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肖斯塔科維奇著名的《第二圓舞曲》響起,都會挑動我們肢體里的舞蹈基因,而這一幕,竟然發生于一場位于戶外的發布會現場——
伴隨中國愛樂樂團演奏出的天籟之音,現場所有的主持人與部分商務合作伙伴嘉賓一道攜手,在總臺光華路媒體公園中心草坪上翩翩起舞。這里正是總臺文藝全系列 IP 矩陣融媒體合作伙伴夏日聯誼會的開場。與以往我們關于發布會的印象不同,1號感受到的是一股撲面而來的清新感、生機感與突破感。
而這樣新穎別致的發布會設計,映襯的正是發布會上公布的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節目內容。
通過這份長長的片單不難發現,作為國家級文藝傳播旗艦,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已然錨定了新的發展目標——
打造新文藝。
「新國綜文化鏈」
近年來,總臺持續深化「5G+4K/8K+AI」戰略格局,積極探索「思想+藝術+技術」融合傳播路徑,加快推進全鏈條、全方位、全領域精品節目創新,從而迎來了「滿屏皆精品」的生動局面。發布會上的兩個數據,讓我們看到了這種影響力不斷躍升背后的用戶支撐:
1、2023年,總臺文藝旗下綜藝、戲曲、音樂三大電視頻道觀眾總規模達11.19億人,覆蓋了87%的電視觀眾,音樂之聲、文藝之聲等五個廣播頻率聽眾總規模達2.36億人,覆蓋了63%的廣播聽眾。并且,這兩組數字在2024年一季度的統計中均有顯著增長;
2、總臺「央視文藝」新媒體賬號集群在6大主流平臺中粉絲量近7000萬。
可見,總臺文藝影響力的擴大,不僅僅體現在傳統的大屏端,還囊括了廣播、新媒體等多渠道,從而實現了全媒體影響力的不斷擴張。
更重要的是,在未來如何實現進一步推動精品內容創新,如何進一步實現全媒體影響力的進階,我們已經能夠從此次發布會洞察了總臺的戰略脈絡——在「打造新文藝」總體戰略目標下,總臺文藝樹立了打造「新國綜文化鏈」與構建「新文藝矩陣」兩條內容邏輯。
以國家站位,打造「新國綜文化鏈」,是其戰略主干。在未來,總臺文藝致力于從兩個維度,將優質國綜打造成具有醒目品牌辨識度的「新國綜文化鏈」:
——形成系列化的「文藝廠牌」
最受矚目的,無疑是總臺文藝推出的「文藝盛會系列 IP 矩陣」,包括《沸騰的音符——中國唱作人大會》《國潮正當燃——CMG首屆國潮街舞大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4主持人大賽——新聞主播季》《倍兒有戲——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屆京劇票友大會》《金聲玉振——中國器樂大會》《花開四季——中國民族舞蹈盛典》《滄海耀傳奇——中國雜技大會》《中國方言歌曲大會》《衣錦天下》《越尚巔峰》《中國音樂 TOP 榜》等節目。
從曾經的《中國詩詞大會》,到如今的「文藝盛會系列 IP 矩陣」,更多的文化內容、藝術形式以及職業類型都被納入到「文藝廠牌」的序列之中,這不是一種模式化的簡單復制,而是基于特有的藝術形式屬性或職業屬性來實現IP的創造性轉化。并且,「廣而全」的「文藝廠牌」一定程度上深刻塑造了廣大用戶對于總臺文藝內容的形象認知——全民性。
——深挖文藝的「家國敘事」
既有古老燦爛的「家國敘事」:《國家寶藏》牽手全國頂級文博資源,通過演播室綜藝、紀錄片、舞臺劇、真人秀等多種形式,演繹國寶的前世和今生;《古樂中國》聚焦沉淀著千年歷史底蘊和人文精神的中國古樂。
也有當下昂揚的「家國敘事」:《文藝里的新中國》選取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5個凝聚著人民集體記憶的藝術豐碑之作,挖掘創作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國之頌》用誦讀的方式,讓一首首詩歌、一篇篇經典煥發新時代的活力,用經典的文學作品描繪祖國大好河山。
不論是「文藝廠牌」還是「家國敘事」,這些代表國家級內容水準、囊括最廣大觀眾的旗艦內容,從各個維度詮釋了「國」的文化內涵,盡展中華文明之美、文化之美、藝術之美。
「新文藝矩陣」
有了粗壯的主干,自然能夠生長出繁盛的枝葉。
如果說搭建「新國綜文化鏈」是「打造新文藝」的戰略主干,那么構建「新文藝矩陣」無疑是不斷衍生開來的戰略枝干。從發布會來看,總臺文藝致力于從內容與渠道兩個層面,來推進「新文藝矩陣」的進程。
內容層面,總臺文藝圍繞著五大維度進行內容創新延展。
一是覆蓋不同年齡群體的生活百態。
年齡與生活,構成了內容創新的兩個象限。先來看年齡維度。面向萌娃,《寶貝第一》《萌娃問天下》展現當代萌娃的智慧、潛力與趣味;面向三億中老年銀發族,《熾熱的銀發少年》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訴說的舞臺、圓夢的舞臺;面向母親,《綻放吧!媽媽》幫助媽媽們量身定制最美的「綻放時刻」。
再來看生活維度。針對即將到來的奧運熱、體育熱,總臺文藝推出了《勇者之戰》《奧運動起來》《在中國大地上邊走邊跳》《沸騰吧!廣場》多檔節目;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健康問題,《選對健康》《吃飯前把脈》無疑是滿足觀眾需求的科普內容。值得一提的是,對生活維度的呈現不僅僅關注外在,更關注內在的精神世界。總臺文藝推出《開心日歷》《三文娛》《妙語連珠》《剪笑堂》《嘎嘎沒煩惱》等節目,用歡笑為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注入更豐富的情緒價值。
二是挖掘城市文旅的豐富資源。
各地市宣傳部領導分別推薦了《原聲天籟——中國民歌盛典第二季》《碧水長歌頌端陽——2024端午特別節目》《如七而遇 漫歌今夕——2024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七夕特別節目》《中國·保定鄉村音樂大會》《2024太湖美音樂會》《會唱歌的院子》等節目。同時,《燈火中國》《百城百戲倍兒「有戲」》《花樣中國節》《花開好時節》《吉刻出發——此生要去的100個地方》《樂在旅途》《藝覽天下》也將讓觀眾看到祖國大江南北的自然人文歷史風貌,觀賞到「中國」二字背后的千姿百態。總臺文藝與地方文旅之間的深度融合,有望實現彼此之間的雙向賦能,讓文藝創造美,讓文旅發現美。
三是探究歷史文化的不同面向。
《美在棟梁間》以沉浸式實景游戲的方式,展現中國古建筑風華;《功夫行》以武術精神為核心,將武術、功夫技能與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相融合;《我的音樂「劇」好看》以中國經典的傳統文化IP為核心,打造中國原創音樂劇。
四是創新內容呈現的表達形式。
有集文藝創作、才藝展示、文化傳承于一體的新型臺網融合類文藝節目《開播吧!國潮》;有體育與文藝相結合,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夏日星光夜》;有用「人聲」詮釋「人生」別樣旅行的《和美人聲》;有融合音樂與文學的新派文化+的節目《讀樂樂》;也有用新聞視角解讀文化、以文藝手法制作新聞的文化資訊和專題欄目《文化十分》。
通過給內容、題材做加法的方式,總臺文藝在呈現表達上突破了既有的題材類型范式。
五是以「文化+科技」驅動內容創新。
AIGC如火如荼地發展,為「文化+科技」雙輪驅動提供了更豐富的想象空間。對此,總臺文藝也積極擁抱AI,驅動內容產業變革,進而形成綜藝領域的新質生產力。《嗨!AI》首季節目將以AI在音樂領域的新質生產力探索作為切口,打造思考與回味兼具的新形態實驗綜藝;《向幸福出發》則將全新升級,融合權威 AI 大數據和資深紅娘智慧,展現了愛情婚姻中理性和感性的碰撞與交融。
而在渠道層面,總臺文藝積極搭建與新媒體相融合的新陣地,進一步釋放精品內容的傳播價值。
如總臺文藝于央視頻客戶端推出全新垂類頻道——舞蹈頻道Tab頁,聚合舞蹈垂類優質內容,形成集體亮相姿態。同時,在聯誼活動上,總臺總經理室分別與北京中視晶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中視廣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CMG音樂」新媒體增量合作意向書》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CMG戲曲」新媒體增量合作意向書》,通過擴大朋友圈的方式為優質好內容尋找傳播新增量。
在1號看來,總臺文藝以「新引領」「新融合」「新伙伴」「新面貌」所打造的「新文藝矩陣」,其背后是以「全面性」助推新質生產的邏輯——通過全面覆蓋跨齡人群、全面鏈接多方資源、全面擁抱技術創新,從而實現全面文藝領先。
1號結語
其實,回顧此次總臺文藝合作伙伴夏日聯誼會發布的綜藝片單,不禁令1號思考這個經典問題:所謂文藝,究竟是什么?
而通過這份具有全面性、創新性和引領性的片單,我們仿佛看到了屬于這個時代的答案給出了答案——
文藝,
是時代的號角,是生活的光,
是舞動的靈魂,是閃亮的夢想,
是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也是大俗與大雅的碰撞!
大格局、大擔當、大情懷,這才是這個時代文藝內容的題中之義。1號篤信,作為國家級文藝傳播旗艦,時刻把握文化強國時代脈動的總臺文藝一定能夠在「滿屏皆精品」的創制追求中邁向好內容的新質海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