“全球南方”主要的地區大國,并最終通過經濟發展合作,極大地推動了“全球南方”國家參與全球合作和自身權益的抗爭。
【近日,新華社鏡頭下的南非紅石100兆瓦塔式熔鹽光熱電站項目|來自網絡】
“全球南方”國家通過全球南方國家的合作對話來推動經濟發展和利益訴求。目前“全球南方”國家合作機制除了金磚&金磚+合作機制之外,還包括:一帶一路倡議、77國集團、南南合作、全球南方共識等機制。此外,還有東盟、非盟、阿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機構合作機制,來實現本地區經濟發展從而帶動地區大國的綜合國力提升,提升本地區在國際上的話語權,實現“全球南方”國家的整體性崛起。
在這其中,作為全球南方最大的國家,中國走出了一條不同于西方國家的現代化之路,更是在激勵著“全球南方”合作探索適合自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算起,中國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40多年,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國同時也消除了絕對貧困,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發展示范,并積極為其他全球南方國家提供發展支持,并為全球南方國家的崛起扮演了重要角色!
為此,中國積極支持金磚合作機制、77 國集團和中國等國際機制,在提升全球南方國際影響力中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通過提供資金、技術和經驗支持,幫助全球南方國家改善基礎設施、提升工業化水平和經濟治理能力。中國還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中國在全球南方的崛起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經濟合作、政治支持、文化交流、南南合作、國際話語權等多個方面。中國作為全球南方最大的國家,在實現持續穩定的經濟增長的同時消除了絕對貧困,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發展示范,并積極為其他全球南方國家提供發展支持。
從幫助非洲國家建設基礎設施、提升工業化水平和經濟治理能力開始,到今天中國幫助全球南方國家發展,已經能夠覆蓋全球南方國家!
從非洲的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的亞吉鐵路等項目開始,到如今的柬埔寨扶南大運河、沙特中沙經濟合作區等,與中國合作提升自身的工業化發展水平已經成為全球南方國家的共識。除此之外,全球南方國家也在復制和學習中國的發展路徑,以埃塞俄比亞為例:經濟開放、經濟開發區、五年計劃……
過去30年間,“中國模式”成為埃塞俄比亞經濟發展的原動力,2020年埃塞俄比亞的經濟增長率為6.1%,在全球排名第五!而埃塞俄比亞經濟增長的動力就來自于服務業和工業的增長!
【2016年10月3日,新華社鏡頭下的在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附近的亞吉鐵路上試運行的列車|來自網絡】
伴隨著全球南方國家的經濟合作和發展,全球南方國家在國際舞臺上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以21世紀誕生的二十國集團(G20)為例,這是21世紀全球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全球治理安排,其成員不僅包括全球最發達經濟體,也涵蓋了世界主要新型經濟體,比如G20中就包括G7國家和歐盟、金磚合作機制,以及以米克塔集團(MIKTA,即墨西哥、印尼、韓國、土耳其和澳大利亞)為代表的中等強國,它們分別代表了國際社會不同利益訴求的三大集團,具有真正的全球代表性,自成立以來在應對全球問題上代替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治理上取得巨大成就!
2022年-2024年,印尼、印度、巴西三大“全球南方”國家相繼擔任G20輪值主席國,這是G20的“全球南方時刻”,有利于重塑全球大國協調,重塑、重建G20,而這些“全球南方”大國利用“全球南方時刻”增進“南南合作”,提升“全球南方”國家在世界治理中的影響力!
從俄烏沖突開始,“全球南方”國家不再附和“北方國家”在全球事物上的決策,開始勇敢的說不,到如今的中東巴以沖突,中東的也門、伊朗、沙特、黎巴嫩等國家為了本地區的和平發展以及自身利益,也不接受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中東地區的霸權,對于以色列侵略和滅絕巴勒斯坦地區的行徑,更是直接下場硬剛!
二戰時,英、法兩國為避免戰爭爆發,簽訂《慕尼黑協定》,犧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來交換德國向蘇聯進攻的條件。自此,歷史上把這種犧牲弱小國家利益、企圖引開禍水的做法稱為“慕尼黑陰謀”。“慕尼黑陰謀”的屈辱,是絕大多數“南方國家”在國際社會關于本地區或者本民族事務決策中面臨著不公平時,無能為力的寫照。
【《慕尼黑協定》無疑是全球南方國家的前車之鑒|來自網絡】
但事易時移,在離敘利亞外交官無力低頭的照片刷爆全網絡,令人心酸還沒幾年,如今的中東巴以沖突中,中東國家卻選擇了為弱小和遭到滅絕打擊的巴勒斯坦地區和人民發聲和下場支持,這可能就是“全球南方”國家整體崛起的意義吧——最起碼能夠在本地區和本民族面對不公平的國際決策時說不,不至于永遠處于“慕尼黑陰謀”的迷霧之中!
附件
《城市戰爭:
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國區域沉浮》
入選:
“新華薦書”2023年度十大好書
中國出版集團2023年度優秀主題出版物
及2024年度全民閱讀書單
長安街讀書會第20230103期干部學習新書書單
春風悅讀榜2月書單
北京書評2023年01期優秀圖書推薦書單
第五屆“全民閱讀·書店之選”人文社科類
十佳圖書候選作品
人民日報圖書館2023年6月“金臺好書榜”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3第一季度影響力圖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重點推薦書單
今日頭條“頭條好書精選”2023年2月書單
2023年2月百道好書榜
當當、京東、文軒網,以及線下各大書店均有售。
- THE END -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